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孟子类解
释义

基本信息

作 者: 于文斌

出 版 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807027553 ; 978-7-80702-755-3

I S B N : 9787807027553  出版时间: 2008-11-1

开 本: 16开  页 数: 341

定 价: 38 元

内容简介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杰出代表和集大成者,世称“亚圣”。孟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孟子》一书中。在代,孟子和他的著作,等同诸子,地位并不显贵。有唐之初,依然如此。直到中唐由于韩愈的大力宣传和表彰,孟子之书初绽华采,社会地位迅速提升,被列为儒家经典。有宋之际,王安石推行变法,十分尊崇《孟子》一书中的民本、民生和制民之产的思想,并将其作为推行改革的理论依据,孟子及其著作的社会地位再次得以提升。直到宋朱熹将《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以为学校的基本读本,再到宋人编刻《十三经》,《孟子》被列为其一,至此,孟子及著作的显贵地位,才得以保持和巩固。但也有一点波澜和插曲。明代朱元璋读《孟子》一书,对于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等言论,大为恼火,认为孟子不当配享孔庙,将孟子像驱出孔庙,但大臣力谏,不得已又将孟子像请回孔庙,但他对孟子所持之论,仍心存疑惧,命人删节了《孟子》,不过朱元璋死后,《孟子》一书又恢复了它的原来面目。这是一个小小的历史闹剧,集聪明与愚蠢于一身的朱元璋,终究不能阻挡人民的意志。它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孟子》一书价值所在,因为它反映那个时代人民的要求,代表了人民的意志,讲了人民想讲而未敢讲的话,这便是《孟子》的精华,是《孟子》一书被人民所推崇而历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本书目录

序言

做人篇第一

为士篇第二

君子篇第三

修养篇第四

中庸篇第五

处世篇第六

交道篇第七

品鉴篇第八

人才篇第九

民本篇第十

经济篇第十一

务政篇第十二

治国篇第十三

论兵篇第十四

史论篇第十五

学习篇第十六

教育篇第十七

人性篇第十八

争鸣篇第十九

圣迹篇第二十

附录:《孟子》与《孟子类解》双向对照查阅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