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朝廷
释义

朝廷指封建社会(分封制)下,被王国、诸侯国拥戴为共主,共主建立的统治机构(政府)的总称。在这种统治制度下,共主通常被称为皇帝。

释义

①帝王接见大臣和处理政务的地方。②借指帝王:报效朝廷。明 赵震元《为李公师祭袁石■宪副》:“呜呼!公(袁可立子袁枢)之绩用告成,而朝廷之金瓯不固。”1.亦作"外庭"。2.国君听政的地方。对内廷、禁中而言。也借指朝臣。

1.周制天子、诸侯处理朝政之所。对内朝而言。2.指在外朝参政诸官。后泛指朝臣。

1.内庭。2.内朝。对外廷而言。清代内廷指乾清门内,皇帝召见臣下、处理政务之所。军机处、南书房等重要机构均设于此。

简介

中国历代的中原王朝通常被认为中国的正统王朝,属于中央政权,周边被征服的民族、部落,绝大多数臣服中原政权,被封为诸侯国。中原王朝的统治机构——朝廷被称为“中原朝廷”。一般来说,所谓朝廷分为“内廷”和宰相为首的“外廷”。在汉朝汉武帝之前,内廷在政治生活中起的作用很少,仅仅负责皇家内部事务,以及照料皇帝及其家族的起居。汉武帝为了抑制相权,以用兵为理由,召大将军居内,组成皇帝的私人工作机构。汉武帝后期,以尚书令为首的内廷几乎掌握了所有决策权力,丞相不过奉行文书而已。

在中国古代中央政治体制的演变中,内廷总是不断的取代外廷成为正式的政府机构,比如汉朝的尚书令到了曹魏之后,已经成为正式的宰相职务。著名的三省制度中,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侍中都是过去随侍皇帝左右的内廷官职。宋代主管军事事务的宰相职务枢密使在后唐时期出现,当时也是内廷官职,由宦官充任。

内朝

对外廷而言。清代内廷指乾清门内,皇帝召见臣下、处理政务之所。军机处、南书房等重要机构均设于此。

近义词

霄宸;中宸;丹宸;云衢;睿幄;廊庙;宸居;鹓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8: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