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毛蕨属 |
释义 | 毛蕨属 Cyclosorus Link 属类特征通常为中型的陆生林下植物。根状茎横走,或长或短,少有为直立的圆柱形,疏被鳞片;鳞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质厚,通常多少被短刚毛,全缘或往往有刚毛状的疏睫毛。叶疏生或近生,少有簇生,有柄;叶柄淡绿色,干后禾秆色或淡灰色,基部疏被同样的鳞片(很少密生或向上分布),但通体照例有灰白色单细胞针状毛或柔毛;叶长圆形、三角状长圆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顶端渐尖,通常突然收缩成羽裂的尾状羽片,基部阔或逐渐变狭,叶轴下面在羽片着生处不具褐色的疣状气囊体;二回羽裂,罕为一回羽状,侧生羽片通常10-30对或较少,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无柄或偶有极短柄,顶部渐尖,基部截形、斜截形,或为圆楔形或渐变狭,下部羽片往往向下逐渐缩短,或变成耳形或瘤状(有时退化成气囊体),二回羽裂,从1/5到达离羽轴不远处,罕有近全缘或近二回羽状;裂片多数,呈篦齿状排列,镰状披针形,或三角状披针形至长方形,边缘全缘,罕有少数锯齿,钝头或尖头,基部一对特别是上侧一片往往较长。叶脉明显,侧脉在裂片上单一,偶有二叉,斜上,通直或微向上弯;以羽轴为底边,相邻裂片间基部一对侧脉的顶端彼此交结成钝的或尖的三角形网眼,并自交结点伸出一条或长或短的外行小脉,直达有软骨质的缺刻,或和缺刻下的一条透明膜质联线相接,第二对或多对(多至4对,偶达5对)侧脉的顶端或和外行小脉相联,或伸达膜质联线形成斜方形网眼(星毛蕨型venatio goniopteridis),再向上的侧脉均伸达缺刻以上的叶边。叶质变化甚大,草质至厚纸质,干后淡绿色,罕为黄绿色或黑褐色,两面至少沿叶轴、羽轴、主脉及脉间上面多少被有灰白色的单细胞针状毛,下面往往有或疏或密的橙黄色或橙红色、棒形或球形腺体。孢子囊群大,圆形,背生于侧脉中部,罕有生于侧脉基部或顶部,照例有囊群盖;盖棕色或褐棕色,圆肾形,颇坚厚,宿存,偶早消失,上面往往多少被短刚毛或柔毛,有时有腺体。孢子囊光滑,或囊体顶部靠近环带处有一二刚毛,或具有柄或无柄的棒状腺毛,或囊柄顶部有具多细胞柄的球形或棒形腺体。孢子两面型,长圆肾形,偶四面型,半透明,表面有刺状或疣状突起。染色体x=36。 属的模式种:Cyclosorus interruptus (Willd.) H. Ito(Pteris interrupta Willd. 1794) =Cyclosorus gongylodes (Schkuhr.) Link (Aspidium gongylodes Schkuhr. 1809) 地理分布为金星蕨科最大的属。全世界约250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尤以亚洲最多,中国现知有127种,为世界分布中心之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