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潮风学社 |
释义 | 潮风学社是韩师历史最为悠久的社团之一。一直致力于为韩园学子提供一扇了解、学习潮汕文化的窗口,潮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潮学的平台。潮风学社以“求真务实,弘扬潮汕文化”为宗旨,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关注潮学研究的发展状况和科研成果,对潮汕文化进行探讨(包括民风民俗、手工艺、工夫茶、戏剧歌曲、历史名人等),以此为弘扬潮汕文化尽微薄之力。社团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开展采风活动、潮学角、讲座、民俗征文比赛、知识竞赛、出版报纸刊物、文化学术交流等活动,让潮学爱好者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潮汕文化的认识。 社团简介潮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文化支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方特色。1987年,一群潮汕文化爱好者本着“求真务实,弘扬潮汕文化”的宗旨创建了潮风学社,填补了韩师潮汕文化研究的一大空白。潮风学社至今成立已有二十年历史,是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最为悠久的社团之一,不断地为潮学爱好者提供学习的便利,是韩师师生及校外部分人士了解、学习潮汕文化的一个窗口。 潮风学社所研究的范围集中,有的深入研究,内容多,民风民俗、手工艺、戏剧歌曲、历史名人、文化古迹……形式多样。开展采风活动、义教、文娱晚会、开设讲座、民俗征文比赛、知识竞赛,并注重同其他文化学术体进行交流。 自办社起,潮风学社便有着严格的纪律要求和明确的分工,社员工作热情和办事效率高。学社与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所挂钩,多年来这对学社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学社总顾问为潮学研究所所长黄挺教授,指导老师吴榕青老师。2000年归属政史系(现政法系)管理,2003年升级为院级社团,并在此基础上对社团理事机构进行优化,成立了团支部、秘书部、组织学习部、宣传策划部、文娱部、学术部、外联部、网络部等理事部门,为社团的更快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全体社员的努力,潮风学社已具有了专门的网站、特有的潮风VI(即视觉识别系统),其中包括潮风学社社徽、横幅、各部门徽标。 潮风学社特色活动外出采风外出采风是集观赏与实践为一体,让社员到潮汕地区各个文化旅游景点参观、学习,例如龙湖古寨、别峰庵、淡浮院、黄文公祠、潮州博物馆、潮州儒学宫、许驸马府、青龙古庙、开元寺、韩文公祠、饶平客家鼓楼等富有特色的景点,让同学们亲身体会到潮人先辈的智慧结晶。也可以让社员在游玩中互帮互助,促进彼此的感情。 民俗征文大赛民俗征文大赛是以民俗习惯为主题,面向全院征集各种突现潮汕地方风土人情、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的文章。其涵盖的内容包括:居住饮食习俗、衣着打扮习俗、生产旅游习俗、买卖交易习俗、婚姻丧葬习俗、姓名称谓习俗、人际交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信仰迷信习俗、礼仪禁忌习俗、游艺娱乐习俗、财产分配习俗等。吸引全院同学积极投稿,使同学们更加关注身边的文化传统。民俗征文大赛是为潮风学社出版社刊做的一个提供材料的准备,从民俗征文大赛中挑选一些优秀的文章,筹备出版社刊《潮风》。 社刊《潮风》《潮风》自1987年创刊以来已出版了十九期,接下来潮风学社将筹备出版第二十期。社刊《潮风》是韩师师生了解、学习潮汕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潮风人不断的努力,《潮风》从内容到形式不断改革,使内容和形式更趋多样化,它成为在学院最有影响力、最有分量的学术性刊物之一。 “潮学角”暨潮风学社二十周年庆典今年是潮风学社成立二十周年,“潮学角”内容将包括小品、舞蹈、讲古、潮汕歌曲客家山歌以及潮剧等表演。另外还将展示潮剧的剧服、各种潮汕习俗用品、精致的瓷器、工夫茶具、特色小吃、特色乐器等,让全院师生能盛尝一次潮汕的文化大餐!“潮学角”连续几年都被评为十大品牌活动,潮风学社的目标是使“潮学角”起到激励同学们去思考怎样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潮汕文化的作用,使潮汕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试讲及义教活动因为韩师是一个师范学校,潮风学社本着锻炼社员的实践能力,为社员们提供一个锻炼自我的平台,让社员们能够在三尺讲台上挥洒激情,展示园丁风采,提高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增加筹码。 联谊活动潮风学社与兄弟社团进行联谊活动,社员们能通过联谊活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增进彼此的友谊。 开办讲座潮风学社将请来各界对潮汕文化有研究的老师,为学生开办一系列理论性比较强的学术讲座,讲座内容包括潮汕民风民情,让同学们更深层更广泛地了解潮汕特有的文化。 品牌活动——潮学角韩山师范学院是伴随这潮汕文化的沉浮发展起来的百年老校。而潮风学社又是这所百年老校里唯一一个以“弘扬潮汕文化”为宗旨的院级社团。当前我院将迎来意义深远的“全国本科院校教学水平评估”。全院正积极打造,发扬本校特色—兼容着深厚潮汕文化的百年老校。为了迎接此次教学评估,突出我校的特色和我社的亮点,该社全力打造我们的活动——“潮学角”,通过社团的努力,其在05、06年被评为学院十大品牌活动之一。 “潮学角”是在往届“潮语角”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全院学生的自身特点,创新打造的常规活动。“潮学角”至今已举办了四期,06年度在学生活动中心举行了第四期的“潮学角”。此次“潮学角”较以往实现了规模扩大和内容丰富化。由过去“潮客话角”和“残酷一鼓”潮汕文化交流会两个板块,发展到四大板块,包括“潮风雅韵”、“潮汕个性展”、“潮客话角”、“茶艺互动角”。采用文娱表演后在进行“游园式”的形式,具体活动如下: (一)“潮风雅韵”秀出潮汕风采 “潮学角”是一个集文学性与娱乐性为一体的品牌活动。作为次活动的一大版块——“潮风雅韵”:以小品、舞蹈、讲古、潮汕歌曲、客家山歌以及潮剧等娱乐表演形式向师生们秀出了别有一番韵味俄潮汕风情。台上的同学们尽情演绎,表现出了他们的才艺,这不但给了他们一个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舞台,而且能让师生们有一种特殊的方式去欣赏体会潮汕文化,这一文化汇演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二)“潮汕个性展”展现潮人风格 潮汕地区有许多代表性的东西,它们都能直接反映出潮汕文化的特色,同时展示了潮人的心灵手巧。富丽的剧让人联想到我省四大剧种之一——潮剧,惊叹它兼收当弟丰富的民间音乐、说唱、歌舞,以其旺盛的生命力丰富着一代又一代潮人的精神生活;潮汕婚嫁、出花园习俗用品,让同学们见识到了潮人在“功夫”上的讲究可见一斑;精美的瓷器、精致的工夫茶具、特色乐器、特色小吃更让观众一饱眼福、口服。 (三)“潮客话角”尽显潮客语魅力 潮汕方言散发特有的魅力,我们的“歇后语竞猜角”是最活跃的板块,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使得活动出现一个“热点”。“歇后语竞猜角”收集潮汕地区大量的俗语、谚语、不乏生动趣味,又涵盖生活各个方面,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和了解的兴趣。潮汕话与客家话传授,为同学们开辟了学习潮汕语言、客家语言的渠道,并提供了一个不同语种交流的平台,来自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同学共同学习,并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大家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来学潮汕话,加深了对潮汕文化的认识。 (四)“茶艺互动角”——共学茶文化 潮汕功夫茶享誉海内外,这不仅因为功夫茶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丰富的茶文化,而且尤以功夫茶的泡制及其讲究而闻名。在这一个互动角活动中茶艺高超的同学当场冲泡正宗的潮汕功夫茶,为功夫茶爱好者提供一个切磋茶艺、品茶、谈茶的平台。另外,还有冲泡客家擂茶,让非客家地区的同学一饱擂茶独特冲泡工艺的眼福和饱尝其独特的味道。 学校和社会的反馈社会反馈 1、2005—2006年先后多次组织社员到维兰中学、城西中学进行潮汕文化义教活动。社会反馈:韩山师范学院潮风学社的社员在我校进行潮汕文化义教活动过程中,给学生们生动地讲解潮汕文化的各种特色,表现突出,很负责任,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不少。潮汕文化义教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的第二课堂,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学习了解地方文化的机会,欢迎你们以后有机会多来实践活动。 2、2006年7月,接受淡浮院的邀请,组织社员赴淡浮院参与陕西电视台《开坛》节目的现场录制和主题讨论。社会反馈:同学们积极参与我们的主题讨论活动,我们发现你们对潮汕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典故了解颇深,你们的这种学习和探索精神值得弘扬,感谢贵社对我们节目的大力支持! 3、2006年11月组织学生到枫溪陶瓷城参观,同时赴振通陶瓷厂实地观看工人制作陶瓷。社会反馈:潮风学社的社员对陶瓷制作非常感兴趣,表现出一股对潮州特色陶瓷制作的热情学习劲,同时还赠送我们社刊,我深深的被他们感动,决定赠送他们一批陶瓷杯留念。 4、2005—2007年出版了第十七、十八期《潮风》合刊和第十九期《潮风》刊物。刊物邮寄到广东15所高校图书馆,各高校纷纷表示刊物办得不错,同时赠与相关刊物。 学校反馈: 1、2005—2006年度社团品牌活动“潮学角”被评为学院十大品牌活动 2、2005—2006年度潮风学社被学院评为十大优秀社团 3、2006—2007年度社团品牌活动“潮学角”被评为学院十大品牌活动 4、社团近几年出版的刊物《潮风》皆得到院团委的好评和大力支持,十九期《潮风》出版2000份,分发到各系办公室、学生宿舍,受到一致好评。 社团近几年的活动2005---2006 1、组织参与韩山师范学院社团成果展和第五届“社团之夜”游园晚会 2、在招新面试工作的顺利开展下,召开了新一届新生动员大会; 3、召开第一次社员大会,成立“潮学角”筹备组 4、第一、第二届“潮学角”活动顺利开展 5、先后多次组织社员到维兰中学、城西中学进行潮汕文化义教活动 6、潮州市淡浮院采风活动 7、学期活动总结大会 8、潮风学社第一届直属团支部正式成立,并顺利召开大会,产生了第一届团支部委员第一届团员 9、潮州博物馆和许驸马采风活动 10、面向全院举办韩山师范学院第二届“潮鸣杯”民俗征文大赛 11、潮风学社第二届团支部和第二十届试用理事的竞选大会 12、潮州市慧如图书馆采风,并参与吴榕青老师主讲的《如何查阅与利用地方文献》讲座 13、举办第三届“潮学角之潮风雅韵”文艺文学活动 14、与三角梅文学社、e呼百应网携手共办“韩湘杯”暨“潮鸣杯”颁奖晚会 15、赴淡浮院参与陕西电视台《开坛》节目的现场录制和主题讨论 16、第十九期《潮风》刊物出版 17、潮风学社年度总结大会 2006—2007 1、组织参与韩山师范学院社团成果展和第六届“社团之夜”游园晚会 2、在招新面试工作的顺利开展下,召开了新一届新生动员大会 3、10月中旬到潮州淡浮院采风。社员们学会了游览路线的设计,学会名胜古迹的悠久历史,学会了外出的策划、组织能力 4、邀请叶汉钟茶师面向全院举办题为《潮州工夫茶》的讲座,社员们上台介绍工夫茶,相互交流,加深对工夫茶的认识。 5、11月下旬组织到潮州枫溪陶瓷城参观和振通陶瓷厂实地考察。社员们热情高昂,纷纷表示收获不少 6、12月29日于青年活动中心举行第四届潮学角。此届潮学角采用文娱表演后再进行“游园式”的形式。活动包括“潮风雅韵”文娱汇演、“潮汕特色文化展”和“潮客话角”、“茶艺互动角”四大板块。活动收效也是不错的。 