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巢湖鸭 |
释义 | 巢湖鸭属蛋肉兼用的中型麻鸭品种,原产于安徽省中部、巢湖周围的庐江县、无为县、居巢区等地,是巢湖地区劳动人民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和自然驯化而形成的优良地方品种,具有野外放牧、觅食力强、适应性广、耐粗饲、潜水深、抗病力强等特点。该鸭体型中等大小,体躯长方形,匀称紧凑。 中文名:巢湖鸭 外文名:Chaohu Duck 别称:巢湖麻鸭 产区分布:安徽省中部巢湖周围 品种来源巢湖鸭是巢湖沿岸庐江县、无为县、居巢区、肥东县、肥西县及其毗邻的含山县、和县、舒城县等地的农民培育出来的优良的肉蛋兼用型品种,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明朝嘉靖42年(公元1562年)的《庐江志》·货殖篇,就已经把鸭列为家禽之首。明朝嘉靖七年《无为州志》也有记载:“东门日日鱼上市,二月家家鸭成雏。”“鸭之畜,千百为群性,宜卵外,商卤之,以罔利他郡焉”。可见养殖水禽历史悠久,水禽业养殖业发达。 产区动植物和粮食资源丰富,大面积的水田及大量的稻田遗谷,为发展巢湖麻鸭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1987 年经省巢湖麻鸭保种提纯研究技术鉴委会鉴定,其指标达到国家兼用型鸭品种的鉴定标准。 产区分布巢湖鸭原产于安徽省中部、巢湖周围的庐江县、无为县、居巢区、肥东县、肥西县及其毗邻的含山县、和县、舒城县等地,曾广泛分布于整个巢湖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心产区主要分布在庐江县白湖镇、同大镇、白山镇、郭河镇、冶父山镇、盛桥镇、龙桥镇、矾山镇、金牛镇和柯坦镇等。 产地环境地理条件产区位于东经117°01’~117°34’,北纬30°57′~31°33′之间。境内地形多样,有低山、丘陵、圩区和湖泊等。地貌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沿湖平原圩区,地势较低,海拔为6~10 m;东南西部低山丘陵区,海拔为100~595 m;中部丘陵地区,起伏和缓,圩、岗、畈等错杂分布。 气候条件产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分,热量条件较好,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显著,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日照1733小时,年平均气温15.9 ℃,年最高气温37.6 ℃,年最低气温-6.9 ℃;年平均降水量1123.5 mm,平均相对湿度为78%,无霜期为264天,长期无冰冻;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平均风力2~4级。 土质水源主产区庐江县有水面200多万亩,河川年径流总量11.29亿立方米,淡水水域总面积32.28万亩。境内有巢湖、黄陂湖、白湖水系,水草、水资源丰富,有低荒草地18.4万亩。湖荡河沟及草滩中,有大量的鱼虾、螺蛳、蚬蚌和其它水生动植物,从而为牧鸭提供了良好的天然饲料。河荡相连,水草茂盛,鱼虾丰富,是粮食丰产的水网地区。土壤类型共有6个,74个土种。根据土壤普查、定点监测分析,全县土壤容重一般在1.1~1.5 g/cm3之间,通气孔隙度多在50%左右,耕地平均有机质含量为1.82%,全氮含量平均为0.108%,速效磷含量平均为4.4 ppm,速效钾含量平均为64.4 ppm,PH值为5.3。 饲料情况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主产水稻、油菜、小麦、豆类、玉米、薯类和花生等。自然条件好,自流灌排等水利设施齐全,农作物连年丰收。粮食丰富,可大量转化增值,为巢湖鸭的资源保护和饲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生物学特性巢湖鸭是巢湖地区劳动人民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和自然驯化而形成的优良地方品种,历史悠久,完全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巢湖鸭具有野外放牧、觅食力强、适应性广、耐粗饲、潜水深(可达3 m)、抗病力强等特点,能适应以放牧饲养为主的各种饲养形式(如鸭稻共作饲养、鸭鱼混养等),能适应在全国大部分省份饲养。各种饲养形式下,巢湖鸭饲养成活率都很高,生产性能发挥正常。 遗传特征公鸭:颈羽上半段为深孔雀绿色且具光泽,下半段灰褐色,主翼羽灰黑色,背羽前半部灰褐色,后半部瓦灰色,腹羽浅褐色裆部粉白色,性羽灰黑色,尾羽灰色,尾梢白麻色,镜羽墨绿色有光泽,胸羽浅褐色。 母鸭:颈羽麻黄色,主翼羽灰黑色,背羽麻黄色,腹羽浅麻色,性羽灰黑色,尾羽麻黄色,镜羽墨绿色有光泽,胸羽浅麻色。 雏鸭:全身黄色,尾羽黄中带乌。 外貌特征体型特征公鸭:体型中等,体躯长方形,匀称紧凑,羽毛紧密而有光泽,前躯中等宽深, 后躯发育良好, 两腿结实有力。头颈上半段为深孔雀绿色且具光泽,两腿后上方粉白色,呈“绿头粉裆”。 母鸭:体质健壮,体型中等,呈长方形,羽毛紧密而有光泽, 体躯发育良好, 两腿结实有力。全身麻雀毛,副翼羽墨绿色而富有光泽,呈“浅麻细花”。 头部特征公鸭:颈细长,喙桔黄色,喙豆黑色,虹彩赭色。 母鸭:颈细长,喙黄绿色或黄褐色,喙边淡黄色眼眶上有半月状白眉或浅黄眉,喙豆黑色,虹彩赭色。 生长性能周龄体重巢湖麻鸭初生重48~50 g,30日龄平均体重820~832 g,60日龄平均体重1850~1864 g,70日龄平均体重2083~2093 g,180日龄公鸭平均体重为2750~2850 g,母鸭为2450~2550 g。 屠宰测定2006年12月3日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对60只100日龄放牧饲养的巢湖麻鸭进行了屠宰测定(公母各30只),结果如表所示。 巢湖麻鸭屠宰测定表 性 公 1.96± 母 1.76± 存活率巢湖麻鸭育雏期存活率96%以上,育成期成活率92%~96%。 繁殖性能巢湖麻鸭开产日龄为150~180天,种蛋受精率92%~95%,受精蛋孵化率90%~95%。入舍母禽产蛋数170枚,饲养日母禽产蛋数175枚,蛋重71.5~83.3 g。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