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尘肺病
释义

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尘肺按其吸入粉尘的种类不同,可分为无机尘肺和有机尘肺。在生产劳动中吸入无机粉尘所致的尘肺,称为无机尘肺。 尘肺大部分为无机尘肺。吸入有机粉尘所致的尘肺称为有机尘肺,如棉尘肺、农民肺等。 我国法定十二种尘肺有:矽肺、煤工尘肺、电墨尘肺、碳墨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临床表现

尘肺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多与合并症有关。

咳嗽

早期尘肺病人咳嗽多不明显,但随着病程的迸展,病人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晚期病人多合并肺部感染,均可使咳嗽明显加重。咳嗽与季节、气候等有关。

咳痰

咳痰主要是呼吸系统对粉尘的不断清除所引起的。一般咳痰量不多,多为灰色稀薄痰。如合并肺内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痰量则明显增多,痰呈黄色粘稠状或块状。常不易咳出.

胸痛

尘肺病人常常感觉胸痛,胸痛和尘肺临床表现多无相关或平行关系。部位不一,且常有变化,多为局限性。一般为隐痛,也可胀痛、针刺样痛等。

呼吸困难

随肺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有效呼吸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呼吸困难也逐渐加重。合并症的发生可明显加重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发展速度。

咯血

较为少见,可由于呼吸道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粘膜血管损伤,痰申带少量血丝;也可能由于大块纤维化病灶的溶解破裂损及血管而使血量增多。

其它

除上述呼吸系统症状外,可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常见有消化功能减。

诊断标准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诊断原则

根据可靠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以技术质量合格的X射线后前位胸片表现作为主要依据,参考动态观察资料及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它肺部类似疾病后,对照尘肺诊断标准片作出尘肺病的诊断和X射线分期。

X射线胸片表现分期

1无尘肺(0)

a)0:X射线胸片无尘肺表现。b)0+:胸片表现尚不够诊断为I者。

2一期尘肺(Ⅰ)

a)Ⅰ:有总体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两个肺区。

b)Ⅰ+:有总体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体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

3二期尘肺(Ⅱ)

a)Ⅱ:有总体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四个肺区。

b)Ⅱ+: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小阴影聚集;或有大阴影,但尚不够诊断为Ⅲ者。

4三期尘肺(Ⅲ)

a)Ⅲ: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0mm,短径不小于10mm。

b)Ⅲ+:单个大阴影的面积或多个大阴影面积的总和超过右上肺区面积者。

治疗原则

尘肺病人应及时调离粉尘作业,并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积极预防和治疗肺结核及其它并发症,以期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病人寿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根据尘肺X射线分期及肺功能代偿情况,需要进行致残能力鉴定的依照GB/T16180处理。

新版尘肺病诊断标准

卫生部日前发布新版《尘肺病诊断标准》。新标准将尘肺明确分为三期,删除了旧版中“无尘肺0”和“无尘肺0+”的表述。

新标准由卫生部职业病诊断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卫生部批准。自2009年11月1日起实施,代替现行的2002年版本。

新标准增加了观察对象,具体为:粉尘作业人员健康检查发现X射线胸片有不能确定的尘肺样影像学改变,其性质和程度需要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动态观察。

根据新标准,X射线胸片表现分为三期。一期尘肺是指有总体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2个肺区。二期尘肺是指有总体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三期尘肺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0毫米,短径不小于10毫米;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并有小阴影聚集;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并有大阴影。

并发症

尘肺病人由于长期接触生产性尘,使呼吸系统的防御机能受到损害,病人抵抗力明显降低,常发生多种不同的并发症。

1、呼吸系统感染 主要是肺内感染,这是尘肺病人常见的并发症。

2、自发性气胸 较少见。为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膜形成气胸,分闭合性气胸、张力性气胸、交通性气胸三种。

