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朝阳铁矿 |
释义 | 朝阳地区铁矿储量达10亿吨,是辽宁地区的第二大铁矿石基地。 朝阳地区铁矿分布很广,主要集中于北部成矿带靠近承德北票大断裂的长形地带,其宽度25公里左右。其次是锰铁型、菱铁型的沉积铁矿,多集中在中元古界地层中(凌源县、喀左县的南部)。包括沉积变质、沉积、热液、矽卡岩、晚期岩浆分液及火山成因等6种类型,以前两种为主,其它不具工业意义。 变质型铁矿是朝阳地区重要铁矿类型,多集中在建平南部、朝阳北部、凌源北部,已为凌源钢厂、北票矿务局所利用。 锰铁矿主要有凌源太平沟含锰铁矿,矿区北端距凌源县城5公里,矿区地层有元古界蓟县系的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铁岭组,青白口系以下马岭组及寒武系下统组成。矿体产于太平沟背斜两翼,轴向为北北东。火成岩有粗面岩、辉绿岩、花岗斑岩等侵入体。矿区范围包括前、后太平沟、刘家窝堡、小塔子沟、三家、喇嘛滩、哈巴气及玻璃凹等,延长25公里,面积75平方公里。矿体产于铁岭组中部,共3层。上层厚0.5~0.9米,为全区主要矿体;中层矿距上层矿10~16米,平均厚0.39米,由几公分至几十公分直径的矿饼与页岩相间构成;下层矿距中层矿40~50米,平均厚0.36~0.56米。矿石成分有菱铁、菱锰、含锰方解石、铁白云石,还伴有海绿石、沥清、玉髓等。矿物有褐铁、针铁、软锰、硬锰等,构成小型矿床。该类矿点还有13个,大部分位于喀左和凌源县。 热液型铁矿 此类型铁矿在朝阳市内发现9处,大致可分为高、中低温2种,高温热液型主要分布在朝阳县东及建昌县。即产于燕山沉降带的隆起部位并与燕山期红色花岗岩、二长斑岩、花岗闪长岩的杂体有关。矿体往往赋存于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及二长斑岩裂隙内,呈脉状、扁豆状,矿体规模较小。矿物为磁铁,其中以付家山铁矿点品位最高,为47.09~59.74%。 中、低温热液型多产于太平沟—刀尔登褶皱带北端的雾迷山组白云质灰岩与印支期辉绿岩的接触带中,其规模、品位均不及前者。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