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
释义

简要概况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矿业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江苏省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围绕煤层气基础地质科学问题,以丰富和发展我国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地质手段、加快煤层气勘探步伐、提高我国煤层气资源级别、完善和发展我国煤层气成藏地质理论、提高煤层气有利区带预测精度,进而促进我国煤层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需求为研究目标,具有鲜明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学科特色。2009年4月,教育部科技司主持实验室专家论证会对我校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进行了论证,并通过论证。会议由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张拥军副处长主持,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侯泉林教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煤层气公司副总经理徐凤银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汤达祯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钟宁宁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生维教授组成,其中汪集旸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我校副校长刘炯天、秦勇,江苏省教育厅科技处王晓天处长出席了会议,学校科技处、重点实验室项目组、学校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通过讨论,专家形成了论证结论,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教授代表专家组宣读了论证结论。专家组认为:实验室建设方案围绕我国重大需求和前沿科学问题,定位准确,研究方向特色鲜明;实验室单元设置合理,队伍建设措施到位;实验室科研条件建设计划充分,新建设设想合理可行;实验室管理机制健全,运行规范;经费概算合理,资金基本落实。专家组一致同意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研究领域

基于国家需求,目前已形成了五个稳定研究方向:

1、煤层气成藏动力条件与地质选择过程

2、煤层气资源评价与有利区预测理论与方法

3、煤层气富集高渗区形成机理

4、煤层气地震勘探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

5、煤储层排采动态地质效应及机制

五个研究方向以煤层气基础地质和应用地质为主,兼顾地质技术开发,目的是以基础研究带动技术创新,为国家煤层气产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煤矿安全生产、大气环境保护等提供支持。

科研平台

根据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任务、目标,以及近期和中期工作规划,设立4个研究室。在研究室内,根据需要设立课题组,实行项目动态管理。目前研究室设置如下:

第一研究室:煤层气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室

第二研究室:煤层气成藏作用研究室

第三研究室:煤层气资源特性研究室

第四研究室:煤层气排采地质研究室

科研团队

实验室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气氛活跃、学风严谨且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和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研究队伍。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3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4人,教授16人,副教授10人,高级工程师4人;3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达100%,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占71%,研究方向覆盖面广,学历层次高,研究特色突出,发展潜力强劲,研究团队在国内外同领域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为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仪器设备

世界银行贷款、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资助、“211工程”以及“985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了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目前面积3500 m2,拥有1000元以上各种仪器设备174台件,固定资产总值1636多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29台(件),总计价值727万元。实验室围绕煤层气基础研究配备了较为先进的测试设备和特色实验研究系统,在仪器设备、工作环境、组织管理等方面具备了国内外同类实验室的先进水平,近5年来培养了煤层气地质领域硕士和博士70余人,具有承担国家煤层气基础研究领域重大科技项目和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能力。

学科前沿

我国面临能源消耗急剧增长、油气资源供求关系紧张、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等巨大压力,沁水盆地南部、阜新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韩城地区煤层气小规模商业化生产实现了突破。这一战略背景,使煤层气勘探开发受到我国政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然而,与保障煤层气产业可持续发展以满足能源供给、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国家重大需求相比,我国煤层气勘探及相关基础地质研究相对滞后。建设“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煤层气勘查与开发所面临的重大基础与技术基础问题开展研究,是为满足国家煤层气产业及相关行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个重大举措。该实验室是煤层气研究方面的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有望利用和发展教育部以及中国矿业大学前期在此方面较为深厚的研究基础,搭建高层次的煤层气地质研究平台,取得对国家需求有支撑作用的重大研究成果,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业研究队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门研究人才,使实验室在煤层气地质研究领域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交流合作

近5年来,实验室举办国际会议2次。2008年与昆士兰大学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联合举办了“2008年亚洲太平洋煤层气学术会议”,来自世界14个国家的23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实验室多人在会议组织机构担任学术职务。2004年参与举办了第五届国际采矿科学与技术讨论会,邀请多位国内外相关专家作了专题报告。实验室已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美国阿克伦大学、台湾中央大学、澳大利亚国家研究局、澳大利亚联邦工业与科学研究院以及美国GREKA能源公司、美国AMOCO东方石油公司、美国Shell石油公司、澳大利亚Santos、QGC、Arrow、Dawson等煤层气公司建立了科学研究、学术 交流和人才培养机制。先后与澳大利亚国家研究局、美国GREKA能源公司和Shell石油公司等机构和企业进行国际科研合作。近三年来,先后委派3名教师和4名博士生赴国外大学进行高访或联合培养。实验室依托单位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工程、物理和建筑学院于2008年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这些工作,扩大了本实验室的国际学术影响,加强了与国际同行的联系,推动了实验室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

研究成果

多年来,实验室在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方面形成了一批居于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本领域形成了较强的科学技术创新实力,而且成为本学科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重大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与影响。近年来,实验室围绕煤层气地质与勘探中存在的重大科学问题,承担了包括国家煤层气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一批高层次基础研究项目等在内的科研项目195项,在煤层气成藏动力条件及其控藏效应、多相介质煤岩体渗流特性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煤层气成藏过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软件、煤层气有利区带动力学定量预测理论与技术、重点煤矿区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研究特色与优势。科研成果获奖1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3项,国家及省部级优秀博士论文4篇次;获得国家专利9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软件著作权8项;出版学术专著11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被SCI、EI等收录110余篇。

建设目标

实验室建设目标是:面向落实煤层气勘探开发战略基地的国家需求,针对我国煤层气产业近期~中期亟待解决的重大地质科学问题与技术基础问题,重点研究与煤层气成藏作用、煤层气富集高渗区分步规律、煤层气资源潜力预测、煤层气地震勘探信息处理、煤储层排采动态效应等有关的科学与应用基础问题,研究成果总体上居于国际前缘;搭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煤层气基础地质研究与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力争在3~5年期间形成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能力;大力培养和引进能够跟踪国际发展前沿、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建设一支在国际同学科领域具有强大学术影响力的创新团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7: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