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明一束莲青花釉大盘 |
释义 | 基本信息【器物名称】明一束莲青花釉大盘 【材质类别】器皿、瓷器 【制作年代】明代 【文物现状】现藏台湾历史博物馆 【器型规格】高7.2公分;口径38.3公分;底径28.5公分 器物简介该器为圈足浅盘、白底青花。盘面中央绘一束莲花,外圈绘连枝莲花一周,盘沿再绘海浪纹一周;盘外部也是连枝莲花纹。无款,器底无釉,胎质细致、烧造极佳、玻化良好、轻敲声音清脆。青花的钴蓝色泽穠郁,透明釉则微呈淡青。圈足地方略可看到红棕色底胎。 器底露胎的胎质以及表面略带红棕色的胎皮,乃是明代初期景德镇使用高岭土及瓷土二元配方的特色。就制作技术来说,此一大盘是利用修胚技巧使胎体厚度均匀。细量其口沿厚度为0.6公分、盘底厚度为0.7公分、圈足厚度为0.4公分,三者之间相差极微的厚度表现,使得器形虽大,却不觉笨拙,而是匀整俐落,入手亦不会感觉太过沉重。圈足不高,外壁直而内壁斜,故反有轻巧之感,和元代瓷器的器体厚重,已见出差别;而不施釉的胎底及无款的作法,又与后来的宣德时期制作方式不同。 相关资料青花瓷是以含钴矿土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画,之后上釉,随即放入1200度以上的高温窑烧,而呈现出蓝白花纹相间的釉下彩绘瓷。有白地青花、蓝地白花、青花线描为地等不同的纹饰,但最多的是白地青花。造型包括:碗、碟、盘、罐、壶、瓶等生活用品,尊、彝、鼎、爵等宫廷祭器,以及文房用具等。纹饰内容包括:吉祥涵义的虫草鸟兽、佛教仙道等宗教信仰相关图样,以及生活、山水、人物、故事等。原始青花的烧造,至迟始於宋代,元代已有成熟的技巧,但留到今天的作品不多。到了明代,青花烧造成为瓷器生产的主流,而永乐和宣德时期的青花制作,更是明代青花的典范,以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享盛名,被誉为中国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这段时期的特色是:所使用的钴蓝色料不是中国产,而是透过对外贸易,自小亚细亚得到的“苏麻离青”,也叫“苏泥勃青”。这种由国外进口的青花颜料,因为受到官府的管制,价格极高,几乎与银等价,一向只供应官家及海外订制瓷器时使用。 元代的青花瓷器配合着草原民族的粗犷个性,倾向制作大件器物。到了明朝,格局内缩,另方面也因为讲求精致之故,便倾向制作小件器物;不过,大盘大罐等仍然可见。而该件大盘之可贵,即在于拥有元朝遗风之外,亦充分具备永乐青花釉层肥润、色泽鲜艳的特质。除了釉色方面有意识的使用苏麻离青的独特钴蓝发色,纹饰表现方面则以轻描淡写方式绘画细枝,局部或边饰另用粗笔多次拖染,将花瓣色彩加重,而形成浓淡有致、豪放流畅的效果。故釉色和纹饰二者交融,整体的表现是自然天成,赏心悦目。 器物功用餐具,生活用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