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摩擦红斑 |
释义 | 简介摩擦红斑主要为皮肤皱裂处的湿热刺激和互相摩擦所致,多见于肥胖婴儿。好发于颈部、腋窝、腹股沟、关节屈侧、股与阴囊的皱裂处。初起时,局部为一潮红充血性红斑,其范围多与互相摩擦的皮肤皱裂的面积相吻合。表面湿软边缘比较明显,较四周皮肤肿胀。若再发展,表皮容易糜烂,出现浆液性或化脓性渗出物,亦可形成浅表溃疡。 病因主要是皮肤皱襞处皮肤与皮肤之间相互摩擦,加之局部温热和潮湿及汗液浸渍等刺激所致。 症状摩擦红斑也称擦烂红斑、间擦疹、擦烂。系发生于皮肤皱襞处的浅表性皮肤炎症。皮损初呈潮红肿胀,境界明了,其范围与皱襞相当,继之可发生糜烂、渗出,重者可形成浅表溃疡。如有继发感染时,可伴发局部淋巴结炎。本病常见于肥胖婴儿的颈部和耳后皱襞处及肥胖成人的腋窝、乳房下、腹股沟、阴股部皱裂、臀间沟、指(趾)间。炎热和潮湿季节多见。损害有瘙痒和烧灼感。 诊断在皱襞部位有与皱襞相当的红斑或糜烂渗液,便可作出诊断。本病需与下列疾病作鉴别:1、白念珠菌病发生于小儿颈及阴股皱襞处者皮损周围常有散在圆形平顶的红色丘疹,表面有环状鳞屑,鳞屑真菌镜检阳性。2、湿疹患处可见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疹,渗出著明,境界不清,有反复发作史。3、股癣边缘炎症明显,有丘疹、小水疱、鳞屑呈环状。鳞屑真菌镜检阳性。本病亦需与侵犯皮肤皱襞处的脂溢性皮炎和擦烂性银屑病作鉴别。 治疗治疗是直接消除皱襞部皮肤浸渍,红斑时撒布硼酸滑石粉、松花粉等,糜烂渗液时涂布锌氧油或1%甲紫锌氧油。 预防预防本病发生应注意皱襞部皮肤清洁卫生,保持干燥,出汗时尤需注意,可在清洗后撒布粉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