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梅治逸 |
释义 | 人物简介梅治逸(1885—1912),字奠黄,号若愚,湖北省黄梅县孔垄镇七里湖村坝里梅墩人。近代民主革命者,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先驱者之一,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中“铁血梅氏”主要人物的一位。光绪乙酉(1885年)十月初四未时生,民国壬子(1912年)七月初六未时牺牲,时年二十八岁。其在贵州牺牲后,家中兄弟在黄梅县政府领到了抚恤金,日本进攻中国时才中断。 生平经历梅治逸是武昌南湖清军炮八标正兵,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肄业,富有革命思想和活动能力。光绪丁未春由广济富商张聘安资助费用,结合同志成立集学社,并分别向外发展。梅和王显斌赴安徽;武丹书赴四川,萧兴汉赴贵州。梅在安徽任排长,以言论为协统余大鸿所挤,乃往四川约武丹书,萧兴汉同赴云南,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辛亥重阳昆明光复时,治逸为李鸿祥指挥下的排长,剪断了清政府的电话总线,功劳尤为突出。1912年4月唐继尧被任命为贵州省都督,梅治逸(若愚)随唐继尧去贵州,任遵义督办,兼辖巡防各事。剔除积弊,整顿盐务,劳怨不辞,致为群小所嫉。邑人鲁屏州为北路督带,素骄横不法。1912年秋,贵州麻垄地方有匪警,梅令鲁牢部往剿,鲁佯奉令而阴折回。梅率数人赴鲁营议事,竟为鲁所杀,从人无一幸免。 公葬于贵阳城外军校场旁(现为贵阳市军分区所在地),举行葬礼时将凶犯鲁屏州擒至坟前祭坟,墓前立有较高大的纪念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