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毛叶枣疫病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病名:毛叶枣疫病 英文病名:Indian jujube blight 病原类别: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Phytophthora palmivora Butler,属于鞭毛菌亚门, 危害对象:毛叶枣等。 分布:主要分布在台湾。 危害部位:果实。 形态特征无性阶段产生孢囊,孢囊无色,单孢,椭圆形,顶端有乳状突起,大小51μm ~57μm×34μm~37μm。 孢囊可直接产生芽管,或形成游动孢子。休眠孢囊产生的方式和孢囊相同,但其中含较多的脂类物质,有较久的存活力。另外,在菌丝中部可以产生厚垣孢子,其存活能力更长。病菌有性阶段产生卵孢子。卵孢子有厚而光滑的外壁。球形。无色或带褐色大小为27μm~30μm 。 侵染循环病菌以厚垣孢子卵孢子或菌丝体随病组织在土壤中越冬。每次较大降雨或灌水后,都出现一个侵染和发病高峰,毛叶枣的果实在整个生长季均能受害,但以中期受害最重。 发病条件:雨水较多的年份发病重雨后高温也是疫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危害症状果实遇害后,果面产生褐色斑点,边缘不甚明显,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大到全果。扩大后,病斑不规则,呈深浅不均匀的暗红褐色,边缘似有水渍状,有时病斑部分与果肉分离,外表似白蜡状。病果果肉腐烂,并可沿导管延伸到果柄,均变为褐色,病变组织空隙处有白色绵状菌丝体。病斑扩及全果时,果实不变形,病果呈皮球状,具有弹性,最后失水干缩。一般树冠下部靠近地面的果先发病,病斑也多从下面先发生,病果易脱落,极少数悬挂在树上形成僵果。 防治方法1.果园里随时清除落地果实,并摘除病果,集中深埋或带出果园外。 2.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乙磷铝300倍液,每10天喷1次,一般3~4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