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与传统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7月1日) 丛书名: 麓山视觉文化丛书 平装: 20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43853089, 7543853086 条形码: 9787543853089 尺寸: 22.8 x 15.2 x 1.6 cm 重量: 281 g 作者简介冯晓阳,1973年生。1996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199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2005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99年至今,任教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内容简介《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与传统》都有独特的审美视野和思维表达方式,观古览今,互通互融,文论结合,图文并茂,遍览过来,如江河之水,汇集于中华文化的大海洋。从某种意义讲,美术学院既是社会美术教育、美术创作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基地,又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智力的重要智力源泉。尤其是高水平的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则常常显示着一学府、一专业、一工作室、一教授的教育特色和水准,也将自然浸透着一所学院特有的人文风范和传统。怀文换抱质,传承创新,重铸中国文化艺术精神,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造福人类将是我们自觉的责任。 研究视觉文化,创造视觉艺术,启发视觉智慧,开拓视觉人文,正是这种共同学术理想,使得我们推出了这套麓山视觉文化丛书。这套丛书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园林、家具、陶瓷、有服饰、影视、动画、城市设计等诸多视觉艺术门类。 目录第一章 绪论 1.界定与阐释 1-1.美术教育 1-2.美术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1-3.美术教育价值取向 2.研究的意义 3.研究的方法与目的 第二章 美术技艺的传承——建构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一个前提与先行条件 1.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本源 2.对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中“反技艺论”或“无技艺论”的批判 第三章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三传统的形成与历史变迁 1.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传统之一:教化与共性的培养 1-1.“教化与共性培养”传统的形成 1-2.“教化与共性培养”传统在西方的发展与演化 (1)古埃及——法老王“天赋威严在我”的体现与传达 (2)古希腊——年青人的教化与“理想国”中的艺术审查 (3)中世纪的欧洲——一切为了上帝 (4)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明智的模仿”与一门可以通过固定法则教授的科学 (5)法王路易十四时代及其以后的欧洲——美术学院内“共性的培养” (6)19世纪的英国和美国——美育即教化 1-3. “教化与共性培养”传统在中国的发展与演化 (1)先秦至两汉——“使民知神奸”与“物勒工名,以考其诚” (2)魏晋到隋唐——“成教化,助人伦”与“师资传授” (3)五代两宋——“院体”的确立与《营造法式》的颁布 (4)元——宗教的兴盛与规范 (5)明、清——“画之南北二宗”与“师古”之风 (6)民国——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与鲁迅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7)民国——徐悲鸿与他的“新七法” (8)民族解放运动时期的解放区——鲁迅艺术学院与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贯彻 (9)建国之初至“文革”开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教育体系的形成 (10)“文革”时期——“三突出”与“主题先行” 2.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传统之二:表现与个性的发扬 2-1.“表现与个性发扬”传统的形成 2-2.“表现与个发扬”传统在西方的发展与演化 (1)19、20世纪的欧洲——美术学院的变革与“个性”的胜利 (2)19世纪的德国——福禄贝尔与他的“恩物和作业” (3)19世纪的英国——“任何压制儿童天性的行为都是在阻碍进化” (4)20世纪初的美国——一个时代的普遍信念与“儿童中心学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