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明代景德镇窑黄地青花栀子花纹盘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景德镇窑黄地青花栀子花纹盘 【窑口】:景德镇窑 【器型】:盘 【年代】:明弘治年间 【尺寸】:直径26.3厘米 器物介绍明代景德镇窑黄地青花栀子花纹盘,该器物属于黄地青花瓷器,自明初宣德时期创烧以来,一直是官窑中最为名贵的品种之一,弘治朝制品尤以娇黄著称,素受藏家及鉴赏家青睐,盘心绘折枝栀子花,内壁绘葡萄、荷花、石榴及柿子图案,外壁绘缠枝牡丹纹,其纹饰有多子多福之寓意。青花渲染层次丰富,黄釉肥润,胎质细腻,并且流传有绪,极为难得。 弘治青花瓷鉴别弘治纹饰特征: 1、最为常见的纹饰是细柔如鸳鸯的仙鹤;莲(荷)塘游龙纹饰,目前仅见于弘治;向外四伸叶纹的花朵,以及梅竹、海螺、仕女等。 2、龙眼一般为平视,仿佛一副眼镜,故戏称弘治龙为“近视龙”。 3、弘治凤身体短粗,尾巴分叉。 4、仕女人物一般用弧线勾描,潇洒得意,细部忽略。 5、开始出现吉祥语(金玉满堂、长命福贵)。 6、弘治时所绘技或折技花,叶密而小;菊花—牡丹花叶,三笔画成“个”字形,还有伞状花头。 7、弘治梅枝多挺拔俊俏,梅兜画成弯弯的“锯条”形,以示苍老,梅枝梢上点缀月牙,叫“月影梅”。 8、螺纹一般留白,往往在水波之中,常缀以白莲,有行螺和静螺之分。 9、大云肩中常填以缠枝朵莲纹。 10、火石红鱼纹。 11、人物图布局空旷,人物较小,多一坐一立,在土堆之上。 弘治工艺特点: 1、弘治器物釉面演变过程为:白中闪灰(早)——灰中闪青(中)——青亮(晚)。 2、底部釉面色调,由初期的白色逐渐变为灰色,后期则为亮青色。 3、纹饰线条纤细舒展,比成化时的更为柔和秀逸。 4、青花色泽一般为青中偏淡。 5、底部闪青色,是与成化瓷的重要区别之一。正德器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底部闪青色,这种现象在弘治已经开始。 6、器物底足与器身的釉色不如典型成化器那样一致,而有差别。 7、器物底足较短,无高底足的器物。 8、盘类塌底现象为明代盘类中最典型 ,盘心一定下凹。 9、款中的“治”字的水傍三点,绝大多数均低于“台”字,民窑中有“壬子年造”方款,“大明年造”方款,变体“福”字方款及银锭图案款。 10、聚釉处闪淡淡的青色,而成化则显微微淡红色。 11、造型创新品种为“孔明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