3、肺结核 粉尘作业工人,特别是矽尘作业工人,比一般人群易患肺结核。

4、肺癌及胸膜间皮瘤 主要见于石棉作业工人及石棉肺患者。

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见于部分晚期病人,这是因为慢性支气管炎使气道狭窄,通气阻力增加,产生阻塞性肺气种,肺动脉压升高,而致慢性肺心病。

6、呼吸衰竭 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气胸等诱因是导致发生失代偿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滥用镇静及安眠类药物也是导致尘肺人呼吸哀竭的原因之一。

鉴定流程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职业病鉴定程序如下:

申请

当事人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鉴定申请.鉴定申请需提供的材料包括:鉴定申请书,职业病诊断病历记录,诊断证明书,鉴定委员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审核

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收到当事人的鉴定申请后,要对其提供的与鉴定有关的资料进行审核,看有关材料是否齐备、有效.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10日内完成材料审核,对材料齐全的发给受理通知书;对材料不全的,通知当事人进行补充.必要时由第三方对患者进行体检或提取相关现场证据.当事人应当按照鉴定委员会的要求,予以配合.

组织鉴定

参加职业病诊断鉴定的专家,由申请鉴定的当事人在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的主持下,从专家库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当事人也可以委托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抽取专家,组成职业病鉴定委员会,鉴定委员会通过审阅鉴定资料,综合分析,作出鉴定结论.鉴定意见不一致时,应当予以注明.

出具鉴定书

鉴定书的内容应当包括:被鉴定人的职业接触史;作业场所监测数据和有关检查资料等一般情况;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的主要争议以及鉴定结论和鉴定时间.鉴定书必须由所有参加鉴定的成员共同签署,并加盖鉴定委员会公章.

有异议的处理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30日内,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

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原鉴定机构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注意事项

省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

预防与防治

1、工艺改革、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

2、湿式作业:采用湿式碾磨石英、耐火材料,矿山湿式凿岩、井下运输喷雾洒水。

3、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办法,防止粉尘飞扬。

4、接尘工人健康检查:包括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脱离粉尘作业时还应做脱尘作业检查。

5、个人防护: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

治疗原则

尘肺病人应及时调离粉尘作业,并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积极预防和治疗肺结核及其它并发症,以期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病人寿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China Coal Miner Pneumoconiosis Treatment Foundation 简称CMPF),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管,是由已故老部长高扬文同志倡议,在两届政府总理的亲切关怀和民政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卫生部的大力支持下,于2003年10月31日经民政部批准正式登记注册的。这是党和国家关爱煤矿工人健康,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注弱势群体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力举措;是煤矿尘肺病矿工的福音。

尘肺病是危害我国工人健康的最严重的职业病。目前权威机构报告国内尘肺病累积病例及可疑尘肺(0+)病例近百万,尤以煤炭系统为重, 每年尘肺病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0亿元,同时在国内外还造成不良的政治影响。面对众多的现有患者,企业特别是历史包袱较重的煤炭行业,在面临企业下放、结构调整的困难情况下,难以对大量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而社会上更是散布着许多已与用人单位脱离的尘肺患者,成为急需救助的弱势群体,这些都已演变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尘肺病是一个没有医疗终结的致残性职业病。尘肺患者胸闷、胸痛、咳嗽、咳痰、劳力性呼吸困难、易感冒,呼吸功能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每隔数年病情还要升级,合并感染,最后肺心病、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对此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病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由于其可清除部分肺内粉尘,改善症状和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是任何药物不能比拟的,备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1991年首创“双肺同期”灌洗新技术后,截止2003年底治疗2400余例次,安全有效未有意外发生,并给俄罗斯和越南20位尘肺病患者进行了肺灌洗治疗。该成果1993年获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该中心撰写的《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医疗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卫生部组织的由职业病、呼吸科、麻醉科等领域的全国著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会认为,“该项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国家局第二届安全科技成果一等奖。

