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美援为何无效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美援为何无效 作 者:杨雨青 著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5-1 版 次:1 页 数:323 字 数:260000 印刷时间:2011-5-1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010097268 包 装:平装 21084976 内容简介——战时中国出现过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沿海口岸和国际通道被日军封锁,进出口贸易受阻,外援物资运输困难,货币急剧贬值,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资源被敌掠夺控制,物资严重匮乏,政府财政税收锐减,军事开支庞大,货币发行量猛增,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国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危机?如何防止经济局势进一步恶化?其实际效果如何?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为帮助中国解决经济困难,美国采取了各种办法?例如提供借款,开展易货贸易,成立平准基金稳定法币汇率,提出稳定物价的建议,帮助中国进行战时生产,共同修筑国际交通线运输物资等等。中国和美国如何共同努力?如何开展经济对话与合作?有哪些分歧与矛盾?对中国经济产生过什么影响? ——美援为何未能充分发挥功效?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国民政府借助美援制止通货膨胀的努力为何没有成功?其货币政策为什么不可能真正奏效?为什么说美国经济援助和中国经济措、施,都只能救急,而不能治本? 作者简介杨雨青,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外交、政治、经济、教育和留学等方面的研究。曾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香港大学访问学者。出版《中国清代教育史》、《民国》等合著五部,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绪论 第一章 中美两国对中国战时经济的关注 一、中国战时经济状况 (一)战前中国经济的落后 (二)战时中国经济的困难 (三)国民政府克服经济困难的对策 二、美国援华政策背后的经济因素 (一)美国抗议日本侵犯其在华经济利益 (二)美国考虑对华借款时的经济因素 (三)美国决定在经济上援华制日 三、中美共同商讨中国战时经济问题 第二章 易货贸易与换取外援物资 一、中美易货贸易的缘起 (一)中外易货贸易的由来 (二)中美易货贸易的原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