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帽儿山薹草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学名:帽儿山薹草 拉丁学名:Carex maorshanica Y. L. Chou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莎草目 科:莎草科 属:薹草属 形态特征根状茎极长。秆高30-50厘米,锐三棱形,粗糙,基部有暗紫色无叶片的叶鞘。叶与秆等长或较长,宽2.5-5毫米,平张,粗糙。苞片鳞片状,小穗8-14个,卵形或长圆形,长5-10毫米;穗状花序圆柱形,长3.5-4.5厘米,中部小穗雄性,上部和下部小穗为雄雌顺序,或全部小穗为雄雌顺序(罕见最下部小穗为雌性)。雌花鳞片长圆状卵形,淡褐色或近淡褐色,中脉处为淡绿色。果囊长于鳞片,倒卵状长圆形,平凸状,长5-5.5毫米,淡黄褐绿色,仅上部边缘的翅具齿,背面具7-9条脉,上部有小疣和稀疏的粗毛,腹面的脉不明显或近无脉,上部有小疣,有时被疏毛,基部楔形,有短柄,先端渐狭成长喙,喙口2齿裂;柱头2个。果期6月。 (资料来源:中国植物物种信息) 产地分布产黑龙江;生于林下湿草甸。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