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美国大口胭脂鱼 |
释义 | 结构特性(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尿殖系统 骨骼系统 肌肉系统 侧线管系统) 生活习性(对温度的适应范围 对盐度的适应范围 对光照的要求 耗氧率及窒息点 其他适应性) 基本介绍美国大口胭脂鱼(Ictiobus Cyprinellus Valenciennes),英文名Big Mouth Buffalo,是原产于北美洲的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该鱼头部橄榄色,侧线上部褐绿色,后下部青绿色,腹部白色。幼鱼及成鱼阶段背鳍基部左右各有一列反光鳞片,腹部白色。成熟的雌雄鱼色泽艳丽,在阳光下呈五彩斑斓,异常美丽,故名胭脂鱼。1993年首次将该鱼引入我国。 分类信息中文名称:美国大口胭脂鱼 英文名称:bigmouth buffalo,Buffalo Fish 拉丁名称:Ictiobus cyprinellus (Valenciennes) 分布类别:淡水 形态特征美国大口胭脂鱼与鲤、鲫相似,呈纺锤形。身体被鳞,鳞较大,覆瓦状。头部橄榄色。侧线平直完整,侧中位, 侧鳞式:8/37~41/7—A。侧线上部褐绿色,后下部青绿色。背鳍基部左右各有一列反光鳞片。腹部白色,无腹棱。成熟的雌、雄鱼婚姻色明显,色泽艳丽。成鱼及亲鱼体色在阳光下五彩斑斓,异常美丽。峡部后方,胸鳍下方鳞片连接较松散。吻部较钝,口端位,口裂较大,无颌齿。眼圈大,眼前上方有鼻孔,前后鼻孔各1对,由瓣膜隔开。前后间距0.8~0.9厘米,无须。鳃孔较大,鳃膜不发达,黏液多,肛门距离臀基部约1.0厘米内陷。尾柄短,利于在水中快速游动。背鳍较长,呈“V”形,鳍边缘呈锯齿形凹隐。腹鳍、胸鳍各1对,呈不规格椭圆形。臀鳍近似三角形。尾鳍叉形,但与鲤的叉型略有区别。雌、雄个体在外部形态上无明显特征区别。 鳍式:背鳍Ⅲ,23~27;胸鳍,16~17;腹鳍Ⅰ,9~10;臀鳍1,9;尾鳍,26。 大口胭脂鱼体长为体高的2.6~3倍,为头长的3.5~4.2倍,肠长为体长的3.4~3.8倍,尾长为体长的3.5~4.2倍。 结构特性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由口、咽、食道、肠、肛门组成;消化腺分为肝脏、胰脏、胆囊等。 大口胭脂鱼口腔与咽腔没有明显界线,故称口咽腔,内有香、鳃等器官。无上、下颌齿,仅其第5对鳃弓上有一列下咽齿。舌短,仅为基音骨突起,外覆黏膜而成。无鳃耙管,每一鳃弓上的鳃骨上有1~2枚咽鳃骨。食道上通咽,下接肠。食道直而短,呈球形,管壁厚,黏膜发达,是消化管中最膨大部位。食道下无胃,肠弯曲回旋在食道后面,食道内充满浮游生物及腐殖质,上覆盖油脂,其间插肝、胰脏,肠长为体长的3.4倍,无幽门垂,肠道后为肛门。 肝脏是其体内最大消化腺。左右两叶,呈淡黄红色,位于腹腔前端,以肝脏系膜挂在横隔的后方,后端游离在腹腔内,与肠相遮掩,胆囊椭圆形,黄绿色,位于肝脏两叶之间。肝脏和胆囊共同通过总胆管,开口于食道底端,胰脏鲜红,单叶或可再分,结构严密,成块状或叶状,与肝脏相连,开口于前肠。 呼吸系统大口胭脂鱼的呼吸器官主要是鳃,由咽部两侧发育而来,由咽颅的鳃弓骨骼支撑。大口胭脂鱼鳃弓5对,前4对着生两列鳃片及鳃耙,第5对无鳃丝。鳃片由鳃小片组成,基上分布着许多细小的血管,使鳃丝成鲜红色,是气体交换场所。第1鳃弓鳃丝外侧较长,内侧较短。