针对我国尘肺病有百万之众,大量的尘肺病患者急需治疗和救助,大容量肺灌洗治疗技术虽安全有效并深受欢迎,但却因资金问题无法在全国推广和应用的情况,原煤炭工业部部长高扬文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2年4月15日致信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并得到重要批示,卫生部遵照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到北戴河现场调研并两次召集有关专家对肺灌洗技术及基金会问题进行论证。卫生部于2002年11月正式行文报告国务院,提出三点结论性意见:“肺灌洗技术本身是成熟的”;“可以作为尘肺病治疗方法之一”;“专家们一致认为,应建立一个专门的基金会,以帮助广大尘肺患者康复,推动尘肺病防治适宜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推进尘肺病防治工作。” 政府换届后,2003年4月3日高扬文老部长又致信温家宝总理“建议建立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次日温总理就批示“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研究”。国家局王显政局长非常重视,多次批示 “加快进度”。2003年6月4日国家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决定: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认识和加强煤矿尘肺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工作,并要与国家局 “三定”方案赋予的职业危害场所监测等工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尽快成立“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筹备组,并抓紧开展相关工作。请濮洪九同志任筹备组组长,赵铁锤同志任副组长,办事机构设在北戴河疗养院。国家局安排300万元预算外资金,专项用于煤矿尘肺病治疗项目。将已开展工作情况按程序书面报告国务院领导。2003年6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局王显政局长的报告上批示“请汪洋同志阅。按程序报批。”当天,国务院汪洋副秘书长批示:“请三局注意跟踪报批进度,有问题及时反馈。” 就这样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于2003年10月31日经民政部正式登记注册。

登记注册后,鉴于在募集资金过程中遇到企业对捐赠款需上缴33%所得税普遍感到为难,很大程度上影响捐赠者的捐赠积极性的情况,我们申请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批准我会的捐赠人享受全额免除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显政部长、濮洪九副部长都分别致函金人庆部长、谢旭人局长,希望给予支持。与此同时,为使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更加了解煤矿尘肺病的现状,我们会同新华社屈维英记者,于2004年3月至4月,历时31天,走访了山西大同、阳泉,陕西韩城、铜川,河南郑州,河北峰峰,北京地区门头沟等五省市的局、矿、医院和职业病防治机构以及尘肺病矿工家庭,撰写了《大量煤矿工人受到尘肺病的威胁》一文发表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2004年1485期上,呼吁国家对白伤、红伤一起抓:一是对我会捐赠人全额免除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和一定的财政支持;二是有关产煤大省领导及企业在财政方面和捐款上对我会给予支持;三是加强煤矿职工疗养工作;四是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将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病技术纳入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等。胡锦涛总书记5月18日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1485期“大量煤矿工人受到尘肺病的威胁”,一文上批示:“此问题不是个别现象。在小煤矿、小水泥企业尤其突出。这关系到广大职工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加强执法力度,严格劳动保护措施,采取治本办法,加以解决。同时要相应加强职业 病的防治。望予研究。”家宝总理和黄菊、吴仪副总理都做了具体批示。我会捐赠人全额免税的请示,目前已得到国务院的批准。

业安全、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相关措施,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根据 “三定”方案所赋予的职业危害场所监测等工作职能,更是对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的筹备和成立亲历亲为,给予直接关怀和指导。国家局党组决定由王显政局长、高扬文、赵铁锤副局长担任名誉理事长;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濮洪九担任理事长(法定代表人);原国家局政策法规司吴晓煜司长担任第一副理事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主任(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院长)李玉环任秘书长。

本会系由热衷于尘肺职业病防治的社会各界人士、企事业单位、港澳台同胞及国外华侨自愿参加的全国性公募性社团基金组织,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的非营利性独立的社团法人。本会宗旨:联系和团结国内外关心煤矿尘肺职业病的团体和个人,征集社会上的财力、物力以及道义支持,配合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匡助政府和企业开展以肺灌洗为主的煤矿尘肺治疗、科研和新技术推广工作。为提高尘肺矿工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遏制尘肺病情的发展,为保护煤炭企业劳动力,为煤炭生产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本会基金来源:国家财政的支持、企业的赞助、用本会良好的对外渠道向港澳和海外募集善款,做大做强基金等;本会基金回馈:一是对赞助基金的企业,原则上企业既是捐赠者,又应是受益人。捐赠单位的捐赠款,可按60%用于本单位尘肺病人的治疗补贴,具体补贴办法,捐赠方可与我会商定;二是在尘肺矿工较集中的地方,选择和扶持具备大容量肺灌洗治疗条件的点,进行肺灌洗治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病人能够就近治疗。

