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门里门外谈教育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门里门外谈教育 作 者:文喆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 ISBN: 9787303099122 开本: 16开 定价: 26.00 元 内容简介《门里门外谈教育》讲述了:以门里人的身份,发表些未中肯綮的门外议论,或者甚至是站在门外,站在社会的立场上发些议论,索性就叫“门里门外谈教育”吧。 作者简介文喆,1941年生人,祖籍江西萍乡,长期在北京基础教育界工作,担任过教师、校长,也担任过教育行政人员和研究人员,喜欢站在教育内部或外部的角度看教育问题,所言常有不合时宜之处。 曾主持过北京市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并因此而获得北京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是因工作而获得的唯一奖励。 说实话,说自己明白且相信的话,是为信奉的做人作文准则。 图书目录上篇 短论 资源共享提高效益 努力推进教育改革,全面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素质教育重在实施 可持续发展与教育 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尽快在贫困地区实施“普九” “普九”,贫困地区自身力量不够尽快建立国家保障机制 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 开放的教育 民主的教育 教育应该“以人为本” 再说教育应该“以人为本” 三说教育应该“以人为本” 中国特色 让公共教育给弱势群体带来希望 要提供受农民欢迎的教育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现代教育 学习“革命”以后 要把学生差异当做教育资源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研究从分析开始 义务教育是什么 名词、概念之外的 高考改革的难题 再论农村教育要为农民产业转移服务 要有问题意识 试说“办学特色” 为学习者的全面、主动、多样化发展创造环境 态度和价值观怎么教 学会提问 学会讨论 学会阅读学习 观念转变是个过程 慎提模式创新 教育质量监控 在游戏中学习 建构主义只是一种假说 应重视基本劳动技能及习惯培养 利用人类一切有效学习方式 关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要说有用的话 作为“服务行业”的教育 精英、精英学校与精英教育 在比较中发现 再说问题意识 从文化角度看教育 理想课堂教学应关注的几个方面 在理想与现实间寻找平衡点 现代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本质 研究起于怀疑 发展性评价与考试招生改革 义务教育的均衡与差异发展 教育平等应从起点开始 学生是主体 体验学习 “学”与“用”之间 “师生平等”的内涵 扩大差异不宜成为教育目标 探究学习 “素质教育”是否远了一点 自信与自知 素质教育能做吗 完善国民教育体系 让家政为大众服务 下篇 序言 全面认识自己,共同追求完善 ——《1993——北京初中入学办法改革》序 把政策交给考生和家长 ——《1994年北京市初中毕业生升学报考指南》序 加强研讨,逐渐统一认识 ——《北京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选》序 把素质教育研究深入开展下去 ——《第二届北京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选》序 以开放的态度推进课程改革 ——《走创新之路》序 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发展 ——《教育环境优化与学生个性发展》序 应知、能会和有用 ——《北京市初中毕业会考考试说明(2000年)》前言 转变观念,要投入教育改革的实践中 ——《扬起自信的风帆体验成功的快乐》序 关注方法,用研究的态度工作 ——《教育研究札记》序 努力推动教学创新 ——《先行者的足迹》序 《重新认识超越自我》序 推动改革贡献社会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序 《小学考试评价改革实践与探索》序 在改革的实践中转变教育观念 ——《教学个案及评析汇编(2001—2002)》序 《课程改革监控与评价初探》序 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 ——《教学个案及评析(2002—2003)汇编》 《教海拾贝——高中数学》序 《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及实验研究》序 学校成功合并的范例 ——《探索反思》序 《新课程下专题课例研究(2004—2005)》序 《网络环境与创新思维教学研究》序 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新理念新课堂》序 《课堂中的学生资源》序 《教育文集》序 《课程改革的教学支持研究》序 努力探求地方教育管理的创新之路 ——《新课程与地方管理创新》序 坚持在工作中思考和研究 ——《教育使命感悟》序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