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潮州鳌头中学 |
释义 | 简介在潮安县东凤镇东梅路西侧,屹立着一座设计风格独特新颖,造型典雅大方的校舍,这就是由旅港实业家陈培先生等80多位旅居港澳和海外的乡亲捐资1千万元赠建的鳌头中学。 在蓝天丽日的映衬下,鳌头中学显得雄伟壮观,气派非凡。校门由陈培先生题写的“鳌头中学”四个大字浑厚凝重、苍劲有力。信步走进占地面积50多亩的鳌中校园,你会为她那融现代化建筑风格和古典园林风味于一体的魅力所吸引:校园中心的亭式环形螺旋楼梯把教学楼、办公楼、功能楼和大礼堂连缀成一体,相辅相成,象征团结、开拓、进取;四周绿带花苑萦绕,树木葱郁,芳草如茵,绿意盎然,令人心旷神怡。校园内书声琅琅,处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学校概况香港实业家陈培先生原籍潮安县东凤镇鳌头乡陇仔村。1922年,陈培出生于东凤镇陇仔村一个普通的家庭;1947年,他只身赴港谋生,从店栈伙计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艰苦创业。通过不懈的努力,他成功地创办了多家玩具公司,产品畅销欧美等国际市场,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声誉卓著。陈培先生被推举为香港潮侨塑胶商会名誉会长,并参加香港中华总商会。 陈培先生虽然旅港多年,却不忘故土哺育之情。祖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他十分关心家乡建设,尤其热心教育事业。 东凤镇的鳌头乡诸村,原有一所联办中学,过去一直借用一座老祠堂作为校舍,由于年久失修,祠堂破旧不堪,教学设施落后简陋,难以适应鳌头诸村学生人数激增的需求。村民们多么盼望能够拥有一所崭新的校舍,改善办学环境,让孩子们安心读书。 深知“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道理的陈培先生获悉情况后,慷慨解囊,率先捐资,兴建鳌头中学。他先后捐资660万元支持新校建设。在他的带动下,其他港澳同胞及海外乡亲也纷纷踊跃捐款,支持鳌头中学建设。 学校经历鳌头中学的建设过程,从设计到施工始终倾注着陈培先生的心血。他不顾商务繁忙,经常打电话询问了解学校建设进展情况。学校建成之际,陈培先生还挥毫泼墨,题写校名,殷殷乡情,溢于笔端。 鳌头中学没有辜负陈培先生等旅外乡亲的殷切期望。10多年来,在社会各界和众多热心人士的关怀下,鳌头 中学发展迅猛,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学校已由建校初期的6个班325人发展到21个班近1300名初中学生,先后为市金山中学、潮安县华侨中学输送了16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参加全国、全省及市的各类知识竞赛中,有100多名学生获得了奖励;一批教师分别被评为省、市、县优秀教师和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 1994年学校被评为省“振兴中华”读书教育活动先进单位;1996年被省教育厅定为艺术教育评估点;1997年4月被潮安县教育局评为“县一级学校”;1999年被市教育局评为“市十佳文明校园”。最近,该校还被县教育局推荐为“市一级学校”评估对象。 陈培先生建设故乡事迹陈培先生在关心鳌头中学建设的同时,不忘对家乡其他学校的支持。1990年,他得知东凤中学将扩建校舍时,当即捐助10万港元,2002年,又捐资10万港元襄建该校科技楼。1996年,他又慷慨解囊,捐出180多万元重建母校―――陇仔村训导学校。 故乡人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也牵动着陈培先生的心。早在1988年初,他便率先捐资40万元,兴建鳌头自来水厂,使乡亲们告别“饮水难”的问题,饮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把款款乡情传送到每个角落。在东凤镇华侨医院、东凤镇医疗基金会、镇道东梅路及陇仔村殡管所等一批公益事业的捐建捐赠芳名录上,到处都有陈培先生的名字。 据了解,连年来,陈培先生共捐资1100多万元,支持东凤镇的各项福利事业建设。其热心社会公益的事迹在东凤镇有口皆碑,并得到潮州市政府的表彰,但他却总是谦虚地说:“爱国爱乡是炎黄子孙的本份,能为家乡的事业尽点绵薄之力,我是非常乐意,也是非常高兴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