扶危济难、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美德,全国近百万患病矿工急需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的成立,就是针对我国煤矿尘肺病高发的现实和治疗现状所提出的积极有力的措施,筹集和解决治疗经费,这是每个尘肺工人的企盼,也是每个企业领导者的心愿。目前,国家局决定在十一月初正式召开基金会成立大会,并请煤炭企业各尽所能,给予捐赠。

生命是可贵的,关注生命,关注健康,集社会之力量,办除病康复之事业,可谓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壮举。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承望各企业能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鼎力相助,救救包括本企业在内的尘肺矿工的肺!让我们用双手为患病的工友撑起一片晴空,让我们用爱给百万尘肺矿工的生命添一份希望!

其他相关信息

矿尘的防治

矿尘对人体健康和生产危害极大,矿山的尘肺病,如矽肺、煤肺病等是矿山职业卫生的最大威胁,必须引起矿山企业负责人的高度重视,采取综合防尘措施。

矿山综合防尘措施

 多年来,我国矿山因地制宜,积累了丰富的防尘经验,坚持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综合防尘措施,取得了显著的防尘效果。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八字方针:风、水、密、护、革

、管、教、查。即通风防尘,湿式作业,密闭尘源与净化,个体防护,改革工艺设备降低产尘量,科学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定期测定检查。

露天矿山防尘措施

露天矿山防尘的主要措施是采用湿式作业和洒水降尘。

1.穿孔作业防尘

穿孔作业主要采取湿式作业。大型凿岩机还可采用捕尘装置除尘,对铲装矿岩产生的粉尘,可采取降水防尘的方式除尘。

2.破碎机除尘

破碎机可采取密闭一通风一除尘的方法进行除尘。由于流程简单,机械化程度高,可采用远距离控制,从而进一步减少和杜绝作业人员接触粉尘的机会。

3.运输除尘

露天矿山运输过程中车辆扬尘是露天矿场的主要尘源。运输防尘的主要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1)装车前向矿岩洒水,在卸矿处设喷雾装置降尘。

(2)加强道路维护,减少车辆运输过程中撒矿。

(3)矿区主要运输道路采用沥青或混凝土路面。

(4)采用机械化洒水车向路面经常洒水,或向水中添湿润剂以提高防尘效果。还可用洒水车喷洒抑尘剂降尘,抑尘剂的主要成分为吸溯剂和高分子黏结剂,既可吸溯形成防尘层

,还可改善路面质量。

个体防护

在采取了各种防尘措施后,大多数情况下,粉尘浓度可达卫生标准,但仍有少数细微粒粉尘悬浮在空气中。因此,在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不在作业现场吸烟、饮食,班后洗澡,不准将工作服带回家中等,这是综合防尘措施中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措施。

患病相关职业

1、矿山开采:各种金属矿山的开采,煤矿的掘进和采煤以及其它金属矿山的开采,是产生尘肺的主要作业环境,主要作业工种是凿岩、爆破、支柱、运输;

2、金属冶炼中矿石的粉碎、筛分和运输;

3、机构制造业中铸造的配砂、造型,铸件的清砂、喷砂以及电焊作业;

4、建筑材料行业,如耐火材料、玻璃、水泥、石料生产中的开采、破碎、碾磨、筛选、拌料等;石棉的开采、运输和纺织;

