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美国政府关门危机 |
释义 | 事件简介美国政府关门大吉?这是真的,不是滑稽戏。2011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不停地与共和党人商谈,希望能就2011年财政预算案达成一致。如果在当地时间8日午夜还没结果,美国政府就要关门了。这是怎样一份预算,双方分歧在哪儿?为什么谈不妥政府就关门?那会有什么影响呢? 2011年4月7日晚,奥巴马召集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约翰·博纳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哈利·里德在白宫开会。这是他们3天内第4次在白宫讨论如何避免政府关门。一个多小时后,奥巴马一脸阴沉,出现在新闻发布厅——双方没有就2011财年的预算案达成一致。距离8日午夜的最后期限时间不多了,美国政府关闭进入了倒计时。 政府“没钱”要关门? 美国政府关门是什么概念? 美国问题学者张博解释说,奥巴马所言的“关门”,实际上就是政府“没钱了”。“预算拨款掌握在国会手中,国会不通过奥巴马提出的2011财年预算案,就意味着政府不能花钱,很多需要花钱的工程或者部门只能暂停。” 奥巴马政府向国会提交的2011财政年度预算案一直没有获批。美国政府2011财年赤字将创下1.65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虽然奥巴马政府屡次修改,但是却在国会屡屡碰壁。 目前,联邦政府运转依靠临时预算案拨款。这一财年现已过半。两党分歧主要在财政削减幅度上,民主党要求削减330亿美元,共和党此前要求削减610亿美元,近日有所让步,眼下主张400亿美元。两项方案数字实际上只相差70亿美元,仅仅相当于联邦政府17个小时的开支,不及2011财年预算案大约3.7万亿美元开支的一个零头。 然而,两党多次谈判,迟迟未能弥合分歧。美国《华尔街日报》说,两党宁可冒着让政府关门的风险也不愿让步,更像是在选民面前比一比谁“在政治上更男人”。 “之所以这样,和两党的政治立场有关。”美国问题学者张博表示,“共和党历来反对大政府,该党推崇自由主义的经济,认为政府赤字多支出多并不可取;而民主党则更关注的是一些社会改良,比如医改案等,这些都要政府花钱。所以预算制定起来就要多一些。此外,民主党担心大幅削减政府开支,会影响经济复苏的步伐。” 朝野上演拉锯战自从美国中期选举结束,共和党打了漂亮的翻身仗,控制了国会众议院以后,美国主流媒体就分析,奥巴马政府的日子不好过了。 实际上,从大约1个月前,国会领导人和白宫之间,已经就预算案问题开始密集往来。虽然各方释放了善意,但由于双方的立场相去甚远,所以一个月来不仅没有取得进展,反而让局势变得恶劣。 4月5日和6日两天,奥巴马与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里德举行了两次彻夜长谈。美国媒体称,总统深夜邀请国会举行会谈,在历史上并不多见,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4月6日,白宫众多新闻官员也大力“宣传”政府关门的“灾难性后果”,以对谈判施加压力。参加记者会的《纽约时报》记者称,美国官员说,政府一旦关门,全美80多万公务员将放长假。“很多政府部门无人办公,公园、美术馆等公共机构说不定也要关门大吉。法院和军队的一些部门也会受到影响。” 在这个所谓的“紧急记者会”上,白宫称对政府关门做了预案,那就是不得不牺牲一些部门,但要保证更重要的一些部门运作。 政府关门民生遭殃4月7日中午,奥巴马再次召集两党进行协商,但两党依然各说各话。7日晚间,奥巴马又将博纳等人召集到了白宫“开夜会”。不过双方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奥巴马在一份声明中称:“我们应该把政治斗争抛在一边,为了在9月本财年到期前,通过预算案。” 美国问题学者张博称,就算美国政府真的关门数日乃至数月,影响最大的还是民生方面,对美国的军事和外交不会有太多影响。 “美国的海外部署都是战略利益所在,应该不可能出现问题。特别是美国不会动摇在中东和亚太地区的军力存在。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等地的军事行动将会维持。” 这次预算危机导致的政府关门危机,并不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在民主党人克林顿担任总统期间就曾发生过两次类似的事情,分别是1995年11月14日-11月18日和1995年12月16日-1996年1月5日两次。政府短暂关闭期间,美国曾发生国家卫生院的诊所不再接受新病人,数百个站点的垃圾无人处理、20万护照申请延请等问题。美国媒体也曾做了统计,政府每关闭一天就导致纳税人损失1亿美元。 关门危机的潜在影响4月9日,美国国会共和、民主两党议员终于达成一项协议,使得国会能够在最后期限内通过给美国政府拨款的议案,从而避免了美国联邦政府因缺乏拨款而出现的“政府关门”的尴尬。在全球媒体为美国可能发生的这一刺激眼球的事件兴奋不已的时候,许多人士却看到了这和美国国债风险有关的迹象。根据美国共和、民主两党达成的上述协议,美国国会给联邦政府拨款的前提,是联邦政府在本财年剩余的6个月内削减390亿美元的政府开支。 事实上,美国巨额的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与美国国债的风险是否放大息息相关。目前,美国国债已经逼近了其国会设定的最高上限。4月4日,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说,美国最迟将在5月16日达到14.29万亿美元的债务限额。如果美国国会不通过提高国债上限议案的话,美国人将“面临严峻的困难”。