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美国民主的未来:一个设立公众部门的方案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4月1日)丛书名: 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

平装: 180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7802119081, 9787802119086

条形码: 9787802119086

产品尺寸及重量: 22.4 x 15.4 x 2 cm ; 340 g

ASIN: B00284C3HY

内容简介

《美国民主的未来:一个设立公众部门的方案》主要讲述了: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和实践形式,是对传统代议民主的某种超越,代表了西方民主的最新发展。罗尔斯、吉登斯、哈贝马斯等西方思想界的领军人物都是协商民主的积极倡导者。“协商民主译丛”精选西方学者在协商民主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论著,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思想渊源、代表人物、主要观点、重要争论和现实基础,旨在为国内读者了解和研究当代西方民主政治提供基础性的文献资料。

编辑推荐

《美国民主的未来:一个设立公众部门的方案》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对中国读者来说,阅读《美国民主的未来:一个设立公众部门的方案》有助于加深对协商民主和美国民主体制的双重理解。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 伊森·里布 (Ethan J.Leib) 译者:朱昔群 李定文 余艳红

伊森·里布(Ethan J.Leib),美国加州大学哈斯汀法学院教授。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导论

协商针对的问题是什么?

让我们逐步展开对协商民主的讨论

第一章 制度设计

建议

强制性服务

默许的终结

聚合与决策程序

议程设置

权力部门

更多详情

总结

第二章 理论争鸣

本书欣赏的协商民主模型

协商最大化的有关条件

第三章 捍卫分权:进步论者的失败

非革命的过渡?阿伦特的启示

一些历史启示:进步论者的遗产

第四章 分权与制衡

立法机关

行政长官

司法机关

司法审查

回到政党

第五章 回应质疑

第六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机制借鉴(及提示)

关注象牙塔外的真实世界

对陪审团机制尚未充分借鉴的一个价值:强制性服务

公民责任和合法性

代表性和公正

强制的民主?

总结

第七章 公民社会的议程设置

沟通与交往的权力

温和的利益集团多元主义

公私之争

政治化公民社会的实践

提交意见和建议

更多的官僚机构

资助活动和证人改革问题

回顾:另外一个议程设定问题

结论:或仅仅是起点

译后记

序言

“协商民主译丛”首批共4本译著在2006年推出后,在国内理论界引起了相当热烈的反响。译丛在初版后很快得以重印,协商民主这一概念已经成为政治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一些研究西方协商民主的专题论著不断面世,相关的学术研讨也广泛展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理论界还就协商民主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意义进行了热烈的争论,出现了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对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而言,选举民主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协商民主只能起补充的作用;另一种认为,协商民主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不应走选举民主的道路,而当走协商民主的道路。正像一句老话所说:真理愈辩愈明。无论对于我国的政治学研究,还是对于现实的政治发展,这样的讨论与争论,都是十分有益的。

“协商民主译丛”,是一套严肃的学术著作丛书。与一般的学术译丛的一个明显不同是,这套丛书的基本读者不仅包括学者,也包括广大干部。从出版社方面获悉,一些党政机关直接向出版社方面订购“译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7: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