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庙檐 |
释义 | 基本信息: [miào yán] 供祀祖宗的屋子的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 详细解释: 庙: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那时,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土地庙)混在一起,蜕变为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神社。“人死曰鬼”,庙作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 在日本,佛教各宗宗祖(该宗创立人)被祭祀之处才称为庙,没有任何寺院称为庙的。 檐:1. (形声。从木,詹( zhān)声。本义:屋檐)2. 同本义 [eaves]复庙重檐。——《礼记·明堂位》。注:“重檐,重承壁材也。”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晋· 陶潜《归园田居》檐牙高啄(檐牙:屋顶伸出的边沿。高啄:像鸟向高处啄食一样)。——唐· 杜牧《阿房宫赋》3. 又如:檐石(屋檐下的石板);檐宇(屋檐);檐花(靠近屋檐下边开的花);檐板(屋檐板);檐阴(屋檐下阳光不到处);檐梁(檐下的屋梁);檐帷(檐下的帘幕);檐楣(屋檐);檐马(也称风铃,铁马);檐铁(挂在屋檐下的风铃)4. 某些器物上形状像屋檐的部分 [brim]时逆帽檐风刮顶,旋呵鞭手冻粘须。——唐· 杜荀鹤《早发》5. 又如:帽檐儿 示例: 庙檐停留着几只鸽子,肃穆安静,在晨光中显得非常安详,似乎也在聆听佛法领悟禅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