而从目前部分议员的观点来看,国会提高债务上限的可能性很小。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采取了极其宽松的财政政策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援救金融机构、稳定金融市场以及刺激实体经济。靠开动印钞机和滥发国债来应对危机的后果,就是在更大的程度上增加了美国主权债务的风险。 我们应该看到,目前美国庞大的主权债务基本依赖于外国投资者来买单,一旦外国投资者不再认可其主权信用的话,这座巨大的债务冰峰将会崩塌,其后果不仅将会压垮美国本身,而且势必累及全球,全球的金融市场乃至实体经济都将遭殃。因此,美国削减区区390亿美元的开支肯定是不够的,进一步收紧其财政开支,收紧其不断放水的货币“龙头”,才有助于避免其债务风险进一步累积。从最近公布的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的相关表述来看,美联储或许存在调整其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或许也仿效新兴经济体和欧元区逐步收紧银根的措施,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或许是一个好的迹象。 对日本的影响然而,美国国债的风险还在美国本土之外的地方存在放大的迹象。例如,日本采取何种应对救灾重建的政策,就值得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美国的债主共同关注和警惕。 自“3.11”大地震以来,日本一直面临着救灾重建的艰巨任务,尤其是其福岛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其救灾重建的难度。 4月6日,日本政府和执政的民主党初步定下了2011财年第一次补充预算草案的规模,打算额外增加3万亿日元用于救灾重建。分析人士则认为,增加的款项要比这一数目多一倍。在3月份,日本执政的民主党在讨论救灾与复兴所需的资金时,认为未来5年内将需要10万亿日元的资金,以支持重建。 日本救灾重建所需的资金从何而来?日本政府似已排除了发债融资的可能。日本早已是全球主权债务最多的国家,根据日本财务省2010年8月公布的数据,日本政府的债务已经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创下904万亿日元的新纪录。日本财务省说,这意味着,日本每个国民平均债务负担已经达到710万日元(按当时汇率计算,约合54.6万元人民币)。而“3.11”大地震已经重创日本经济,根据保守的估计,此次大地震将使日本遭受25万亿日元的损失。与此同时,由于道路、港口、电力等基础设施遭受破坏,也使日本经济出现了负增长,日本民间调查机构最近预测日本2011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0.6%,第二季度为-2.6%;全年经济增长率不高于0.4%。从另一角度看,日本国民经受了地震的打击后,支付能力和消费欲望都相应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是难以承受新增的国债负担;另一方面也对日本经济的复苏产生不利影响。 既然日本国内难以承受新增的资金负担,那么,日本救灾重建的巨额款项从何而来?日本执政党考虑从原本打算用于增加基本养老金国家负担比例的“特殊账户”中抽调约2.5万亿日元。这一做法是否会引起国内的反对暂且不说,这一数目对长期重建的需要而言,也是杯水车薪。就此,坊间有分析人士认为,为了应对国内救灾重建这一硬任务,不排除日本抛售美国国债回笼资金的可能。 日本是美国第二大债权国。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资料,2010年,日本继续增持美国国债,截至2010年12月,日本共持有美国国债8836亿美元,全年增持1179亿美元。从逻辑上看,日本在国内救灾重建这一紧迫需要的时候,抛售美国国债完全是可行的选项。现在的问题是,当日本抛售美国国债的时候,势必对美国国债市场产生连锁反应,而其他美国债主的利益也有可能受损。 对中国的影响目前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根据美国财政部2011年3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过修正和调整,截至2010年12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达11601亿美元。一旦日本为了国内重建的需要而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的话,将使中国持有的美债资产蒙受损失,为此,中国应该及早减持美国国债,以减少相应的损失。 目前美元正处于中长期的下跌趋势当中,中国持有规模如此巨大的美国国债,也将不可避免地承受汇兑损失,从这一角度看,中国也应该减持美国国债。 值得欣慰的是,从公开信息来看,中国相关的管理部门有些操作还是相当及时的,有时还往往具有前瞻性,比如,2010年上半年,中国为了寻求外汇储备多元化,曾经持续大幅增加了对日本国债的买进,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前4个月,中国买进了5410亿日元(按当时汇率计算,约合61.7亿美元)日本国债。而当去年下半年日元兑美元汇率继续创出新高的时候,中国则持续数月减持日本国债,直至全部卖出了上半年买入的数量为止。目前回过头来看,这一操作相当漂亮,否则,发生了“3.11”大地震后,日本国债出现大幅下跌,继续持有这部分日本国债将承担较大的风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