5、公路、铁路、水利建设中的开凿隧道、爆破等。

尘肺病基金会

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China Coal Miner Pneumoconiosis Treatment Foundation 简称CMPF),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管,是由已故老部长高扬文同志倡议,在两届政府总理的亲切关怀和民政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卫生部的大力支持下,于2003年10月31日经民政部批准正式登记注册的。这是党和国家关爱煤矿工人健康,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注弱势群体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力举措;是煤矿尘肺病矿工的福音。

尘肺病是危害我国工人健康的最严重的职业病。目前权威机构报告国内尘肺病累积病例及可疑尘肺(0+)病例近百万,尤以煤炭系统为重, 每年尘肺病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0亿元,同时在国内外还造成不良的政治影响。面对众多的现有患者,企业特别是历史包袱较重的煤炭行业,在面临企业下放、结构调整的困难情况下,难以对大量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而社会上更是散布着许多已与用人单位脱离的尘肺患者,成为急需救助的弱势群体,这些都已演变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尘肺病是一个没有医疗终结的致残性职业病。尘肺患者胸闷、胸痛、咳嗽、咳痰、劳力性呼吸困难、易感冒,呼吸功能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每隔数年病情还要升级,合并感染,最后肺心病、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对此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病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由于其可清除部分肺内粉尘,改善症状和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是任何药物不能比拟的,备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1991年首创“双肺同期”灌洗新技术后,截止2003年底治疗2400余例次,安全有效未有意外发生,并给俄罗斯和越南20位尘肺病患者进行了肺灌洗治疗。该成果1993年获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该中心撰写的《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医疗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卫生部组织的由职业病、呼吸科、麻醉科等领域的全国著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会认为,“该项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国家局第二届安全科技成果一等奖。

针对我国尘肺病有百万之众,大量的尘肺病患者急需治疗和救助,大容量肺灌洗治疗技术虽安全有效并深受欢迎,但却因资金问题无法在全国推广和应用的情况,原煤炭工业部部长高扬文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2年4月15日致信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并得到重要批示,卫生部遵照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到北戴河现场调研并两次召集有关专家对肺灌洗技术及基金会问题进行论证。卫生部于2002年11月正式行文报告国务院,提出三点结论性意见:“肺灌洗技术本身是成熟的”;“可以作为尘肺病治疗方法之一”;“专家们一致认为,应建立一个专门的基金会,以帮助广大尘肺患者康复,推动尘肺病防治适宜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推进尘肺病防治工作。” 政府换届后,2003年4月3日高扬文老部长又致信温家宝总理“建议建立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次日温总理就批示“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研究”。国家局王显政局长非常重视,多次批示 “加快进度”。2003年6月4日国家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决定: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认识和加强煤矿尘肺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工作,并要与国家局 “三定”方案赋予的职业危害场所监测等工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尽快成立“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筹备组,并抓紧开展相关工作。请濮洪九同志任筹备组组长,赵铁锤同志任副组长,办事机构设在北戴河疗养院。国家局安排300万元预算外资金,专项用于煤矿尘肺病治疗项目。将已开展工作情况按程序书面报告国务院领导。2003年6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局王显政局长的报告上批示“请汪洋同志阅。按程序报批。”当天,国务院汪洋副秘书长批示:“请三局注意跟踪报批进度,有问题及时反馈。” 就这样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于2003年10月31日经民政部正式登记注册。