7、参加学院第三届社团文化节,为了顺应文化节的主题,更好地丰富校园文化,我社与书法协会、美术协会、历史协会等六个兄弟社团携手举办艺术作品联展。此次联展收集的作品质量极高,赢得前来观看的师生的高度评价。同时此次联展也促进我们之间的交流、增进我们彼此的友谊。 二十周年庆典品牌活动第五届“潮学角”暨潮风学社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此次活动在2007年12月16日晚于青年活动中心举行,本次活动采用文娱表演后再进行“游园式”的形式。 游园活动:包括四个版块 一、民俗文化角 展示各种关于潮汕民风民俗的资料,“出花园”习俗用品,邀请著名的民俗专家曾楚楠先生为你们讲解潮风潮俗 国家级茶艺师叶钟先生为你们讲解潮汕工夫茶,给大家提供切磋茶艺的平台,并且还有潮汕特色小吃等着你去品尝哦 二、潮瓷文化角 邀请李炳炎先生为我们讲解潮州陶瓷发展的历史,在这里,你还可以学到有关陶瓷制作的过程,让我们对我们平常司空见惯的陶瓷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提高我们对陶瓷的鉴赏能力。 三、方言文化角 你对方言是不是有着浓厚的兴趣呢?假如是的话,你将不用担心,有潮学所杨姝老师为我们传授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的方言,感受民族特色。 四、潮剧文化角 展出潮剧剧服,吕创辉老师为大家展示独具特色的潮剧的魅力。 本次晚会在指导老师吴榕青老师的大力支持下促成的,潮风学社邀请到了潮州著名文史专家曾楚楠老师,潮剧、潮乐专家陈俊嶙老师,高级茶艺师叶汉钟老师,陶瓷研究专家李炳炎老师,潮学所所长吴二持教授以及潮学所的几位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各种潮汕知识文化。本次晚会还很荣幸邀请到了薛军力院长及夫人徐鲁航教授,以及学院的其他领导老师的光临。此次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很好的印象,活动反应热烈,一次性让同学们从视觉、听觉、口觉全方位立体式品尝了一次潮汕文化大餐。它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对潮汕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社团文化氛围出一份力,同时也激励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去思考怎样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地区文化,使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下面是学院网站对此次活动的报道: 薪火相传 风雨同舟——潮风学社举办二十周年庆典 12月16日晚,潮风学社第五届潮学角暨二十周年庆典活动在青年活动中心举行,院长薛军力偕夫人徐鲁航女士,潮州民俗专家曾楚楠,潮州市文化局原副局长、潮剧专家陈俊粦,潮剧研究专家吕创辉,国家级茶艺师叶汉钟等参加了活动。 薛院长在庆典上致词,回顾并总结了潮风学社走过的20年历程,肯定了该学社对韩师学子在了解和研究潮汕历史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为韩师学子提供一个了解、学习、研究平台,弘扬了家乡文化。 庆典还上演了富有潮汕特色的潮剧独唱、潮语歌曲等节目,让观众领略了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小提琴独奏、琵琶独奏、美声独唱、工夫扇等精彩的表演,以及幽默风趣的讲古《武松打虎》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民俗文化角、潮瓷文化角、方言文化角、潮剧文化角”的游园活动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只见每个角落都围满了人群,专家介绍相关知识并回答了学生的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Copyright © 2006 韩山师范学院网络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