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朝阳村 |
释义 | 1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千金镇朝阳村◎ 村情概况千金镇朝阳村位于千金镇东面2公里,现有13个村民小组,2351人,村民有28个姓氏,以宋、杨姓居多。朝阳村现有企业5家,1998年实现工业总值4385万元,上交国家税金256万元,利润355万元,现有固定资产246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318元。随着村级经济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大为改善。全村农电线路进行全面整改,修建了三面光渠道,设立了村良种场和农技服务部,以保证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同时修建了村小学、老年活动室、自来水、公墓等,并投入80万元建成了千金至朝阳公路,全村开通了有线电视,村民享受合作医疗、企业职工实行退休制度、老年人享受年终补助。1997年,朝阳村被市、区命名为文明村、文明示范村、明星村。村党支部被评为市级五好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党支部书记杨文祥荣获市劳动模范、市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菱湖区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朝阳人真正过上了富裕、舒坦、充实而有奔头的生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84亩,人均耕地1.1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拥有林地252.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39亩,主要种植泡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8.5亩,其中草地60亩;荒山荒地135亩,其他面积60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12户通自来水,有5户饮用井水,有2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2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9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9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4户(分别占总数的95%和70%)。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5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1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户;建有小水窖4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户。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有2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27%;畜牧业收入10万元,占总收入的4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7头,肉牛20头,肉羊70头);林业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27%;工资性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13%。农民人均纯收入159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人,在省内务工4人,到省外务工1人。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24%。该村发展泡核桃产业。 ◎ 人口卫生该村有农户20户,乡村人口77人,其中男性36人,女性41人。其中农业人口77人,劳动力52人。该村有彝族77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75人,享受低保7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5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20户。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新村小学,中学生就读到东镇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5公里,距离中学16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4 人,其中小学生9人,中学生5人。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62.28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有固定资产13.5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 ◎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4人,党员中男党员3 人,女党员1人,有团员10人。 2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镇朝阳村该村位于乔司镇西南部,南连江干区九堡镇,西靠笕桥机场,沪杭高速公路贯穿整个村庄,总面积210公顷。 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分三个片区,即1—4组为新三片区、5—8组为冯东片区、9—13组为冯西片区(无10组),常住户数有737户,人口有3120人,另外还居住着约15000名外来务工人员。 2011年,全村经济总产值为131810万元,村级集体收入近773.67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8685元。 我村的蔬菜园区为浙江省级无公害产地,杭州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预计12年能出产无公害蔬菜9000多万吨。 3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朝阳村该村驻地在骆驼街道北部,位于镇海分区规划确定的生态防护绿带中,由原来朝阳村和庙港村合并而成,辖12个自然村,10个生产队,常住人口911户,1989人,外来人口826人。现有18个村小组,党员46名,村民代表47名。耕地面积2545亩;2007年全村可用资金25万元,全村人均收入8572元。 4 浙江省浦江县岩头镇朝阳村◎ 村情概况该村位于岩头镇东南边,县工业园区东北边,交通便利,全村531户,现有村民1500余人。村里现有正式党员38名,朝阳村在县镇二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全村村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紧紧抓住契机,完成了甘泉工程建设,村庄整治工程,村内达到道路硬化、房屋美化、水源净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的六化工程,彻底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全村户户通了电话,全镇互通电话免费,家家装上了有限电视,新建了休闲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等文体娱乐场所,使全村村民精神文明,全民健身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 村规民约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提高我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定本村《村规民约》。 (一)全村村民均有保护耕地的义务。村内任何组织和个人用土地都应自觉服从村里统一规划和调整,不得侵占、买卖或其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承包地在保证承包人合理的利益条件下,必须服从村的规划和调整,村有权收回承包权,土地流转必须经村同意并且签订流转协议后有效,否则不予认可。 (二)村民建房必须服从本村规划,并按照规定程序申报,在领取《建房许可证》后,按批准的地点、面积和样式,并且有资质的单位施工建房,并且申报建设期限和堆放公共场占用时间,逾期由村收取道路和场所占费用。原则上做到一户一宅的原则。建房期间的交通安全、施工安全由建房户负责。 (三)鼓励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对于贡献突出者将予以奖励。严禁私自改变农田使用性质和毁坏农保田行为。 (四)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对非法婚姻、非法怀孕和超生、计划外生育者,按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并且不享受我村社员待遇。对谩骂、侮辱、殴打计划生育人员等行为者,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由有关部门处理。 (五)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有依法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其法定监护人应保证子女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村有义务保障贫困学生接受九年制教育。 (六)本村企业(包括在本村办厂的其他企业)享受我村优惠政策,免费接受村委会提供的服务,并且要接受村委会的管理与监督,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落实好安全生产制度,劳动用工制度,职工养老制度,保持生态环境,保护职工合法权益,有义务组建工会和党组织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 (七)凡符合服兵役条件的本村村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应积极主动参加兵役登记、体检和应征,对逃避服兵役的村民,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于烈属、军属和现役家属根据不同情况予以适当补助或慰问。 (八)要尊老爱幼,保护老人、妇女、儿童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合法权益。禁止虐待、遗弃、伤害行为。任何人不得剥夺已婚子女的合法继承权,丧偶者有继承遗产和带户再婚的权利。 (九)父母、继父母、养父母对未成年的子女、继子女必须依法履行抚养义务。成年子女、继子女及其配偶,对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或无生活来源的父母、继父母、养父母必须依法履行赡养义务。 (十)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制造、经销、买卖、私藏刀具、火枪等凶器和危险物品和毒品。任何人不得以各种借口煽动群众到学校、企业、村民委员会办公地、他人住宅起哄、捣乱、闹事、制造事端、不得寻衅滋事、扰乱社会治安秩序。严禁我村村民集体组织5人以上越级上访,党员将按严重警告直至开除出党处置,村民代表将取消代表资格。 (十一)不得非法收身,侵入他人的住宅和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不准诽谤他人和侮辱妇女,邻里之间发生纠纷不得采用威胁、要挟的方法。对殴打他人造成他人伤害的,应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情节严重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十二)不挪用国家、集体、他人财务,不在公路、村道上设置障碍,不损坏机耕道路、排灌沟渠耕作机械等集体公共设施,积极主动缴纳水电费、视听费、卫生费等。 (十三)自觉维护社会治安,积极做好防火、防盗和安全用电工作。对需用电力者必须向村委打报告,交足电力维护费后,由村指派电工进行施工与安装。自来水管道的维修必须由村指派施工,并按市场价收费。 (十四)严禁传播淫秽物品,严禁卖淫嫖娼,严禁公共场合赌博和小偷小摸,反对迷信活动,严禁利用迷信活动招摇惑众、骗取财务。 (十五)积极推动殡葬改革,服从殡葬管理。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大操大办红白喜事。倡导文明道德,开展民主法制建设。 (十六)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美化生活环境,全村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管理,并实施全村“门前三包”制度。车辆行驶、停放按有关规定操办,进入村内减速缓行。严禁在公路、村河流乱堆垃圾。违反本规定致使他人伤亡事故发生的,都由责任者承担责任。 (十七)村规民约由村委会负责监督实施,村民如果违反,首先进行教育。教育不改的,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加以制约,如触犯法律的移司法机关处理。凡被依法处罚或者违…… 5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镇朝阳村◎ 基本简介朝阳村位于中国闻名的淡水鱼重 点产区浙江省湖州市菱湖,西 距菱湖镇10公里。东与善琏镇平乐村毗邻,南达财利桥、石桥两村,西接上石村,北靠石淙乡俱富 村。40年代末,为吴兴县里城乡第七、八 、九保。50年代初期为城塘乡第一、二村。1956年10月,两村在组有4个初级农业生 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建成千金乡第一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10月为善琏人民公社千金管理区 二坝生产队。1961年 6月为千金人民公社下辖的郎介坝、水台、卖花桥、二坝等4个大队。1968年冬,由这4个大队重 新组成朝阳大队。1984年为千金乡朝阳村。同时叫朝阳村的还有云南省安宁市八街镇朝 阳村。 境内河流纵横,土质肥沃,雨量 充沛,水田成方,桑园连片,田野嵌镶鱼塘如明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传统生产以水稻、蚕茧为 主,兼营水产养殖、畜牧等多种经营。村办工业始于1974年。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工农业生产发展较快,村级经济日益壮大。特别是蚕茧生产和村办工业发展尤为突出。1992年,全 村饲养蚕种3729张,蚕茧总产达126.28吨,比1979年增长1.14倍。村办工业产值达 1375万元,创税利207万元,分别比1979年增长56.12倍和52倍。工业固定资产达478.46万元,比1979年增加近10倍 。农民所得人均收入1868.80元,比1979年的214.62元增长7.7倍。居全乡首位,全市前茅。现有织 布、造纸、制砖、纸箱、纸盒、湖笔等产业, 村办工业已成为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2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760.43万元,其中村办工业产值占 78.1%。村拥有1个良种场、6家村办厂、4座机埠,村校、村卫生室各1所,吸泥船1艘,开沟机1台 。村委会驻地邱家坝通往千金集镇和各生产队的道路都修建成水泥石基路,告别了天雨泥滑路难行 的昨天。1992年,全村595户、2294人。耕地1728亩,桑园1100亩,内塘342.2亩。全村共有28个姓 氏,其中以宋、杨两姓居多,分别占总户数的16.64%。 ◎ 经济发展改田造地 建设园田化 1949年前,这里的 农业生产十分落后,农民生活极为贫困,有的甚至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1949年后,生 产不断发展,不但解决了温饱,而且生活有较大改善。1979年集体分配人均收入214.62元,人均粮 食368.7公斤。特别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村级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全村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6.23倍。 1983年改革了农业经营体制,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年虽遭到洪涝灾害,但农业总收入达到 108.48万元,仍然比上一年增长37.24%;人均收入377.13元,增加81.85元。显示了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的强大生命力。同时大批农业剩余劳力可转向工、副业生产,为全面振兴朝阳村经济创造了 条件。 朝阳人从1974年至1989年的15个冬春,年年搞农田基本建设,其中先后有3次花4个 冬春时间,集中劳力大规模地平整土地,修建农业基础设施:削高墩,填低田,拓桑带,修圩埂, 开渠道,筑机耕路,改造更新机埠,浇制水泥灌渠,共移动土石方50多万方,造田300余亩,建桑带 200多亩。全村人以中心十字路为骨架,田块每隔120~130米开挖排灌渠道各1条,建成水田成方, 排灌分系各立门户,加固圩埂标准化,护堤有桑带,桑园沿河靠村庄的格局。有3座机埠全部拆建更 新,16条主干灌渠全长6124米,全部浇制成水泥渠道。同时调整了生产队之间的插花土地,达到按 渠系划片到队。 工业兴起 村民生活提高 1968年冬朝阳大队刚建立时,大队办公室设在临时搭起来的茅蓬里。当时的大队领导设法从外乡邻村 请来7位制作湖笔的老师傅,安排本村青年人拜师学艺。就这样在大队办公的茅蓬里办起了第一家村 办厂--朝阳湖 笔厂。同时还组建了综合组、副业队。到1976年,这3家企业产值近4万元,创税利7006元。有 了少量积累后,又在1978年投资5000多元办起了土黄板纸厂,当年投产、当年盈利。这年村办企业 总产值达14万多元,创税利3.5138万元。此后,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村办企业犹如 雪球越滚越大。1980年投入29万元兴办砖瓦厂,建造1座20门红砖轮窑,次年投产。这是该村向上等 级、上规模发展的起跑线。这年村办工业出现了跳跃式发展势头:村办工业产值达45.6万元,创税 利8.3万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81.72%和44.86%。砖瓦厂的建成投产,更加鼓舞了朝 阳人发展工业的信心。1984年5月投入25万元改造土黄板纸厂,改产高档的瓦楞纸、箱板纸 ,把村办企业推上一个新台阶,当年达到产值超百万元,税利超30万元。1987年10月又投入125 万元,新建有64台自动化织机的千金织布厂。同年,造纸厂投入40万元进行第二次技改。1992年春 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以后,朝阳村又欣起了技改热,投入技改资金132万元。这一年村办工业产值首 次超千万元,税利超200万元,比上一年分别增长60.26%和2.26倍。全村6家村办厂年产值在900万 左右的有2家,100万元以上的2家。在厂职工552人。 ◎ 生活状况村办企业的发展,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 ,壮大了集体经济,给农民带来了实惠。1983~1992年,各项提留基金累计达251.49万元。1981~ 1992年,累计创税金达475.72万元。职工分配工资奖金累计达590.61万元,全村户均收入9926.17元 。近年来用工业积累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达25.5万元。同时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 事业也有新的发展。村校先后移建扩建2次,现有教育楼房2幢,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达到六配套标 准。在校小学生99名,入学率达到100%。附设幼儿班,入学幼儿84名。全村五保老人送进乡敬老院 养老。对村里年满60岁女性、65岁男性的老年人年终每人发放20元老年金。自1986年至今,农户投 保家庭财产保险,由村里补助保险费50%。尤其在移风易俗、推行殡葬改革上成绩突出,自1977年起改土葬为火葬。1985年被评为为市 级推行火葬先进集体。 