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庙会戏 |
释义 | 上海地区的庙会戏渊源久远,明万历年间即已流行,入清后尤盛,按本地习俗,凡道、佛两教神涎之期,例有庙会,并于祭神、行会后演剧祈年。 庙会戏多与传统民俗春、秋社赛合为一体,明。范镣《云间据目抄》卷二《记风俗》中记述当时上海的庙会演剧曰:“楼乱后,每年乡镇二、三月间迎神赛会,地方恶少喜事之人先期搬演杂剧故事,如《曹大本收祖》、州、秦王跳涧》之类,皆野史所载,理鄙可笑者。然初犹仅学戏子装束,且以丰年举之,亦不甚害。至万历十八年(1590),各镇赁马二、三百匹,演剧者皆穿鲜明螺衣靴革,而楼头纱帽缀金珠翠花,如扮状元游街,用珠鞭三条,价值百金有余。”这一演剧方式“每镇或四日或五日乃止,日费干金”为此,“王辰年,按院甘公严革”,禁止迎神赛会搬演杂剧故事。 然此风禁而不止,入清尤烈。清康熙《松江府志》(卷五十四)记述,“府城陛庙向极严肃,祟帧末年,忽于二门起楼,北向演剧,赛神。小民聚观,南向而坐,殿庭皆满”。乾隆年编修之《真如里志》亦有“四月八日,释迎佛诞,前后数日名‘香信’,悬灯演剧,赛会迎神,士女进香,填塞道路”。咸丰六年(1856)所修《紫县村志》中亦有“吴俗信鬼祟神巫,好为迎神赛会,春时搭台演戏遍及城乡”的记载。光绪《嘉定县志》亦记有当地“春秋二季迎神赛会,演戏出灯,几无虚日”。……如青浦朱家角古城隆庙,每年春秋二季都有迎神赛社,庙会演剧活动。在上海城区,庙会演剧亦相当频繁,如三月初九,七月十五,为邑神神诞。在豫园城陛庙和龙华真武庙例有祭赛。豫园城隆庙有“三巡会”之庙会戏;真武庙则有酬娱真武大帝之“青苗戏”。前者在清人《绎羌馆日记》中有所言及,后者据《申报》载文记述,“时值褥暑,气候酷热,故多于夜分抬邑神绕田野行会,名谓‘看青苗”(此处之“青苗”当是晚稻青苗。因上海历来是双季稻的种作区)。行会过后,安神演剧,谓“青苗戏”。道光年张春华《沪城岁时衡歌》有“赛会恰值月澄宵”、“孟秋十五看青苗”的诗句。 昔时庙会戏的演出场所,乡村多于野地搭春台或神庙戏台演出,城厢大多在庙台演剧,面向正殿,两厢底楼环抱左右,围成一大场院,即是尚好的天然剧场,可供几百乡人观剧。庙会戏的演员有半农半艺或半工半艺的民间艺人,时逢庙会凑集成班,以“话白土语”和植根于上海地区的东乡调、西乡调演唱本地花鼓戏;也有由地方集资,延邀江南水路戏班之昆戈班,微班和绍兴高腔班前来演出,庙会戏以求神楔灾、祛邪祈年为主旨,带有浓重的封建迷信色彩、同时也是地方群众集体性的文化娱乐活动,故庙会演剧,常令“四邻八村,妇孺男女,键户往观”。 民国初年,庙会演剧,大不如前。偶有庙会戏,亦多邀好班名角。如松江白龙潭施王庙向有庙会演剧之举,民国十五年(1926)庙会期间,上海京剧名角笑蓉草、林绍卿、樊小楼等应邀至此演庙会戏,其后在该庙台作营业性演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在将近半个世纪里,上海的庙会演剧渐趋式微,无复昔日之盛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