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梦者 |
释义 | 作品信息名称:梦者 体裁:现代诗 作者:闻一多 作品原文梦者 假如那绿晶晶的鬼火 是墓中人底 梦里迸出的星光, 那我也不怕死了! 作品赏析《红烛·孤雁篇》系闻一多在美国留学时的一些诗作,异域的孤寂、人生阅历的丰富以及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学习都使他的思考复杂了,深入了,提出的问题往往出人意料。《梦者》就是这么一篇作品。 诗的中心在于一个“死”字。长眠于墓地的是已死的人,而彷徨于墓地的则是将死的人。阴森森、漆漆黑的墓地,连接了黑白,阴阳两重世界。在“死”的空气里,已死与将死展开了一场严肃的对话,主题就是死亡。 这气氛本身是相当瘆人的:昏暗的夜色、模糊的小路、哑默的墓冢、奇形怪状的草木、透入骨髓的冷风,以及“那绿晶晶的鬼火”,那么,诗人还来这里干什么?他为什么独独对这样的景致感兴趣?他究竟是“怕”还是“不怕”? 这两种心境都是存在的。他肯定有所畏惧,只是,畏惧的倒主要不是这片坟场的森严与鬼魅,而是畏惧“死”本身,更准确地说,是因“死后”那个世界的未知性而生心灵的“颤音”。对于每一个注定都要走向死亡的人,只要你不是过分麻木不仁,都不能不关心“死后”,特别是对于惯作形而上思考的现代人。特别是来到了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所在;但人们关心得最多也最不可能获得解答的问题也是“死”,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反差:愈是不可知就愈想知,愈想知就愈失望,愈失望也愈恐惧,愈恐惧又愈想知。在恐惧──不可知──想知间就产生了这样的过渡关系。闻一多来到坟场(或是真实中的或是感觉中的都无所谓),显然是有意无意地受到了这种“求知欲”的引诱。他想来!他要来!鬼使神差的来!“来”这一行为本身就是恐惧,是“怕”的结果。当然,人们对“死后”的无知与恐惧总是多种多样的,闻一多的诗歌中多次描述了“死”、“死后”每次都各有特色。在这里,诗人的“怕”大致包含这样的一些内容:孤独、寂寞、没有生机、没有希望。这实际上是倾向于把“死 后”现实化,以现世的人生需要为标准来估量“死后”。我认为倒也符合一位中国诗人的文化素养。 诗人的“不怕”主要表现在他尚能面对“绿晶晶的鬼火”运行自己敏捷的思维。他设想,长眠于墓中的死者是真正的“长眠”,他们舒适地进入了各自的梦境,并且在梦中,还拥有自己的晶莹的星空。在人类的现世界上,“星光”总是恬静、和谐与希翼的象征。如果这样的境界还能在“死后”的世界上保留,那么,死又有什么可怕的呢?诗人以生观死,又以生的乐趣来设计、转移死的诡秘,于是得到了一份暂时的慰藉。酣睡在星空怀抱中的“梦者”就是享受着这一乐趣的幸运儿。 那么,“梦者”就一定是长眠于荒冢之下的魂灵么?当然不是。既然“死后”的世界都可能有这样的“梦者”,那么生的世界又未尝不更该有“梦”、有“星光”呢!诗人以“梦者”的体验为生命的最后的慰藉,这是不是因现实的不满足而生出的忧患呢?也就是说,在闻一多当时的现实人生中,要真正做这样一个舒适的“梦者”或许本来就不那么容易,所以他就特别关心“死后”如何!《梦者》是一首玄想诗,但仍然具有现实人生的投影。 这首诗想得很深、很透,但写下来却又是这样的简洁而富有现实主义的情趣,典型地体现了诗人的创作原则:“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所以能将这种潜伏的美十足的充分的表现出来。”(《〈冬夜〉评论》) 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 ,著名现代诗人、文史学者、革命烈士,原名亦多,字友三,后改夕夕,又改名一多,曾用笔名夕夕。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县。1925年闻一多回国,在北京艺专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他在论文"诗的格律"中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由实践到理论为新诗发展探索一条值得重视的艺术途径。1922年,去美国留学,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1928年1月,第2本诗集《死水》出版。1927年任第四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并被选为校务会议中文学院的唯一代表。1928年秋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0年秋转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云南总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在7月15日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讲演,愤怒斥责国民党反动派,当晚即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