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毛果薹草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学名:毛果薹草(变种) 拉丁学名:Carex miyabei Franch. var. maopengensis S. W. Su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莎草目 科:莎草科 属:薹草属 形态特征根状茎具长的地下匍匐茎,较粗壮。秆高45-60厘米,略呈锐三棱形,具叶,上部粗糙,基部具淡红褐色无叶片的鞘,老叶鞘的腹面或边缘成网状细裂。叶长于秆,宽3-5毫米,平张,较坚挺,上面及边缘粗糙。苞片下部的叶状,长常超过花序,无鞘或有时最下面的苞片具短鞘。小穗5?胍?6个,顶部1-2个为雄小穗,间距短,线形,长1-3厘米,宽约2毫米,基部常有1-3朵雌花;其余的为雌小穗,间距4-6厘米,圆柱形,长2-6厘米,宽4-5毫米,密生多数花,向基部花渐疏,最上面的1枚雌小穗的顶部有时有少数雄花;上部的小穗具短柄,下部的有时柄稍长,稍粗糙。雄花鳞披针形,顶端钝圆,淡褐色;雌花鳞片披针形,长3.5-5毫米,顶端渐尖,小穗基部的鳞片有的具长芒,微粗糙,膜质,中间淡褐色,两侧暗红褐色,边缘白色透明,具3条脉。果囊斜展,卵形,三棱形,长约4毫米,膜质,黄褐色,被白色短柔毛,上部较密,基部楔形,顶端渐狭成中等长的喙,喙稍外弯,喙口具两短齿,齿稍粗糙。小坚果紧包于果囊内,倒卵形,三棱形,长约2毫米,顶端具略弯的短尖;花柱基部稍增粗,柱头3个。花果期4-5月。 本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雄小穗基部常有1-3朵雌花;上部的雌小穗通常具柄;雌花鳞片披针形,顶端具短尖或长芒;果囊被白色短柔毛,上部毛稍密。 (资料来源:中国植物物种信息) 产地分布产于安徽;生于路边湿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