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车轮星系
释义

车轮星系(Cartwheel Galaxy, ESO 350-40)是一个位于玉夫座的透镜状星系,距离地球五亿光年,其直径大约15万光年。

这个星系的样子呈车轮般光环状,外部的光环是不少新形成的恒星。天文学家认为,这个星系原本是一个像银河系般的螺旋星系,因为与另一星系相撞,才变成今天的车轮状。他们估计在约两亿年以前,一个较小的星系撞向较大星系的中央。由于较大星系中心的重力遭小星系扭曲,以致产生冲击波,从中央冲向外部,使外层星云受压,形成新恒星。虽然人们找到车轮星系旁边有两个小星系,但多认为与它们与这次碰撞无关,原来发生碰撞的星系早已离去,现估计位于距离25万光年的位置。

车轮星系的起源及其演化原理

在宇宙中高速运行具有星系核的星系,当它追及到另一个具有星系核的星系时,如果两者的运行速度相近,就会相互吞噬,形成了一个更大的星系。倘若这两个星系的星系核相遇,就会相互绕转而形成一个质量更大的高速旋转的星系核。这个高速旋转的星系核就像一个巨大的发电机,从它的两极爆发出能量强大的粒子流向远方喷射。星系核的能量越大,喷射粒子流的流量也就越大,喷射得也就越遥远。我们把这样的星系核称作两极喷流星系核。星系核在喷射高能粒子流的时候,会消耗其自身的能量,然而,当它俘获了其它星团或者星系以后,就会增添能量。当星系核的能量发生由大到小的变化时,就会建造出两条粗大的喷流带。如果星系核的磁轴绕着另一条轴(这条轴称作星系核的自转轴)旋转,那么,喷流带的轨迹就会弯曲,而演变成旋涡星系的两条旋臂。 一般的,星系核的磁轴与自转轴之间的夹角(0~π/2)越大,所建造的星系盘面就会越扁;否则就会越厚。星系核的磁轴绕着自转轴的旋转速度越快,旋臂缠卷得就会越紧;否则,就会越松。旋涡星系的两条旋臂是恒星诞生的活跃区域。

车轮星系是旋涡星系的极端类型,即当两极喷流星系核的能量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星系核的磁轴与自转轴之间的夹角为π/2或者接近于π/2时,所建造出来的星系即为车轮星系。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