第5鳃弓退化,着生有一列下咽齿,一列鳃耙;具伪鳃,较大,长铁椭圆形。体长25.1厘米,体重400克以上。1龄大口胭脂鱼,第1鳃弓上鳃丝每列120~160,鳃耙达60~80。 鳔位于消化道背方,脊椎和肾脏的腹面。大口胭脂鱼的鳔为管缥类,乳白色内壁透明。鳔二室,前后相通,前室钝圆,后室三角锥形,鳔管连于后室前端,前室毛细血管不明显;后室特别,具4根管状物,彼此以细微管相通,均匀分布在鳔四壁,其中1根与鳔管相连,这与鲤、鲫鳔不同。鲤、鲫的鳔后室壁有2根血管,血管向壁分布毛细血管,可见红色血液流动。鳔壁结构严实,弹性好,能承受较大压力,收缩力强,鳔管与食道前端相通。 循环系统大口胭脂鱼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及血管系统。 血液由血浆及红血球构成。血浆成淡黄色,合大量水分。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和静脉血管、淋巴管以及各种微血管组成。心脏是推动血液的动力泵站,鲜活心脏呈暗红色,位于鳃弓腹面的后下方的围心腔内,由肩带及系膜包围在围心腔,起保护作用。心脏由静脉窦、心耳、心室、动脉球组成。动脉管壁较厚,富弹性,血液流出心脏进入腹侧主动脉,它向前伸达左右鳃弓,在鳃小片上进行气体交换,后由出鳃动脉流向身体各部,两侧出鳃动脉在鳃弓背部,脑颅下方分别注入背主动脉,由此将血液分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去。背主动脉出头部后,紧贴脊柱下方,腹腔背壁向尾部行进,供给躯干和尾部血液。静脉管壁较薄,管径较粗。下颌静脉,躯干和尾部静脉及肾门静脉经汇集后,分别以不同管道进入总主静脉,即古维尔导管。 尿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合称为尿殖系统。肾脏是大口胭脂鱼的主要泌尿器官。大口胭脂鱼的肾脏成块状,左右两叶对称分布,色暗红,位于体腔背壁,由系膜及韧带固定。鳔将肾脏分为头肾和中肾前后两部分。头肾短小,位于肾前端;中肾宽大,紧接头肾,左右延伸到腹壁两侧。两根输尿管从中肾左右两叶通出,到达膀胱时合二为一膀脱是输尿管后端扩大成的薄壁囊状器官,末端与体外相连。 大口胭脂鱼性成熟年龄为2~3龄。亲鱼体重为0.5千克以上。所以我们解剖到的大口胭脂鱼性腺没有达到性成熟,但可以明显看到未成熟性腺,呈长管状,白色,有毛细血管分布其上,以系膜固定于强大油脂腹面,而悬于腹腔。性腺左右各一,末端相连。 骨骼系统大口胭脂鱼骨骼依着生部位不同,分为主轴骨胳和附肢骨骼。主轴骨骼包括头骨、脊柱、肌间骨。大口胭脂鱼头骨分为咽颅、脑颅两部分,脑颅的最前面的嗅区有梨骨1对、中筛骨巫对、侧筛骨玉对;在脑颅的视区有眼蝶骨、额骨、副蝶骨、眼眶上骨各1对;在耳区存在蝶耳骨、后耳骨、翼耳骨、上耳骨、顶骨各1对;枕区有上杭骨、外枕骨、基枕骨各1对。咽颅位于脑颅下,环绕消化道的最前端两侧,基舌骨1块,角舌骨1对,上香骨1对,下舌骨1对,以及由5对鳃弓上的咽鳃骨7对组成。 脊柱由躯椎和尾椎的32~34对椎骨组成。胸鳍,有肩带骨1对,腹鳍无名骨1对,臀鳍支鳍骨9块,背鳍24根支鳍骨及5块肩骨(支鳍骨前部有5块增生骨,称之为肩骨)组成。尾鳍由6块尾上骨,3块尾下骨,以及26对辐状软骨组成。 肌间刺是一种肌隔结缔组织的骨化物,有髓弓小骨、椎体小骨和脉弓小骨三类。 肌肉系统大口胭脂鱼肌肉系统由头部肌肉、躯干肌肉和附肢肌肉组成。 