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米克洛斯·杨索 |
释义 | 人物简介米克洛斯·杨索的横空出世给世界影坛带来了一次惊喜,他的才华在1967、1968年这两年间如火山喷发般汹涌而出,给我们带来了《红军与白军》和《静默与呼喊》这两部作品,令全世界对匈牙利电影、也对米克洛斯·杨索刮目相看。米克洛斯·杨索钟情于长镜头的运用,但他的长镜头并不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因为他的摄影机总是运动着的,米克洛斯·杨索用这种运动创造出场面的紧张、表达出自己的立意,并有效的调动观众的视线。 主要作品康塔塔(1963) 我的道路(1965) 红军与白军(1967) 静默与呼喊(1967) 上帝在布达佩斯的灯塔(1999) 泛滥成灾的正义(2010) 让我们彼此相爱(1996) 阿拉伯灰马的最后晚餐(2001) 代表作品《Csillagosok, katonák》译名:红军与白军/1967 导演:米克洛斯杨索、 主演:蒂伯莫尔纳、安德拉斯库扎克、 影片以1918年的苏联为背景,描写刚刚上台的苏维埃政权所属的红军和沙俄保守势力武装白军所进行的殊死搏斗;在伏尔加河畔的某地,红、白两军相互争夺战略要地,以支援红军的国际主义战士,其中多数为匈牙利人,他们的据点被白军攻克,在这过程中,一些红军战士被杀害,有些逃往附近的一家“中立的”战地医院,而两方又对医院进行争夺,但两方在夺取后,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报复式屠杀,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由权力与暴力交织的世界。 在一场对决之后,红军战士带着的骑兵大部队赶到,面对尸横遍野的战场,战士抽刀向阵亡的兄弟们致敬…… 影片是匈牙利导演米克洛斯杨索继《The Roundup无望的人们》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影片由匈牙利和苏联联合拍摄,影片原是为纪念十月革命胜利五十周年的作品,但由于扬索把故事背景设在苏联内战期间,而影片所描述的残酷战争现实,使影片背离了为庆祝革命胜利而高唱赞歌的主旋律,本片在苏联立刻被禁映;但综观杨索的作品,你会发现其大部分作品都来源于历史的真实,并与战争、镇压、迫害、恐怖等政治事件相关,作为一个攻读过人种学、法学和艺术史的文化人,杨索的作品永远保持着对“人与权力”的探讨,不会沦为简单的娱乐产品或政府的宣传工具。 杨索的作品,除了鲜明的政治、历史主题之外,其最大特点就是大量超长镜头的运用,他常常将画面放在广阔的平面之中,并利用黑白相对比,使影片的构图具有鲜明的表现主义色彩和独特的个人风格,你在那舞蹈般的移动摄影中,充分感受到了空旷的草原,深不可测的荒芜,那是一个生命无法承受的悲观与凄凉;杨索到六十年代末期,其作品已经在这种形式中完全陷入,甚至走向极端,他的另一部影片《Csend és kiáltás静默与呼喊》只有十一个镜头所组成。 本片可以说是杨索最著名的作品,但有些评论家还是认为影片的形式略强于内容,但与他以后的作品相比,本片中所包含的大量仪式性段落和隐喻细节,还是可圈可点的,象森林中的华尔兹、红军战士亲吻军刀等重要段落都是一种很好的体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