朝阳村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多次得到区、市的表彰。村党支部1981年 以来多次被评为市级先进党支部。朝阳村1987年被命名为区级明星村、文明村,1986年和1992年两 次得到菱湖区工业劳动竞赛金杯奖。 6 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镇朝阳村朝阳村为一地名,在我国安徽省、浙江省、云南省以及湖南省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同名村庄,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村庄存在差别。 ◎ 1、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镇朝阳村朝阳村位于太平湖镇的西南部,南临太平湖,北与琉璃村、东与章村村相连,西与石台县六都乡、本区清溪乡接壤。全村有高建、朝上、湾里、朝阳、新移、新办、新立7个村民组,262户,907人,其中党员26人。七个组除湾里之外,其余均为老广阳镇原西门、上街队、下街队和岳溪大队移民后靠。农村经济主要以茶叶和渔业为主,2005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34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7.8万元,曾在1999年被评为市级先进支部。 该村位于风景秀丽的太平湖畔,气候温和、山清水秀,其境内不仅有享誉亚洲第一的独塔单索斜拉式大桥——黄山太平湖大桥,而且有浓郁的人文历史,建于明代的雪潭古刹遗迹犹存;此外还发现了已灭绝6500多万年的恐龙蛋化石。随着省委“两山一湖”旅游开发战略的提出,村党支部提出了旅游兴村的发展战略,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目前已有铜陵有色公司、安凯集团在此投资兴业。2004年又新引进了国际艺术家庄园项目和塔岭半岛庄严园项目。新拟建的铜汤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将进一步便利了该村的交通条件。同时该村还做活茶文章,谋划了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引进石台天方茶叶集团投资二百多万元创办黄山毛峰茶叶加工厂,以带动该村的茶叶加工业。 7 安徽省舒城县干汊河镇朝阳村朝阳村位于干汊河镇西南部,杭埠河南岸,丘陵地貌。全村辖34个村民组,3601人,1900个劳力,耕地面积1660亩,村内种植业以粮、油、大棚蔬菜、苗木为主,养殖业以养猪、养鸡、养鱼为主。2007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3231元。近年来全村经济发展迅速,农业规模化生产速度明显加快,其中成片大棚蔬菜近300亩,苗木花卉近100亩 村辖区内主要由丘陵和山地组成,环境优美,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人民勤劳,村风淳朴,农作物主要以水稻、油菜、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有优质的茶叶、板栗、优质棉、毛竹、花卉苗木等,养殖有程增文的百头养猪场,此外村内还有丁思年创办的300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使村内无公害蔬菜、园艺、规模养殖业和现代生态农业迅速发展起来。 朝阳村交通发达,干泉路南北贯通,正在兴修的村内两条东西走向村主干道路,即将修成水泥路与干泉路相连接,大大方便村内群众生产生活,此外村内水电通讯条件也较好,非常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朝阳村南面邻近春秋山,北面靠杭埠河连通万佛湖,附近有镇村办的林场,非常适宜投资开发旅游休闲产业,春秋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曾隐居于此,教育鼻祖文翁以及三国名将周瑜曾多次到访春秋山游历,山上至今有洗墨池、凤凰桥、黄龙井等诸多名胜古迹,其中农云禅寺作为舒州四大名刹,在解放前僧侣曾达200人,香火不断500年。 从旅游规划角度,春秋山可以独立开发成景区,与合肥50公里的距离成为合肥市区外最近的一个景区,春秋山是万佛湖——汤池旅游带的公路必经节点,也可由舒庐河通过游艇游船,漂流与万佛湖连成水上旅游线,山下可在春塘村大洼境内修建春秋山景区北大门,南山巨石林立陡峭,不适合成为春秋山景区入口,也可开发大洼水库——北门楼观光索道。山上所有古迹,寺庙可修复成景点; 同时兴建李公麟、文翁、周瑜纪念馆,增加文化内涵。县林场地处两山之间,可修建休闲、会议酒店,度假别墅,还可建设开发攀岩、攀林、拓展培训基地,成为合肥建业的外展基地。根据相关专家可行性报告分析,投资开发春秋山旅游产业,前景十分可观。 8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朝阳村朝阳村位于水阳镇街道一公里处,宣水公路旁,东隔水阳江与狸桥镇相望,西靠新庆村,南倚沙湾村,北接水阳社区,交通便利。全村辖15个村民组,人口2070人,党员65人。耕地2570亩,水面810亩,挖田养殖成蟹580亩。 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60元。 近年来,朝阳村支村两委紧抓经济发展不放松,在特色水产养殖上做文章,取得显著成效。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0万元左右。在发展经济富裕百姓的同时,村集体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建设自来水厂1座,学校1所,高标准完成线路改造,从而着力改善公共设施,让村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9 湖北省利川市南坪乡朝阳村利川市南坪乡朝阳村距318国道北行20余公里,村庄坐落在沃野千里的香淹坝上,有村民816户3220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人口1932人。全村国土面积7。5平方公里,东边群丘环抱,西面齐岳屏障,南北一马平川,沟河纵横,湖泊相间。其海拔1100多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物产丰富,人称“塞上江南”。 村里除潮阳古寺外,还有国家2A级景区朝阳洞。洞不大,却有吞吐万千潮水的气度,与洞相连的河水时进时出,可谓奇观,这也是“寻水归宿地脉可通”的由来。2000年,朝阳村引进客商开发朝阳洞。初步探明洞长10余公里,洞穴面积20多万平方米,洞内水洞旱洞相连,石笋石柱洁白如玉,最具特色的景观有五指石、银河响水、野生峡和戏楼。几年来,共投入资金420万元,成功打造了朝阳洞景区,目前年接待游客超过6万人次。 依托景区,朝阳人逐渐走上了发展乡村旅游之路。他们大力发展休闲垂钓和特色餐饮。每到节假日或双休,村里800余亩湖区里垂钓休闲者络绎不绝。还有人专卖竹编的小撮箕,供游玩的人在溪边沟里搂南坪特产“千年鱼”。 卖农家饭也成了村民增收的好途径。享有盛名的“利川麻鸭”、“南坪黄鳝”、“南坪千年鱼”主产于该村,村民做这几道菜都是一把好手。近年专卖这几道菜的农家乐越开越多,生意没因多而败,相反名声越来越大。目前,有一定规模的特色餐饮经营户已达10余家,日均接待食客500多人,旺季超过1000人。 肉连响、利川小曲等土家族、苗族的文化形态在朝阳村得到很好传承,朝阳洞景区收集整理当地的一些民族文化、民风民俗,成功打造了《朝阳之夜》文艺演出。村里妇女多会织打土家千层底布鞋、手工刺绣袜底,农忙之余借此挣钱。目前,全村已有600多人从事旅游及相关产业,旅游收入占全村收入的40%。 朝阳村区位条件优越,随着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即将通车,利万高速即将建设,朝阳人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越来越足。村里已制定规划,打造香淹坝280亩水上游乐园,将朝阳洞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 10 江西省德安县蒲亭镇朝阳村朝阳村地处城区周边,与城区纵横交错,城郊结合,与县城、河东乡、宝塔乡接壤。昌九公路、京九铁路、105国道穿境而过,干道、支道四通八达,是城镇发展中心。全村土地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亩,山地37亩,水面8亩。下辖14个村民小组(含村落社区1个),共有308户,1230人。 朝阳村依托近郊优势,一方面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充实了城区居民“菜篮子”,目前已有精品蔬菜面积600亩;另一方面引农进城发展第三产业,按照“村民居民化”的思路,着力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民营企业户数6户,个体户总数212户,经营类别有建筑建材业、运输业、加工业、服务餐饮业、贩运业、烟酒、批发、超市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朝阳村加大了村组基础设施的投入。组级道路均通水泥路;有线电视普及率为100%,电话机安装206户,入户率67%,自来水入户率为100%。 11 云南省安宁市八街镇朝阳村◎ 村情概况朝阳行政村隶属安宁市八街镇,地处八 街镇北边,距八街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到镇公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市区32公里。东邻本镇 中所村委会,南邻八街集镇,西邻本镇凤仪村委会,北邻二街村委会。辖竹园、史家庄、代家庄、 高桥四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15户,有乡村人口1651人,其中农业人口1620人,劳动力130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76人。全村国土面积8.73平方公里,海拔1907米,年平均气 温14.8℃,年降水量780 毫米,适合种植粮食、烤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960亩,人均耕地1.2亩,林地7615.5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41元。该村 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为主。 ◎ 自然资源全 村有耕地总面积 1960亩(其中:水田1092亩,旱地868亩),人均耕地1.2亩,主要种植烤烟、蔬菜 、水果等作物;拥有林地7615.