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棉花轮纹斑病 |
释义 | 表现症状棉花轮纹斑病是由链格孢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该病主要发生真叶上,以棉花生长中后期最为常见,子叶可发生危害,子叶和真叶受害后形成圆形黄褐色病斑,病斑边缘紫红色,略隆起,有同心轮纹,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即病菌产生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及棉籽短绒上越冬,借气流及雨水飞溅传播。早春低温高湿,苗期发重。在适宜的条件下,温度越高病害越重。因土壤贫瘠、缺肥或排水不畅、中耕不及时等都可造成棉苗生长不良而引起严重发病。生长中后期如遇阴雨连绵,也会造成该病在棉花生长中后期大发生。 防治措施(1)选用无病种子,进行种子消毒:可用20%敌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进行拌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 (2)清除田间病残组织:耕翻时注意清除田间的病残组织,实施深翻措施,将带病的植株残体和表层土壤埋到深处以减少初侵染来源。 (3)栽培管理:适时播种,早中耕、勤松土,以提高土温,促进棉苗健壮生长。生长期间及时开沟排水,做到沟沟相通,雨停水干,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促进棉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抗病性。 (4)喷药保护:发病重的年份和田块,应喷药保护,常用药剂有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敌畔酮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