司鳃弓运动的鳃弓提肌,以及司眼运动的眼肌6条: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上斜肌、外直肌。 头部至尾部躯干肌肉分为大侧肌和上、下棱肌。大侧肌位于头后至尾基两侧,由结缔组织构成。肌隔分为37~39节,每一肌节呈“弓”字形,是以近似复状彼此相叠的形式配置的。沿体轴中央有一结缔组织隔,将大侧肌分为轴上肌、轴下肌,两者由于腹腔的存在,除大小不同外,构造也有明显的差异。大口胭脂鱼在体轴中央的水平肌隔上,具有很多的红肌。红肌富含红肮和血液,它决定大口胭脂鱼的长期快速运动的特性。 上、下棱肌分别位于背部和腹部中线上,细长、无曲纹。上棱肌包括背鳍牵引肌、背鳍牵缩肌。下棱肌又分为腹鳍牵引肌、腹鳍牵缩肌、臀鳍牵缩肌。 附肢肌肉包括胸鳍肌、腹鳍肌、背鳍肌、臀鳍肌和尾鳍肌等部分。 肌间骨即肌间刺位于背部及尾部肌肉内。 侧线管系统大口胭脂鱼测线管系统是皮肤中高度分化的结构,成沟状或管状,前达头部,向后顺着躯干直到尾柄,每一侧线鳞上的侧线成“川”字形,可能是较高程度的分化。 大口胭脂鱼的感觉器官主要是唤囊。嗅囊1对,开口于头部背前方,每个嗅囊有完全分开的两个鼻孔,前为出水孔,后为进水孔,酸、甜、苦、辣及溶解在水中的气味等刺激,由嗅囊上的嗅黏膜上的嗅觉细胞经嗅神经传递于中枢神经系统。 大口胭脂鱼的视觉器官主要是眼。眼1对,左右各一,位于脑颅两侧的眼眶里,眼球呈亚捕球形,由巩膜、脉络膜和视网膜构成。脉络膜向前延伸构成瞳孔,延长部称虹膜。视网膜位于眼球最内一层,有神经分布,起产生视觉的作用。 大口胭脂鱼听觉器官为内耳,由第Ⅷ对脑神经分布,内耳属鲤型内耳,瓶状囊大,并往后延伸,左右内耳以横管相连,分为前半规管、后半规管和侧半规管。球囊借韦伯氏器与鳔相连,此结构使其听觉更灵敏。 生活习性对温度的适应范围美国大口胭脂鱼属喜温性鱼类,其生存水温为0~41.5℃,最适生长水温为18~32℃。在此温度范围间,鱼摄食旺盛并集群。当水温在7℃以下时,摄食量少,不集群;当水温在4℃以下时,则停止摄食;当水温为1℃时,呼吸微弱。 对盐度的适应范围美国大口胭脂鱼可生长于0.21%~0.72%(2.1~7.2克/升)的半盐水环境中。根据原苏联专家进行大面积鱼种养殖生产的实验显示,当盐度为0.28%~0.37%时,美国大口胭脂鱼的成活率为70%,产量为12千克/亩;当盐度为0.65%~0.72%时,成活率为20%,但鱼产量上升至22千克/亩。由此可见,大口胭脂鱼的成活率取决于放鱼时鱼池的最初盐度。 对光照的要求苗种阶段的美国大口胭脂鱼,对光线的要求不严。带卵黄囊鱼苗,可生长于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在鱼种阶段,用彩条雨布遮蔽阳光,同样也能获得正常的生长速度,增重率为128.36%~256.06%,成活率达100%。 耗氧率及窒息点美国大口胭脂鱼的耗氧率随着鱼体体重的增加而减少,而耗氧量则随着鱼体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平均体长6.9厘米、体重6.7克的美国大口胭脂鱼的耗氧率为0.164毫克/克?时,耗氧量为1.115毫克/尾?时;平均体长7.0厘米、平均体重6.87克的美国大口胭脂鱼的耗氧率0.1433毫克/克?时,耗氧量为0.1324毫克/尾?时。平均体长10厘米、体重24.05克的美国大口胭脂鱼耗氧率为0.1254毫克/克?时,耗氧量为2.9953毫克/尾?时。美国大口胭脂鱼(6.9~10厘米)的窒息点,在水温30.6~32.1℃时为0.3000~0.3500毫克/升,低于青鱼(0.5800毫克/升)、鲢(0.7990毫克/升)、褐首鲶(0.9470~1.1510毫克/升)。 