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蒙舍城
释义

简介

位于巍山县庙街乡古城村东,地面仍残存高1-4米的城墙。经实测,城为正方形,周长6600米。城南临河,建于坐东向西的斜坡地上。城内靠北墙中有一约27米见方的土台基,其中碎瓦最多,应为建筑遗存。城内散布砖瓦有莲花纹及兽面纹瓦当、板瓦、筒瓦,形制与山龙山于图城出土者相同。极少数瓦面上有模印阳文“官字”或“大方广佛”字样。蒙舍城为南诏早期城址之一,自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南诏迁都太和城后,此城曾作为阳瓜州治所,大理段氏改为开南县,元代设蒙化州治。1988年公布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巍山蒙舍城遗址该遗址位于巍山县庙街乡古城村东,距县城7公里。据史籍记载此城为南诏王始祖细奴罗所筑的第二座王城。其后南诏王罗盛、盛罗皮、皮罗阁、阁罗凤、凤伽异等都先后经营过此城;并曾作为唐朝中央政府设置的巍州、蒙舍州治所住地。唐樊绰《蛮书》卷四记载:“贞元十年,南诏攻施蛮城邑,虏其王寻罗并宗族置于蒙舍城,养给之。”清胡蔚《南诏野史》下卷载:“蒙舍城,在蒙化城北,唐玄宗天宝七年,敕置阳瓜州于此。”

此城南诏经营时间较长。大理国段氏改为开南县,元代设蒙化州治,明初筑蒙化府城于今县城后,蒙舍城被废弃。城为正方形,周长约660米。城南临河,建于从东向西的倾斜坡地上。现还存留高12米的残墙;城内有一约27米见方的土台基,地上散布许多碎瓦砾、瓦当、板瓦片、简瓦,形制、图案与龙于图山出土的相同。砖瓦纹饰仍是莲花纹及兽面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5: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