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车水号子 |
释义 | 车水号子又称“哈头歌”,是海宁农民在车水集体劳动中产生的劳动型民歌。在经年累月的传唱过程中,它从一问一答式的呼喊演唱方式逐渐演变为拖腔和帮唱的演唱方式(即“哈头曲”)。到了上世纪40年代,又经海宁湖塘农民发展,最终形成了目前我们听到的比较完整的劳动歌谣——“哈头歌”。 海宁车水号子老艺人周喜康,是上世纪40年代把“哈头曲”直接发展为“哈头”的重要推动者,同时也是解放初期把“车水号子”从田间地头搬上舞台的主要演员和倡导者之一。上世纪50年代,也是他和海宁青年谢金田等人把海宁“哈头歌”从杭嘉湖平原唱进北京中南海。 据周喜康介绍,“车水号子”最初是从劳动计数产生,农民踏水车为禾苗灌溉时要按规定每200转休息一次,完成400转就可以回家吃饭。“由于次数难数,大家就用唱‘哈头’来计数,把每12转定为一哈,每唱17哈就是204转,表示可以休息了!” 这个方法有三个好处:一是踏水车的转数的计算简单明了;二是家里人能从田间劳动的歌声中了解劳动进度,可以及时烧饭;三是即使年迈的老人也能从歌声中缓解疲劳。因此它很快被推广。最初的唱词也很简单,后来为了好听就开始用民间每月开放的花名来代表“哈”。“用每月盛开的梅花、杏花、桃花、蔷薇花、石榴花、荷花、鸡冠花、桂花、菊花和芙蓉花分别唱完第一哈至第十哈,第十一哈是唱‘芙蓉梅花开’,直到第十七哈‘芙蓉鸡冠花开’结束。” 经过周喜康等人的发展完善并渐趋成熟后,“车水号子”迅速从湖塘传出,流传到海宁的袁花、黄湾、新仓、石路、马桥一带,进而波及海盐、桐乡、嘉兴的部分地区,成为水乡农民喜闻乐见的一种劳动歌谣。 1955年5月,在海宁市举办的建国后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谢金田(已故)、周喜康等人将“车水号子”搬上舞台,并获得了本届会演的一等奖。随后,他们的节目又在当时地区的多次会演中获奖,这一民间音乐形式也逐渐引起浙江省文化厅和浙江省民间歌舞团等有关部门关注。 1955年上半年,经过半个多月培训,周喜康等人的“哈头歌”被送到北京参加全国文艺舞蹈大会演。“当时周恩来总理也来观看我们表演,我们在北京足足唱了半个多月,还带回来一个大奖!”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是很激动。 但这是“车水号子”留在周喜康脑海里最后的美好记忆。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电力灌溉取代人工车水,“车水号子”也逐渐消失在潮乡的阡陌田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更是在民间销声匿迹了。 据悉,由于“哈头歌”对研究旧时江南水乡生产劳动的具体过程、民间音乐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以及相关区域的民间文化历史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海宁市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多项保护措施。 靖江车水号子靖江车水号子是靖江民歌的一部分。靖江方言主要分老岸(吴语)和沙上(江淮)两种,沙上地区水位高,谷物单纯,劳动时间短,所以不须车水号子。靖江车水号子基本在老岸方言区。车水灌溉用六人车轴,计时时,以“阵”为单位,每车一阵,领唱的两人,用号子曲谱唱完48段不同的民歌,词穷时还要即兴创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