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米易县普威初级中学 |
释义 | 学校概况米易县普威初级中学是一所历史非常悠久的学校,首届初中班创办于1969年,属于地方与普威林业局联办。1974年开始筹建单设中学。1976年从当时的“普威完小”分离出来,正式成为一所独立的单设中学。1980年,经米易县文教局批准正式挂牌为“米易县普威中学校”。2001年7月,正式更名为“米易县民族初级中学”,学校走上了民族教育的阳光大道。由于县上对民族教育规划和发展的需要,2005年9月,“米易县民族初级中学”搬迁到米易职高,学校开始使用现在“米易县普威初级中学”的校名,学校停招民族班学生,但是,学校已经招收的初一、初二民族班的学生仍然在我校就读。 校园环境米易县普威初级中学位于米易县西北角米普公路34千米处,海拨1700多米,座落于普威街东南方向,南北长300多米,东西宽90米,总占地面积近30亩。德盐公路和米普公路从学校大门前通过。沿学校南面的公路可到达米易、攀枝花;沿学校东面的公路可到达德昌县、西昌;沿学校北面的公路可到达二滩库区、盐边县、盐源县、德昌县等地。 米易县普威初级中学所在的普威镇是米易县与盐边县和德昌县的三县交界地。这一地区有非常久远的文明发展历史,攀枝花历史上的第一所学校和第一个邮电局就诞生在这里。普威镇现在是米易县著名的金花雪梨生产基地,这里的金花雪梨曾畅销云南世博会。 历史沿革米易县普威初级中学成为单设中学最早的名字是“米易县普威中学校”(1980年挂牌)。后来,又改名叫“米易县普威镇初级中学”。为了发展米易县民族教育的需要,2000年米易文教局提议,米易县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后来报攀枝花市市教委、攀枝市市民委审批,于2001年7月正式定名为“米易县民族初级中学”。“米易县民族初级中学”就正式加入到民族教育的行列之中来,成为攀枝花市的四所民族中学之一。2005年9月,“米易县民族初级中学”搬迁到米易职高,学校开始使用现在“米易县普威初级中学”的校名。 米易县普威初级中学从1969年招收第一个初中班到2006年已经有37个年头了,它为米易县教育发展的历史树立了光辉的旗帜,特别是为米易县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人才的培养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它合格地培养了29界5000多名优秀的中学生。这其中有近200人又走上了米易县的教育岗位,去浇灌“米易教育”这棵参天大树。 米易县普威初级中学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教育事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时期,学校正向合理、有序、美丽的园林式学校迈进,向攀枝花地区的地方名校前进。 办学特色米易县普威初级中学地处米易县的少数民族地区,它一直在为民族教育事业服务,特别是为米易县四区片的民族教育服务。 1982年,米易县普威初级中学正式开设“寄宿制民族班”。到2001年,它已连续招收了19届共计950名民族班的学生。“寄宿制民族班”是米易县民宗局开设在学校的,它的学生来源于全县。“寄宿制民族班”的学生享受民族学生待遇。 2001年,米易县普威初级中学正式更名为“米易县民族初级中学”,它在民族教育事业上又迈上了新台阶,更上了一层楼。我校成为了米易县民族教育的前沿阵地,并将米易民族教育的繁荣昌盛作为今后的奋斗目标,在“科教兴国”这肥沃的土壤中,它将长成米易教育的英雄树,开出红艳艳的鲜花,芳香四溢。 2005年9月,“米易县民族初级中学”搬迁到米易职高,学校开始使用现在“米易县普威初级中学”的校名。学校停招民族班学生,但是已经招收的民族班学生仍然留在我校就读毕业。到2007年学校才完结民族班学生的培育任务。 现在,“米易县普威初级中学”虽然不是米易县的民族初级中学了,但是,学校学生中仍然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学生属于民族学生,学校还在民族教育的行业奋斗。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