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蒙顶山国际茶文化节
释义

2004年之前,雅安人仅仅对“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耳熟能详。

2004年之后,雅安人恍然大悟:原来,蒙顶山的前世,曾经被世人所遗忘,其雍容华贵的身价,隐藏在典籍之中。

经过“第8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简称“一会一节”)的洗礼,在2004年的金秋季节——蒙顶山,这座“蒙尘的翡翠”,绽放出“世界茶文化圣山”“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以及“茶祖吴理真”的光芒,亮彻世界。

“一会一节”后,雅安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和雅安旅游的品牌形象以及雅安茶产业得到有益提升。

筹备·全民总动员

雅安是在2002年获得“2004年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举办权的。随后的两年时间里,雅安为举办这一次茶业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倾注了大量的精力。

《雅安日报》2003年9月21日的报道,这样描述“一会一节”筹委会:两个靠墙的大书柜已经被各种书籍、文件“挤”得满满当当。还有大量的各种资料因无处可放,被整齐地堆放在墙角的旧沙发上。办公室唯一一件“现代化”的办公用品要算是那张大得有点夸张的办公桌了。物尽其用,办公桌除了一盏台灯外,全被主人堆满了各种文件……

而在3天前,“一会一节”筹委会已经发出了我市举行“一会一节”的第一批邀请函。

2003年12月4日,“一会一节”的会徽设计方案出炉——在圆圆的地球中,一只笑眯眯的大熊猫携着一片茶叶向我们跑来。这是从来自全国各地100多套设计方案中挑选出来的。设计者是四川眉山车辆厂工业公司一位名叫钱勇的女工。在钱勇的眼中:会徽图案由地球、“e”字母(体现现代文明网络的力量)、大熊猫、茶叶、眼睛的“八”字形(体现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等元素构成,体现了“一会一节”的内涵。图案外环为绿色,体现了雅安“绿色宝石”的良好生态。

在这一年的年底,著名辞赋家张昌余受邀为“一会一节”写下了《蒙顶山茶赋》:九州方圆,此地早占“雅州”之雅号……于是望蒙顶而歌之,拜理真而赞之:茶经济之福地!茶文化之圣山!茶种植之渊薮!茶集会之乐天!

而在这一年,雅安为办好“一会一节”,以崭新的城市面貌迎接全世界的嘉宾,连续启动了一批城市改造工程。如今,灯火辉煌,扯人眼球的廊桥便开建于这一年;而老大桥拆除重建、东大街——中大街——西大街、新生路、滨江路、临江路等4条主要街道改造等多项工程也始于此。

在“尘土飞扬”中,雅安人翻过了2003年的最后一页日历,迎来2004年。更多的工程启动了,西门茶廊、三雅园建设、茶马古道广场……当“一会一节”来到,雅安人发现,整个城市变样了,更美、更干净了。

在春节过后,雅安迎来茶叶采摘季节。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春季。

2004年3月30日,位于名山蒙顶山山顶的皇茶园重演了1000多年前皇茶祭天祀祖采制的大典。僧人们用最传统的制茶方式制茶,利用竹剪选裁茶叶,然后焙炒、揉搓成形、摊凉、微火慢焙、摊凉、皇茶入银瓶、装箱盖印,最后交付送茶使者。这批精制后的皇茶在使者护送下,路经成都、绵阳、广元,最后抵达西安黄帝陵。

2004年4月3日,在成都百花潭公园举行的万人品茗会上,“正贡”茶以每500克16800元售出。一名自称姓秦的先生来到临时柜台前,点出1680元钱:“来一两‘正贡’!”见围观者都很好奇,他解释说,自己就是想“尝尝古代帝王喝的茶到底是啥味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省茶文化协会的茶学专家钟渭基说,天价茶叶品质好没话说,而且包含了千年“蒙顶贡茶”巨大的无形价值,川茶就需要这样的金招牌。

2004年6月26日,“一会一节”迎来百日冲刺倒计时。那一天,“一会一节”专页网站半年内点击次数已超过7万次;而在那一天,筹委会招募的800多名为盛会服务的会务、翻译、礼宾等三类志愿者也基本就位。

随后不久,“一会一节”总体方案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已进入实施阶段。

翘首以待中,2004年9月19日,在鼓乐齐鸣、彩旗飘扬中,被誉为茶界“奥林匹克”的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雅安隆重开幕。

盛会·向世界敞开大门

2004年9月19日10时30分,“一个令雅安153万人民激动的声音在四川农业大学体育馆响起……”第二日的《雅安日报》上,记者这样写道。

激动人心的声音来自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他宣布: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开幕。场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一天下午,8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茶人聚在名山县的吴理真广场,共祭茶祖、朝拜圣山。

一系列活动随之展开。在朝阳街、东大街,来自4个国家,19个省市的700多家茶叶和相关厂商参加展会;在协和广场,全国首次的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个性化邮票、首日封和明信片正式发售;在市区平安小区内,大西南美食文化节则让市民和游人享受到一次全方位美食文化体验……

“盛宴”还包括晚上的主题晚会——《千秋蒙顶》。第一章“贡之茗”采用叙事的手法,从采茶、制茶到品茶、贡茶,讲述了大唐盛世蒙顶茶入贡的故事,蒙顶仙茶神韵尽显其中。第二章“汉之茶”以朴素的画面,在浩歌壮舞中展现了昔日崇山峻岭中的茶马古道,展现了昔日背茶人爬山涉水的艰辛,展现了藏汉兄弟血肉相连的鱼水深情。第三章“茶之风”中,川味十足的《龙门阵》展现的变脸绝技,让中外来宾叹为观止,再次为晚会掀起高潮。

来自韩国的嘉宾茶人联合会会长朴权钦用“很吃惊”表达了他的感受;而来自香港的嘉宾刘先生则说,这是一道地道的文化大餐,充分反映了雅安茶文化的历史。

更为兴奋的消息则来自于20日举行的第8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高峰论坛会议。这次会议上,通过了《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地位由此确立。

《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这样写道: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也是世界茶人“寻根”和“朝圣”的神往地;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是人类共有的灿烂文明;蒙顶山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全人类的……

更多的雅安市民通过《雅安日报》了解和接触盛会。自9月18日起,雅安日报社连续三天分别推出了24个版、40个版和20个版的强势报道。

2004年9月25日,“一会一节”落下帷幕。来自香港、新加坡、日本、韩国等的财团、企业与雅安市和各县区达成投资和贸易合作项目22个,引资4.49亿人民币。

在26日的《雅安日报》上,记者在《雅安卷起万重茶经济浪潮》中这样写道:在经历过春天般的新芽初绽后,雅安茶产业终于在这个金秋9月迎来了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集体丰收……毋庸置疑,“一会一节”又一次将雅安文化旅游的大门向世界敞开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