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朝鲜籍日本兵 |
释义 | 朝鲜籍日本兵指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从朝鲜半岛主要派往满洲国进行治安活动的朝鲜半岛人。根据日本劳动厚生省统计,朝鲜籍日本兵共24万2341人 其中有2万2182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战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列为B、C级战犯有148人,其中23人被判处死刑。 朝鲜籍日本兵指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从朝鲜半岛主要派往满洲国进行治安活动的朝鲜半岛人。 根据日本劳动厚生省统计,朝鲜籍日本兵共24万2341人 其中有2万2182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战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列为B、C级战犯有148人,其中23人被判处死刑。战犯中有129人是“军属”。(注:军属是当时日军用语,乃日语“军人佣人”之意,非汉语的“军人家属”之意),被征用为俘虏收容所的监视员。战后1952年4月对日和平条约生效后,朝鲜半岛人多数脱离日本国籍,而朝鲜籍战犯仍以“日本人”之名科以刑法执行,继续拘禁于东京的巢鸭监狱,最后一名囚犯在1957年岸信介内阁时被释放。被释放后,日本政府以丧失日本国籍为理由,不符合领取“战伤病者、战殁者遗族援护法”、“恩给法”等的抚恤补偿金。1965年,日韩条约缔结后,日本政府又以“补偿问题全部解决”为由不给予补偿。韩国政府对1945年8月15日之前的死亡者,认定有补偿请求权,至于判决死刑的23人一直没有领到补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战场上,当时在日本控制下的朝鲜人、台湾人并没有服兵役的义务。不过,客观而言,朝鲜半岛有2,140万左右的人口,确实是一大人力资源。因此,1938年2月,由于“陆军特别志愿兵令”的发布,日本首先在朝鲜半岛实施“志愿兵”制度。1941年,日本开始征召朝鲜半岛人进入军队。所有的朝鲜半岛人被要求进入日本军或军工厂,这些人中还有很多人在满洲国做警察。朝鲜籍日本兵大部分被分配到日本关东军中。 亲日派李垠,日本军陆军中将,李氏朝鲜最后的王位继承者。 李键,日本军陆军大佐,李氏朝鲜王族。 李鍝,日本军陆军中佐,李氏朝鲜王族。 朴正熙(日本名:高木正雄),韩国前总统。满洲国新京军官学校毕业,日本在中国战场撤退时,高木正雄(朴正熙)正任满洲军步兵第八团团长副官,满洲军中尉。 洪思翊,日本军陆军中将,乙级战犯。 李秉武,日本军陆军中将。 鱼潭,日本军陆军中将。 赵性根,日本军陆军中将。 赵东润,日本军陆军中将。 金应善,日本军陆军少将。 李熙斗,日本军陆军少将。 金锡源,창씨명 ,日本名:金山锡源,毕业于日本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中战场上,任日本陆军大佐。后任参加朝鲜内战,任师长,后任韩国国会议员。[1] 蔡秉德,日本军陆军少佐,韩国陆军大将,韩国陆参谋总长。 金贞烈,日本军陆军大尉,韩国空军大将。 张都映,日本军陆军少尉,韩国陆军中将,韩国陆参谋总长。 丁一权,日本军宪兵将校。韩国前总理,韩国陆军大将,韩国陆参谋总长。 白善烨,满洲军将校,韩国陆军大将,韩国陆参谋总长。 统计死亡统计表1 各地域别人员 死者等 地域 分类 动员 复员 失踪和 阵亡 失踪和 阵亡率 朝鲜[2] 全体 242,341人 240,159人 22,182人 9.2% 军人 116,294人 110,116人 6,178人 5.3% 军属 126,047人 110,043人 16,004人 12.7% 台湾 全体 207,183人 176,879人 30,304人 14.6% 军人 80,433人 78,287人 2,146人 2.7% 军属 126,750人 98,590人 28,160人 22.2% 日本本土 全体 781.4万人 551.4万人 230万人 29.43% 乙级,丙级戦犯表2. 乙级,丙级戦犯 地域 有罪 死刑 朝鲜 129人 14人[3] 台湾 173人 26人 日本本土 5369人 922人 募集表3. 志愿者数[4] 年度 志愿者 入所者数 竞争率 1938年 2496人 406人 6.1 1939年 12,348人 613人 20.1 1940年 84,443人 3,060人 27.6 1941年 144,743人 3,208人 27.6 1942年 254,273人 4,077人 48.2 1943年 303,394人 6,000人 50.1 赔偿金 2002年日本政府决定朝鲜籍日本兵之赔偿了 表4 吊慰金等给付内容 対象 名目 金额 给付者 戦没者遗族 吊慰金(一时金) 260万日元 遗族 重度戦伤病者 吊慰金(一时金) 260万日元 遗族 重度戦伤病者 见舞金(一时金) 260万日元 本人 重度戦伤病者 重度戦伤病者老后生活设计支援特别给付金 (一时金。见舞金同时支给) 260万日元 本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