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靡荼 |
释义 | 音:mítú一是末夏最后盛开的一种花。所以,只要靡荼开了,也就代表凋零季节的到来 荼靡花在很多佛教著作中都有提及,有学者认为荼靡就是彼岸花。靡荼 , 蔷薇科,落叶小灌木,攀缘茎,茎上有钩状刺,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花白色,有香气,夏季盛放。荼蘼过后,无花开放,因此人们常常认为荼靡花开是一年花季的终结。 荼蘼 音:túmí荼蘼,“悬钩子蔷薇”,属蔷薇科,落叶或半常绿蔓生小灌木,攀缘茎,,茎绿色,茎上有钩状的刺,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上面有多数侧脉,致成皱纹。初夏开花,花单生,大型,雪白、酒黄,火红,可大多都是白色,单瓣,有香味,不结实。荼蘼色香俱美,其藤蔓若以高架引之,可成垂直绿化的优良观赏花木,以地下茎繁殖。又称酴醿,现常写作荼縻、荼蘼。拉丁文:Rosa rubus.一般在春季结束时开放,无比奢华艳丽。 所以它的花语是最终的美丽。 古人给酴醿取了不少好名字:佛见笑、百宜枝、独步春、琼绶带、白蔓君、雪梅墩等。 产于我国,现在较少人知道,但它在古代是非常有名的花木,《群芳谱》上说,“色黄如酒,固加酉字作‘酴醿’”。陆游有诗:“吴地春寒花渐晚,北归一路摘香来。”对酴醿的评价是很高的,亦由此可知酴醿花在我国很多地方能种植,也不太少见。诗人杨万里却不喜欢将酴醿与酒联系在一起,有诗云:“以酒为名却谤他,冰为肌骨月为家。”诗人常感情用事,晁无咎甚至说酴醿应该取代牡丹为花王。 宋代王琪《春暮游小园》中有“开到荼靡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这一句在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中也是麝月抽到的花笺上所提,曹公以此暗示人物的悲剧命运。《牡丹亭》杜丽娘游园中有“那荼蘼外烟丝醉软”的唱词,暗示她刚目睹春天的美丽,便将要郁郁寡欢而死的悲剧。 荼靡开代表女子青春已逝,也意味着一段感情的终结。爱到荼蘼,生命中最灿烂、最繁华也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在古人眼中是美丽与灭亡的共同体,即“死亡爱之花”。 佛语云:开到荼蘼。更有人说在佛教中,荼蘼即是彼岸花(曼珠沙华):白色而柔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佛教认为有生有死的境界好比此岸,超脱生死、无爱无恨的境界(涅磐)好比彼岸。 然而那些彼岸花,每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会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