登记注册后,鉴于在募集资金过程中遇到企业对捐赠款需上缴33%所得税普遍感到为难,很大程度上影响捐赠者的捐赠积极性的情况,我们申请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批准我会的捐赠人享受全额免除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显政部长、濮洪九副部长都分别致函金人庆部长、谢旭人局长,希望给予支持。与此同时,为使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更加了解煤矿尘肺病的现状,我们会同新华社屈维英记者,于2004年3月至4月,历时31天,走访了山西大同、阳泉,陕西韩城、铜川,河南郑州,河北峰峰,北京地区门头沟等五省市的局、矿、医院和职业病防治机构以及尘肺病矿工家庭,撰写了《大量煤矿工人受到尘肺病的威胁》一文发表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2004年1485期上,呼吁国家对白伤、红伤一起抓:一是对我会捐赠人全额免除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和一定的财政支持;二是有关产煤大省领导及企业在财政方面和捐款上对我会给予支持;三是加强煤矿职工疗养工作;四是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将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病技术纳入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等。锦涛总书记5月18日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1485期“大量煤矿工人受到尘肺病的威胁”,一文上批示:“此问题不是个别现象。在小煤矿、小水泥企业尤其突出。这关系到广大职工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加强执法力度,严格劳动保护措施,采取治本办法,加以解决。同时要相应加强职业 病的防治。望予研究。”家宝总理和黄菊、吴仪副总理都做了具体批示。我会捐赠人全额免税的请示,目前已得到国务院的批准。

职业安全、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相关措施,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根据 “三定”方案所赋予的职业危害场所监测等工作职能,更是对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的筹备和成立亲历亲为,给予直接关怀和指导。国家局党组决定由王显政局长、高扬文、赵铁锤副局长担任名誉理事长;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濮洪九担任理事长(法定代表人);原国家局政策法规司吴晓煜司长担任第一副理事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主任(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院长)李玉环任秘书长。

本会系由热衷于尘肺职业病防治的社会各界人士、企事业单位、港澳台同胞及国外华侨自愿参加的全国性公募性社团基金组织,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的非营利性独立的社团法人。本会宗旨:联系和团结国内外关心煤矿尘肺职业病的团体和个人,征集社会上的财力、物力以及道义支持,配合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匡助政府和企业开展以肺灌洗为主的煤矿尘肺治疗、科研和新技术推广工作。为提高尘肺矿工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遏制尘肺病情的发展,为保护煤炭企业劳动力,为煤炭生产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本会基金来源:国家财政的支持、企业的赞助、用本会良好的对外渠道向港澳和海外募集善款,做大做强基金等;本会基金回馈:一是对赞助基金的企业,原则上企业既是捐赠者,又应是受益人。捐赠单位的捐赠款,可按60%用于本单位尘肺病人的治疗补贴,具体补贴办法,捐赠方可与我会商定;二是在尘肺矿工较集中的地方,选择和扶持具备大容量肺灌洗治疗条件的点,进行肺灌洗治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病人能够就近治疗。

扶危济难、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美德,全国近百万患病矿工急需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的成立,就是针对我国煤矿尘肺病高发的现实和治疗现状所提出的积极有力的措施,筹集和解决治疗经费,这是每个尘肺工人的企盼,也是每个企业领导者的心愿。目前,国家局决定在十一月初正式召开基金会成立大会,并请煤炭企业各尽所能,给予捐赠。

生命是可贵的,关注生命,关注健康,集社会之力量,办除病康复之事业,可谓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壮举。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承望各企业能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鼎力相助,救救包括本企业在内的尘肺矿工的肺!让我们用双手为患病的工友撑起一片晴空,让我们用爱给百万尘肺矿工的生命添一份希望!

并发症

尘肺病人由于长期接触生产性尘,使呼吸系统的防御机能受到损害,病人抵抗力明显降低,常发生多种不同的并发症。1、呼吸系统感染。主要是肺内感染,这是尘肺病人常见的并发症。

2、自发性气胸。较少见。为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空气进人胸膜形成气胸,分闭合性气胸、张力性气胸、交通性气胸三种。

3、肺结核。粉尘作业工人,特别是矽尘作业工人,比一般人群易患肺结核。

4、肺癌及胸膜间皮瘤。主要见于石棉作业工人及石棉肺患者。

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见于部分晚期病人,这是因为慢性支气管炎使气道狭窄,通气阻力增加,产生阻塞性肺气种,肺动脉压升高,而致慢性肺心病。

6、呼吸衰竭。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气胸等诱因是导致发生失代偿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滥用镇静及安眠类药物也是导致尘肺人呼吸哀竭的原因之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