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美国中小学社会课教学策略 |
释义 | 作 者:(美)威尔顿 著,吴玉军等 译出 版 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1 版 次:1 页 数:449 字 数:600000 印刷时间:2004-1-1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9787508032290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本书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性的过程。尽管这个前提并不新鲜,也不是有震撼力,但它既适用于中小学生,也适用于那些阅读该书的即为人师的学生。尤其对那些未来的教师而言,社会课教学要取得成功,这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学三因素的能力,即与下列三个方面相关的能力:(1)社会课内容,(2)教学方法,(3)将教学内容和方法应用于课堂当中。 目录序言 对前在论题的反思 第一部分 建构社会课的一个框架 第一章 社会课的动力学 导言 在一个科技时代讲授社会课 动态的社会课:持续不断的争论 社会课的性质及其由来 学生活动范例 谁有资格获得总统职位? 课堂范例 社会课与公民教育 总结 第二章 历史和社会科学:社会课的知识基础 导言 排队等候 历史和人类经验 历史与社会科学 来自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成果 总结 第三章 如何组织社会课课程 导言 宪法的缔造 占主导地位的课程设计模式:环境拓展法 可供选择的组织模式 设计社会课课程 总结 第二部分 讲授社会课程的背景 第四章 文化多样性的纬度 导言 格言和隐喻 一个班级的概况 对文化多样性和种族多样性的回应 文化多性样 种族歧视和种族多样性 性别歧视与性别平等教育 学生活动范例 多元文化教育 总结 第五章 教学多样性的纬度 第六章 品格和价值观的培养 第七章 社会课——通向读书识字的阶梯 第三部分 教学 第八章 教学的计划和编排 第九章 学习评价 第十章 有效的教学策略 第十一章 主动学习策略 第十二章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反思性思维 第十三章 帮助学生使用地图、地球仪和图表 第十四章 使用教学工具:打印机、多媒体和公共资源 后记 附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