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 881.1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54亩,主要种植 梨、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2亩,其中养殖面积12亩,荒山荒地面积3502亩。 ◎ 基础设施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 、通电话 、通有线电视、五 通。全村有328户通自来水,有187户饮用井水,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有 515户通电,有428户 通有限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3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83.11%和84.85%);安装固定电话或 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7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99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72.23%和38.64% )。该村进村道路及到八街镇道路为柏油路;村内主干道大 部分为硬化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2公里,无集贸市场。全村共拥有汽车40辆,拖拉机机75辆,摩 托车35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093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93亩 ,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7亩。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48户;装有太阳能农户76 户 ;全村有3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4个自然村已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有1个自然村已通路 灯。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1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 有45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 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9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16万元,占总收入的61%;畜牧业收入 271万元,占总收入的1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2100头,肉牛55头,肉羊0头);渔业收入2.1万元 ,占总收入的0.14%;林业收入14.1万元,占总收入的0.94%;第二、三产业收入 194.7万元,占总 收入的13.02%;工资性收入41.5万元,占总收入的2.77%。农民人均纯收入2141元,农民收入以种养 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3人(占劳动力的4.8%),在省内 务工57人,到省外务工6人。 ◎ 特色产业该 村的主要产业为种养植业,农产品主要在本地销售。2007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916万元,占农村 经济总收入的61.27%。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烤烟特色产业。该村没有企业、专业合作组织1个,参加农 民专业合作组织163户。 ◎ 文化教育该村未 建小学,距离八街镇 中学4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37人,其中小学生93人,中学生44人。农村九 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图书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4个,极大 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 人文地理朝阳村委会有八街八景之一朝阳寺,朝阳寺位于八街镇北面,该寺原为村组办公地点, 是中所"大云寺"的分支寺名,因其地东向朝阳,有"双凤朝阳"之境,故名。寺内古迹早毁,残留古 梅一棵(相传种植于宋代),古桂花一棵,水井一口,出水可供二百余人饮用。 ◎ 发展重点2007年以来,按照各级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的具体要求积极组织各村小组,开展四清四代、新型农户培训、创建十星级农户、文明村组、和 文明户的创建工作,积极抓好劳动力输出培训,下一步村两委班子,将国家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扎实抓好新农村建设。 12 云南省会泽县鲁纳乡朝阳村该行政村隶属会泽县鲁纳乡,地处鲁纳乡南边,距乡政府5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会泽县城86公里。东邻新云村,南邻上村乡,西邻哈克村,北邻白坡村 。辖上小河、陈家村、三棵柒等1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96户,有乡村人口1917人,其中:农业人口1917人,劳动力831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20人。 全村国土面积17.03平方公里,海拔2100米,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89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179.07亩,人均耕地0.62亩,林地 24314.93亩。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3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和畜牧业为主。 13 云南省文山县德厚镇朝阳村◎ 村情概况该行政村隶属文山县德厚镇,地处马塘镇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城43公里。东邻红甸乡,南邻马塘镇,西邻乐龙村,北邻明湖村。辖朝阳、清水塘、河内、河外、上季里、下季里、上卡作、下卡作等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65户,有乡村人口3068人,其中农业人口 3053人,劳动力183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72人。 全村国土面积26.72平方公里,海拔1395米,年平均气温 16.3 ℃,年降水量 900 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烤烟、水稻、辣椒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3030 亩,人均耕地1亩,林地11041.3亩。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030亩(其中:田1078亩,地1952 亩),人均耕地1亩,主要种植玉米、烤烟、水稻、辣椒等作物;拥有林地 11041.3亩,水面面积324.1亩,其中养殖面积3.7亩;荒山荒地 8079.7亩,其他面积17605 亩。有煤矿资源。 ◎ 基础设施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348户通自来水,有317户饮用井水,有665户通电,有40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7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60.3%和 93.5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41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16户(分别占总数的 62.71%和60.3%)。 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2.5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6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64辆,摩托车98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957亩,有效灌溉率为31.58%,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95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1亩。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00户;全村有4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8个自然村已通电;有8个自然村已通路;有 8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8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8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61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14 云南省腾冲县腾越镇朝阳村该行政村隶属腾冲县腾越镇 ,地处腾越镇东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到镇政府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城3公里。