词条 | 木薯炭疽病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木薯炭疽病病原中文名:围小丛壳 病原拉丁学名:Glomerella cingulata(Stenem.)Spauld,et Schrenk 病原分类地位:子囊菌亚门真菌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木薯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和枝条 为害症状病株的叶片和枝条由上向下逐渐干枯或枯死,严重的脱落。枝干染病形成灰白色大型病斑,长约5~6cm,边缘清晰,病斑上形成的红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形态特征分生孢子盘盘状或垫状,位于表皮下,成熟后凸出表皮,分生孢子梗单枝,长短不一;分生孢子卵圆形至椭圆形,略弯曲,单胞,萌发时多产生1隔膜。 传播途径围小丛壳可在老熟茎秆上残存,多在田间病树或枯枝上越冬,当气候条件适合时,病菌在病组织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湿度大时易发病,连续长时间下雨易流行。 防治方法(1)栽植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的健康种茎。 (2)发病初期,喷洒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2%绿乳铜乳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