当美国大口胭脂鱼长期生活于低氧环境中,其抗低氧的能力也相应提高,经研究表明,在水质恶化的水泥地中,当氧气为0.35毫克/升时,美国大口胭脂鱼出现严重浮头,但并无死鱼。 其他适应性美国大口胭脂鱼正常生长的pH平均为7.2,pH过高或过低对其生长、性成熟及产卵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由于该鱼具有个体大、体呈圆球形等特点,所以尽管与某些凶猛鱼类,如白斑狗鱼、大眼狮鲈等生活在同一水域,但很少遭到这些凶猛鱼类的袭击,生存能力很强。 相关食性苗种和成鱼阶段食性1、苗种阶段食性 (1)仔鱼阶段:以摄食浮游植物的小球藻为主,占摄食总量的56.03%;浮游动物的某种枝角类、剑蚤及壶状臂尾轮虫为辅,占44%。 (2)2~6厘米个体:以摄食浮游动物的枝角类为主。2厘米个体,摄食的浮游动物占食物总量的91.23%,其中又以技角类的微型裸腹蚤、奇异尖额蚤为主,占食物总量的79.4%;3~6厘米个体,摄食的浮游动物占食物总量的94.05%~99.5%,平均为97.38%;其中又以枝角类为主,占食物总量的91.4%~98.83%,平均为95.35%。 (3)7~9厘米个体:仍然大量摄食浮游动物的枝角类,同时也摄食底栖动物。7厘米的个体,开始大量摄食水丝蚓、摇蚊幼虫,约占食物总量的70.24%;同时仍然大量摄食浮游动物,占食物总量的29.56%(其中主要是某种枝角类、大型蚤等占食物总量的29.48%);8~9厘米个体,摄食浮游动物占食物总量的65.42%~70.19%,平均为67.81%。其中主要是枝角类,占63.93%~68.63%,平均为66.28%。这时期摄食底栖动物以水丝蚓、仙女虫为主,占食物总量的34.06%~36.74%,平均为35.4%。 在投喂人工饲料情况下,鱼种阶段的美国大口胭脂鱼除摄食介形类甲壳动物、水生昆虫和少量硅藻外,也喜摄食压缩的饲料,此阶段压缩饲料占食物团的30%~75%,复合压缩饲料主要由米糠、棉子粉、黄豆粉、玉米粉、家禽内脏及乳制品的副产品制成。 2、成鱼阶段食性 成鱼阶段主要摄食枝角类、桡足类及摇蚊幼虫、水生昆虫、软体动物、介形类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喜食各种饼类,如棉饼、菜饼、花生饼、黄豆饼、人工配制的由鱼粉、饼类、米糠、玉米粉等组成的配合饲料,大口胭脂鱼非常喜食。 对浮游动、植物的利用1、对浮游植物的利用 (1)1厘米阶段:由于个体较小,消化器官发育尚未完全,主要利用浮游植物小球藻,其占食物总量的比重为56%。 (2)2~4厘米阶段:下降为8.8%→5.9%→3.0%。 (3)5~9厘米阶段 :对浮游植物的利用更低,其占食物总量的比重只能以千分之几计。尽管这样,浮游植物提供的维生素、矿物质等无疑对鱼苗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作用。 2、对浮游动物的利用 浮游动物是美国大口胭脂鱼鱼苗、鱼种阶段的主要营养来源,其占食物总量的比重为29.56%~99.5%,平均为76.66%,其主要种类又是某种枝角类、大型蚤等。由于轮虫个体小,在美国大口胭脂鱼食物组成中所占比重较小。 食性的关系1、浮游植物的现存量(生物量)与美国大口胭脂鱼食性的关系 据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国外名优鱼类基地的研究表明,尽管不同时期水体中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不同,但同期美国大口胭脂鱼利用的浮游植物主要是以小球藻为主。