东邻洞山村,南邻洞坪村,西邻热海社区,北邻满邑社区。辖1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974户,有乡村人口4267人,其中农业人口 4081人,劳动力249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1100人。 全村国土面积3.45平方公里,海拔1632米,年平均气温17 ℃,年降水量15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优质饵丝稻、油菜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638亩,人均耕地0.58亩,林地29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1248.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69元。农民收入主要以 二、三产业为主。 15 云南省龙陵县象达乡朝阳村该行政村隶属龙陵县象达乡,地处象达乡东边,距象达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67公里。东邻坡头田,南邻帕掌河,西邻赧洒,北邻邦工。辖朝阳等1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29户,有乡村人口1852人,其中农业人口1852人,劳动力124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65人。 全村国土面积6.7平方公里,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6.9℃,年降水量21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包谷、茶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897.1亩,人均耕地8.78亩,林地907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1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72元。该村属于 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16 云南省永胜县仁和镇朝阳村该行政村隶属永胜县仁和镇,地处仁和镇南边,距 镇政府所在地10.00公里,到镇道路为10路,交通不方便,距县64公里。东邻碧泉,南邻东江,西邻东山,北邻碧泉。辖炸渔拉脂房坪、二宝坪等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38户,有乡村人口1025人,其中农业人口 1025 人,劳动力 50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98人。 全村国土面积4.20平方公里,海拔 1,350.00米,年平均气温 22.00 ℃,年降水量 780.00 毫米,适合种植稻谷、玉米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167.65 亩,人均耕地1.3 亩,林地5,125.0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51.25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00.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17 云南省凤庆县诗礼乡朝阳村该行政村隶属 凤庆县 (市、区) 诗礼乡 (镇),地处 乡(镇)北边,距 乡(镇)政府所在地30.00 公里,到乡(镇)道路为 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市、区)135公里。东邻武伟村,南邻永乐村,西邻昌宁县,北邻昌宁县。辖上集、汉兴、胡家等9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242 户,有乡村人口1046 人,其中农业人口 1046 人,劳动力 445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390 人。 全村国土面积 15.85 平方公里,海拔 2,060.00 米,年平均气温 19.00 ℃,年降水量 1,400.00 毫米,适合种植 玉米\\烤烟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852.00 亩,人均耕地 1.8 亩,林地 17,403.90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246.65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50.00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粮食、烤烟、核桃为主。 18 云南省红河县宝华乡朝阳村该行政村隶属红河县宝华乡,位于乡境中部,距宝华乡政府所在地4.5公里,到乡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40.5 公里。辖9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884户,有乡村人口4180人,其中农业人口4180人,劳动力 302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176 人。 全村国土面积10.198平方公里,海拔878_2436 米,年平均气温18 ℃,年降水量 1485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4519 亩,人均耕地 1.08亩,林地1603.6 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755.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7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收入为主。 19 福建省安溪县芦田镇朝阳村该村地处芦田镇政府驻地西北4.2公里处,马头尖山东南坡。村委会设在食水坝,辖4个自然村。村民主要为杨、张姓。 政府驻地西北4.2公里处,马头尖山东南坡。村委会设在食水坝,辖4个自然村。村民主要为杨、张姓。 20 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朝阳村◎ 历史沿革朝阳村组建于1971年10月22日。 ◎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位于武夷山风景区上游,朝阳村连接武夷山风景区主要要道,全村乡村道路7.5公里,2004年改建水泥路3.17公里,2005年改建水泥路2.5公里,由村部至各村民小组全面贯通,水泥路形成朝阳村与武夷山风景区全线贯通网络。 ◎ 人口土地面积全村有7个自然村,l0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为234户,总人口1012人,农田面积2150亩,林地面积14000亩。 ◎ 气候与物产经济朝阳村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物产盛多,现有毛竹山l000亩,茶叶l500亩,其中品种茶为适宜柑桔50多亩。 ◎ 域内设施朝阳村农业基设施良好,辖内较完整的灌溉设施,发展农业生产较好条件,我村大力发展烟叶生产,带动民走致富路。2007年发展烟叶生产350亩,对基础设施改建:东元、黄家岭、占墩自来水改建,占墩、芦科村民小组水泥桥壹座,占墩农田水泥桥壹座,上玢村民小组至桥水泥桥壹座,同时2007年改建上玢自然村自来水。 朝阳村属山区行政村,解放前经济文化落后,解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全村由解放初文盲进入较好教学条件,本村有较完整的小学,本村现有研究生2名,本科生l0名,中等以上学历50余人。 21 重庆市忠县拔山镇朝阳村◎ 基本情况朝阳村位于拔山镇的东大门,壤接拔山村、石联村、高阳村、双星村、汪山村、龙山村,有镇级公路贯通全境,有三条村级机耕道路,幅员面积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有3015亩,其中水田1425亩,林地面积2280亩,全村属丘陵地带,有村民小组6个,总户数1875户,辖区内有市级重点中学――拔山中学。 ◎ 人力资源全村现有总人口3129人,农业人口有3011人,全村现有总劳动力人口1673人,其中男劳动力人口有852人,女劳动力人口821人;20岁――30岁有323人,30岁――40岁有476人,40岁――50岁有493人,50岁――60岁有381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1506人,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63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4人;全村现有从事建筑业的486人,从事缝纫制鞋业有92人,从事电子装配业的有61人,从事机械制造业的有26人,从事交通运输业的有31人,从事商业的有47人,从事餐饮服务业的有36人,从事种养业的有637人,从事管理类人才有44人,另外从事其他行业的有350人;全村外出务工有969人,外出务工实现经济收入有1100多万元。 ◎ 农村经济全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养殖业和外出劳务收入。全村水稻播种面积1400亩,年产出水稻840吨,小麦播种面积为750亩,全年产出小麦180吨,玉米播种面积为800亩,全年产出玉米280吨;蔬菜播种面积为365亩,全年产出400吨。全村现存栏生猪2500头,鸡有8万多只,鸭有1.2万只。全村有种养殖大户24户,其中生猪养殖大户有1户,鸡养殖大户2户,养鱼大户有3户。居民人均纯收入有3200元。 ◎ 民营经济全村有民营企业3个,有个体工商户有18户,从业人员65人,产值达150万元。。 ◎ 基础设施全村道路交通条件较差,现有镇级水泥路2.5公里,村级公路8.1公里,小型山坪塘有18口,自来水全村基本贯通,已安装自来水有326户,户户通电,天然气安装有38户,固定电话安装率达80%,电视普及率达95%。 ◎ 组织建设全村现共有党员83人,小学含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有43人,初中文化程度有36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4人;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三会一课基本坚持较好。 ◎ 旅游资源我村现有千沟沟林场1300亩,因历史以来拔山中学以及周边学校和单位经常组织到这里春游。现1300亩树木茂盛成荫,一望无源,并有很多的野生动物出没,有待开发旅游景点和景区。 22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雨碌乡朝阳村◎ 村情概况朝阳村隶属于雨碌乡小米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 雨碌乡南边,距离小米村委会3 公里,距离雨碌乡5公里。国土面积1.32平方千米,海拔2050米,年平均气温13 ℃,年降水量84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189.64亩,其中人均耕地0.71亩;有林地1386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2户,有乡村人口275人,其中农业人口275人,劳动力15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2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1.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89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4.51万元,占总收入的 23.13 %;畜牧业收入31.98万元,占总收入的 52.41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83头,肉牛19头,肉羊24头);第二、三产业收入8.53万元,占总收入的 8.28 %;工资性收入6.93万元,占总收入的 10.68 %。农民人均纯收入189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3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31人(占劳动力的 83.12 %),在省内务工119人,到省外务工12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6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 %)。有62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 %和17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0户(分别占总数的 17 %和 17 %)。 该村到乡政府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5公里。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全部都是土木结构住房。 23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鲁纳乡朝阳村◎ 村情概况朝阳自然村隶属于鲁纳乡朝阳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鲁纳乡西南边,距离朝阳村委会2公里,距离鲁纳乡6公里,国土面积0.75平方公里,海拔194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98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85亩,人均耕地0.69亩;有林地1038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8户,有乡村人口127人,其中:农业人口127人,劳动力6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6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3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和畜牧业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7.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2万元,占总收入的30.2%;畜牧业收入8.7万元,占总收入的3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97头、肉牛25头,肉羊44只);第二、三产业收入1.7万元,占总收入的6.27%;工资性收入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3元,农民收入以外出务工和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6人(占劳动力的25.80%),在省内务工16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全村有38户通自来水,有3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3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47.3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户(占总数的10.53%和10.53%)。 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6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6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9户;建有小水窖3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0户。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24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大河镇朝阳村◎ 村情概况朝阳村隶属于大河镇铜厂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大河镇东边,距离村委会6公里,距离镇16公里。国土面积1.78平方公里,海拔1740米,年平均气温14.5 ℃,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有耕地237亩,其中人均耕地0.57亩;有林地71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13户,有乡村人口418人,其中农业人口418人,劳动力18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1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3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养殖业、务工收入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22%;畜牧业收入32万元,占总收入的4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0头,肉牛5头;第二、三产业收入11万元,占总收入的6%;工资性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28%。农民人均纯收入1633元,农民收入以养殖业、务工收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人,占劳动力的11%,在省内务工3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路、通电、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7户通自来水,有112饮用井水。有113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8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7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5户,分别占总数的46%。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沙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辆,摩托车3辆。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2亩,有效灌溉率为5%,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2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3 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9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6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25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龙庆彝族壮族乡朝阳村◎ 村情概况朝阳村隶属于龙庆彝族壮族乡朝阳彝族村委会 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龙庆乡东北边,距离村委会1公里,距离乡30公里。国土面积7.8平方公里,海拔2200米,年平均气温12.5℃,年降水量1250毫米,适宜种植洋芋、玉米、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795亩,其中人均耕地2.2亩;有林地100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9户,有乡村人口367人,其中农业人口359人,劳动力26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2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6.23万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6.2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9.13万元,占总收入的 53.6%;畜牧业收入50.5万元,占总收入的 30.