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美国城市经纬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王旭 等著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4-1 版 次:1 页 数:422 字 数:359000 印刷时间:2008-4-1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302162797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本书从纵、横两个方面将美国城市置于各自经、纬线的人材上展开讨论。这种方法严格把握时空关系、所得出的认识更加准确到位、符合历史与现实的实际。 从这一认识出发,全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纵向入手,分专题探讨美国城市发展的最新热点或发展趋势,并从中预测美国城市未来的大致走向;第二部分从横向视角切入,试图认识和把握不同区域城市发展的规律性特征,具体内容这一切包括各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沿革和人文传统,各区域的共性特点与差异等。 本书视角独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数据新并具有权威性:所选取的图片也有一定代表性。是亟待了解美国城市文化与生活最新资讯的读者们的最佳选择。 目录上编 美国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基本走向 大都市区——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美国大都市区多中心的生态结构 中心城市的“隔都化”与黑人社会问题 多样化不等于一体化——少数民族郊区化的困境 遏制大都市区横向蔓延的“精明增长”运动 高技术区与城市经济 “阳光带”现象及其最新进展 美国的新移民高潮及其可能走向 下编 从区域视角认识城市 美国东北部 “我用新格兰方式思维” Bos Wash大都市连绵事 典型城市 美国中西部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大都市区——美国经济 增长的发动机 提及美国大都市,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可能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眼花缭乱的广告牌、川流不息的车辆;抑或是千奇百怪的电影世界,实现梦想的地方。纽约、休斯敦、洛杉矶、华盛顿,从北到南,从西到东,美国就是由数百个大都市区组成的国度。 美国建国初期,城市数量很少,城市化水平很低。进入20世纪20年代,美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大城市人口开始逐渐向郊区迁移,功能集中的中心商业区和以居住区为主的郊区逐渐泾渭分明,从而构成了美国大都市区的两个基本因素。而后,大都市区的郊区不断横向扩展,每当其外延地区达到大都市区规定的标准时,便被划人大都市区。此后,美国城市的发展主要是大都市区的发展。根据美国人口统计局1990年修订的大都市区的标准,至2000年4月份,美国有280个大都市区(MAs),包括19个联合大都市统计区(CMSA)和261个大都市统计区(MSAs)。其中人口在1 000万以上的大都市区有两个,即纽约一新泽西长岛联合大都市区和洛杉矶-里弗赛德奥兰治联合大都市区;人口在500万至1000万的大都市区有7个,即芝加哥-加里-基诺沙联合大都市区;华盛顿巴尔的摩联合大都市区;旧金山-奥克兰-圣何塞联合大都市区;费城-威尔明顿-大西洋城联合大都市区;波士顿-伍斯特-劳伦斯联合大都市区;底特律一安阿伯 弗林特联合大都市区;达拉斯-沃思堡联合大都市区。人口在100万至500万的大都市区有41个,其余为人口少于100万的大都市区。正是这些规模不等的大都市区组成了比较完备的区域性城市体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