美国大口胭脂鱼对浮游植物的利用有两种情况: (1)鱼苗生长前期,水体中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也在美国大口胭脂鱼的食物中占相当比重,如小球藻。 (2)水体中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并非美国大口胭脂鱼摄食最多的种类,如隐藻、蓝隐藻等。这说明美国大口胭脂鱼摄取浮游植物有自己的嗜好性,即对小球藻表现出偏爱。小球藻含有脂肪、蛋白质、糖、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对处于鱼苗、鱼种阶段的美国大口胭脂鱼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一些必要的微量元素。 2、浮游动物的现存量(生物量)与美国大口胭脂鱼食性的关系 美国大口胭脂鱼援食浮游动物的重要种类与水体中浮游动物的优势种群基本一致,即如果同期水体中,浮游动物的优势种群是枝角类、桡足类,则同期大口胭脂鱼鱼苗利用的也主要是这两种浮游动物。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曾于1996年5~7月4次采集水样进行定性、定量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浮游动物中技角类与桡足类占总的现存生物量(包括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比例分别为97.89%、92.39%、77.61%和39.13%,而同期大口胭脂鱼摄食的枝角类和侥足类占肠内所有食物比重为75.95%、95%、91.69%、96.7%和68.63%,显然,两者呈正比关系。 美国大口胭脂鱼主要摄食对象有时也与水体中的优势种群不一致,这一现象表明美国大口胭脂鱼对饵料有选择性。例如,某一时期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大量繁衍,其生物量超过了浮游动物,但美国大口胭脂鱼食物中浮游植物的比重并没有上升;相反浮游动物在大口胭脂鱼总的摄食量中的比例仍可高达63.93%。 年龄与生长在自然水域中,大口胭脂鱼的生长随着地理环境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变化。加拿大萨斯喀彻温湖最大的个体为15~20千克,而在美国中、南部最大个体可达40~45千克。池养条件下,在原产地美国,1+龄鱼可达500克,2+龄鱼为800~1500克,3+龄鱼为2000克。在原苏联,大口胭脂鱼在强化养殖条件下,当年鱼可达300~500克。在我国华中地区气候条件下,当年鱼到年底可达135~605克,最大可达900~1000克;第2年可达700~1500克,最大可达2500~3000克;第5年则达1500~2500克。 大口胭脂鱼属大型鱼类,生长速度快,体长为18毫米的仔鱼生长2个月后,可达64毫米。国外研究资料表明,性成熟的雄鱼体长为30.5~38.1厘米,而雌鱼则为47.5~50.8厘米。可见,雄鱼性成熟的长度比雌鱼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