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01头,肉牛30头,肉羊1095头);第二、三产业收入26万元,占总收入的 15.6%;工资性收入24万元,占总收入的 14.4%。农民人均纯收入1909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人,在省内务工3人,到省外务工1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电话 ,无路灯。全村有22户通自来水,有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89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77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9户。 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有拖拉机6辆,摩托车43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8户;建有小水窖300口。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26 山东省邹城市朝阳村简介朝阳村位于邹城市最西南端,郭里镇偏西南6.5公里。西南与微山县毗邻,东南与滕州市接壤,北靠王屈村,东面为马头山,光山、粉头山、白山等凫山支脉,西边大铜山、大顶子山向南直插湖畔。有耕地259公顷, 895户,人口3180人。 历史朝阳村一带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居住,今来山附近高崖上曾发现有陶片、灰坑等夏商时期人类居住痕迹。现朝阳村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形成村落。据《天齐庙碑文》记载,初有庙中和尚与该村民户交情甚好,便从马头山前移到村中聚居,称为:“聚贤村”。因村落处于马头山前,又称“朝阳村”,1948年分为朝阳东村和朝阳西村。 典故朝阳村与孔子弟子仲子路渊源很深,仲子路73代嫡孙仲伟世居朝西村。朝阳村一带流传着许多与仲子路有关的传说典故。 “子路难师”的典故。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相传子路的字是孔子给取的。一年夏天,孔子出游路过泗水仲家庄,天热路远,师徒口干舌燥欲取水喝时,遇见少年仲由在井边打水,仲由说想喝水得先认个字,不然须连喊三声“师傅”。说完,便把扁担往井口上一放,直挺挺地站在井边。孔子师徒围着水井转来转去,揣摩半天也没解出是啥字。仲由见他们实在猜不出,便哈哈大笑说:井口一竖念“中”旁边立人念“仲”,即我仲某人也。孔子不禁叹到:“神童仲由乃吾师也”。时少年仲由被孔子谦虚的精神所打动,应声跪下道:“学生有罪,受小徒一拜。”孔子连忙扶起仲由,随口说道“你就叫子路吧!”,这就是“子路难师”的故事。 习俗年初一不吃肉馅饺子习俗。后仲由到卫国孔悝手下做官。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卫国贵族蒯聩争夺君位,逼迫外甥孔悝发动叛乱,仲子苦口相劝,蒯聩派武士与仲由格斗,时子路已60多岁,格斗中帽缨断了。危难之中,他想到君子临死应该把帽子戴正,遂系好帽缨,扶正帽子。这时对手上来将他砍成了肉泥,当日正是农历大年初一。今从朝阳村到仲家浅一带村庄,还保留有大年初一不吃肉饺子的习俗,就是为了纪念仲子。 景点胜水名泉位于朝阳村白马河上游。胜水泉口长宽约四、五米,泉眼缝隙不足80公分,人能下到泉口内六、七米处。气候再干旱此泉水从来没干涸过。每当山洪暴发,该泉喷涌能和济南趵突泉比美。胜水泉是王屈河的源头,泉水流经王屈、镇头入七里沟子和柳青泉相汇流入白马河。 27 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红岩镇朝阳村◎ 村情概况朝阳村隶属于红岩镇班局村委会,属于坝区。位于红岩镇东边,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红岩镇4公里。国土面积有0.21 平方公里,海拔1710米,年平均气温16.9℃,年降水量75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烤烟、大蒜等农作物。有耕地156.70 亩,其中人均耕地0.98亩;有林地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1户,有乡村人口160人,其中农业人口160人,劳动力10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3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81.3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56.70 亩(其中:田156.7 亩,地0亩),人均耕地0.98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村内无路灯。全村有0户不通自来水,有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0%)。有51户通电,有5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5户(分别占总数的49%和49%);该村到红岩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土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摩托车27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8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2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6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56.7 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56.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98 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0.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5万元,占总收入的43.42%;畜牧业收入28万元,占总收入的35.1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38头,肉牛65头,肉羊0头);第二、三产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2.48%;工资性收入14.5万元,占总收入的17.99%。农民人均纯收入3181.3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4.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3人(占劳动力的21.7%),在省内务工13人,到省外务工10人。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主要销往县内。2010年粮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29.78%。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51户,共乡村人口160人,其中男性81人,女性79人。其中农业人口160人,劳动力106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1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46人,参合率91.25%;享受低保5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镇卫生院4公里。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班局完小,中学生就读到红岩二中。该村距离小学校1公里,距离中学4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9人,其中小学生25人,中学生14人。 ◎ 村务公开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61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99.94 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5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会议的方式公开。 ◎ 基层组织该村党员总数3人。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团员6人。 28 贵州省贵阳南明区后巢乡朝阳村◎ 概况朝阳村委会(朝阳大队)成立于五十年代,位于贵阳市城区南面,与小河区相邻,所在地陈庄坝沙南巷1号,距乡政府驻地西南约0.7公里,辖区面积3.2平方公里,村民人口户数1186户,3636人人,外来人口户数10449户,26335人。 29 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烔炀镇朝阳村村情概况朝阳村隶属于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烔炀镇。位于烔炀西乡,于合肥与巢湖的交界处,地理位置狭长,总面积约9.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517亩,“村村通”工程中的水泥路与肥东接轨,村内山水荟萃,风景秀丽,有400多亩的永丰水库,是商家开放的好地段。 农村经济近年来,全村1900多人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凭借区域地理位置的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这一硬道理,狠抓经济建设,重新复耕土地130多亩,正在施工的永丰水库,国家投资200多万元进行除险加固,为防汛抗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确保2000多亩良田稳产高产,同时形成了600多亩鱼鸭混养这一独特的风景线,目前凭借国家惠农政策,和这优越的地理环境,许多小型企业争先入住朝阳正在试验中德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永丰饲料加工厂,已投产经营,并且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发展区域经济,村两委积极改善环境,对村内的沙石路进行平整加固,对永丰水库下游灌溉渠道投资1万多元进行疏通,2009年开春,和区农委联系,为200多个农民工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技能。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经济,多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加了全村的经济收入,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4100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为新农村建设夯实了经济基础。 30 辽宁省东港市黑沟镇朝阳村朝阳村位于黑沟镇的东北部,东与凤城市隔河相望;西与王岭村一山之隔;南与大柴村依山相连;北与羊山村毗邻,辖14个村民组,460户,1550人。全村耕地面积7500亩,山峦面积18350亩;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是蔬菜生产、柞蚕放养、大毛桃生产等。全村共放养柞蚕面积7000余亩;发展以日光温室暖棚、冷棚为主的蔬菜保护地200余亩;发展大毛桃生产1100多亩,农民主导产业累计收入600万余元左右。 31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河西镇朝阳村◎ 乡村概况朝阳村隶属于河西镇石山嘴村委会。位于河西镇东边,距离河西镇7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全村国土面积800亩,海拔1800.2米,年平均气温15.2℃,适合种植烤烟、蔬菜、水稻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00亩,林地150亩,人均耕地0.59亩,共有经济林果地40亩。全村有农户122户,共510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480人,劳动力354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07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 农村经济2007年朝阳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1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5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4.18%;畜牧业收入41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72%;外出劳务收入14万元。农民人均总收入21568元,人均纯收入4307元。 该村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砖(钢)混住房居住为主,居住砖(钢)混结构住户6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户50户。 2007年底全村有汽车20辆,拖拉机2辆,摩托车75辆。 ◎ 基础设施该村目前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122户通自来水,122户通电,12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22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1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0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柏油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柏油路面。全村共有40户农户建有沼气池,已完成 “一池三改”的9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50亩。 32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朝阳镇朝阳村朝阳镇位居寿阳县中心区域,国土总面积178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居委会。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307国道、太旧高速公路、石太铁路贯穿全镇,多家大中型民营工商企业驻镇发展,是一个城乡结合综合型乡镇。全镇生产总值达到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66元,财政收入5860万元,引进项目资金4.33亿元。 33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大同镇朝阳村朝阳村距大同镇政府9公里,东与航头镇大店口交界,南与龙游县交界,西与镇源村、清潭交界,北与徐韩村、永盛村交界,这样一个边远山村,山清水秀,风景独特。行政区域14平方公里,交通方便,村主干道全部硬化。村庄总人口1608人,总户数492户,14个村民小组,辖16个自然村。耕地总面积865亩,平均每人0.54亩,山林17220亩,人均10.7亩. 本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中青年男女外出务工,集体经济为山塘水库、山林,人均收入3669元。村庄特色:有景点——大岩洞、石柜、救命洞、大铁岩、石桩、神仙桥、石船、石菩萨、红岩洞、凉风洞、天子帽、笔架山、古柏群等20多个。特色产业:蚕桑、茶叶、桂花苗木;土特产——土板栗、土鸡、土鸭、山葡萄。本村为文明村、信用村。 34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胡村镇朝阳村朝阳村位于太谷县城北5公里,紧靠108国道和南同蒲铁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现有人口5620人,1673户,耕地7600亩。主导产业以工业为主,拥有企业80余家,其中大型玛钢铸造加工企业12家。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6224万元,其中工业总收入达到35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504元,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同时也是省、市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先后被评为省、市爱国卫生先进村和山西省生态村。 近年来,朝阳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发展要求,结合省市开展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群众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2011年,朝阳村投资300万元,对村内6公里的街巷硬化工程,提前一年完成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街巷硬化总里程达到30余公里,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象彻底成为过去。为了提升村民的住宅档次和品味,科学规划了1处10栋住宅楼的小区。目前,2栋已全部竣工,4栋主体工程也全部完工,今年年底将全面完工。以建设园林村、绿化朝阳村为目标,积极实施“绿化街道、户户见绿”工程。建成小片林100余亩,栽植各类绿化树种5000余株,绿化大街4条,3.5公里。制定了“村内定点、干部监督、群众举报、巷内专管”的卫生管理办法,实施“天眼”工程对全村主要路口、街道、公共场所实施全天侯监控,社会综合管理经验受到国家、省市领导好评。 在繁荣文化体育活动上。朝阳村先后投资数十万元,购进了多功能综合健身器材,建设了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场地、图书室及配套设施。投资6万元,购进50台电脑,村委安装10台,群众安装40台,实现农村信息网上通。投资36万元,购进一套先进的音响设备和全彩显示屏,及时为村民传播新思想、新政策、新技术等。依托形意拳运动协会、农民运动协会、乒乓球协会、老年健身协会、计生协会、朝阳种赛鸽养殖合作社等多个农民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成功举办了朝阳村小区杯健身舞大赛,特别是,春节期间村内组织文艺社火活动,多次代表县里参加省、市汇演,成为了我县的一张名片。此外,还投资400余万元,完成了小学艺术综合大楼建设和村卫生室进行改造。建成了集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卫生室,年接诊量为11000人次。全村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口,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009人。截至目前,新旧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部完成,农民已经享受到五个全覆盖带来的实惠。 目前,全村人民正紧紧团结围绕在新的两委班子周围,积极进取,为构建“文明朝阳诚信朝阳 健康朝阳 幸福朝阳 快乐朝阳 和谐朝阳”而不断努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