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朝天子 |
释义 | 作品名称:朝天子 创作年代:宋朝 文学体裁:词 作者:晁补之 词牌名称词牌概述朝天子,唐教坊曲名用作词调名。《阳春集》名为《思越人》(与五代孙光宪、张泌、虔戾等51字之《思越人》迥异,与宋时贺铸55字之《思越人》格体不同)。 词牌格律【格一】双调46字,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韵。 ,⊙⊙●、⊙○○▲。⊙⊙●▲,●●○○▲。 、○○○●▲,●●○○○●▲。○●▲,●⊙●、○○○▲。 (注:○=平●=仄△=平韵=▲=仄韵◎=本为平声韵,亦可用仄声⊙=本为仄声,亦可为平声韵) 代表作品《朝天子》 【宋】晁补之 酒醒情怀恶,金缕褪、玉肌如削。寒食过却,早海棠零落。 渐日照,阑干烟淡薄,绣额珠帘笼画阁。春睡着,觉来失、秋千期约。 【作者简介】 晁补之(1053—1110)北宋词人。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少即能文,为苏轼所赞赏。神宗元丰二年(1079)举进士,任澧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哲宗元祜初,任太学正,后迁秘书省正字、校书郎。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召还为著作佐郎。绍圣间,被新党排挤出知齐州,因修《神宗实录》失实,贬毫州通判,又贬监处、信二州酒税。徽宗即位(1101),召回为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子编修。崇宗四年(1105),被蔡京列入“元祜奸党”309人之内,出知河中府,徒知湖州、密州,再贬主管鸿庆宫。回到老家筑“归来园”以居。徽宗大观四年(11lO),出党籍,起知达州,改知泗州,卒于官舍。与张耒、秦观、黄庭坚合称“苏门四学士”。诗文俱隹,工书画,尤工于词,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洁秀晓畅。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 【原文注释】 ①朝天子:又名(思越人),此词另传为晁补之作,见《晁氏琴趣外篇》存目。词中“玉肌如削”表明相思日久,因春睡失却秋千期约,实乃情怀慵懒而无心玩乐,可见亦是一篇伤春怀人之作。 ②情怀恶:心情不好。 ③金缕褪:金缕衣宽。因身体消瘦,故感到衣宽。 ④玉肌:白润的肌肤。如削:消瘦。 ⑤过却:过了。 ⑥零落:凋谢。 ⑦乍:恰,初。 ⑧帘拢:窗帘。 ⑨期约:约定的时间。 【品读赏析】 玉肌如削情怀恶,春睡觉来失约期。 人境寄愁言不露,词风清爽构思奇。 经典欣赏《朝天子 归隐》 【元】汪元亨 荣华梦一场,功名纸半张。是非海波千丈,马蹄踏碎禁街霜,听几度头鸡唱。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出皇家麟凤网,慕夷齐首阳,叹韩彭未央。 早纳纸风魔状。 【注解】 禁街:宫庭中的道路、皇城的街道。 麟凤:一作“麟凤阁”,唐代曾改秘书省为麟台,改中书省为凤阁,为朝廷权力机构。 韩彭:指韩信、彭越,二人均为辅佐刘邦夺天下的大功臣,汉初封为诸侯王,后去被吕后以谋反罪名赐死。未央:未央宫,韩、彭即被杀于此宫。 风魔:疯魔,本指精神失常症,此外指装疯佯狂,汉代蒯通有厅谋、善辩,曾劝韩信叛汉,韩信事发,他佯狂遁去。 状:文书。 【译文】 荣华富贵有如一场春梦,即或名垂青史,也不过是废纸半张,人间是非风恶浪险。天未亮便去早朝,马蹄在结霜的长街上留下脚印,天天听到头遍鸡的啼唱。视功名如尘土,早有退隐江湖的心志,冲破皇家刨台凤阁之网。值得羡慕的是隐居于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令人哀叹的是韩信和彭越死于未央。不如装疯卖傻早早地呈送上一纸辞官状。 又: 身不出敝庐,脚不登仕途。名不上功劳簿。窗前流水枕边书,深参透其中趣。 大泽诛蛇,中原逐鹿,任江山谁做主。孟浩然跨驴,严子陵钓鱼,快快煞闲人物。 【鉴评】 汪元亨曾作了二十首[朝天子归隐],这是第九首,着力表现归隐生活的快活。诗人通过有意识地美化归隐,借以批判污浊的官场。曲文的章法承转颇有个性,语言的溜亮自然亦是人们反复玩味的所在。应该说这首曲子表现了诗人的人生选择和文学品味,确有值得一读的原由。画家以结句构设,用严光这位“闲人物”的风流潇洒来典型隐者的风范,加之造型语言的独特,活脱地将高士之清、闲者之逸、隐者之快的物相尽揭于此,让人从中去感悟、去批判、去辩争。在此需要强调一点的是,我们读有元时的归隐曲,千万不能认为是消积与退避,其实中间的矛盾只有作者内深才更加感知,以唐人孟浩然为例,他就是做官追求与不遇苦命的综合体,当欲达不成时,当因“黑蚁争穴”而恶憎时,“隐”就是对统治者的抗争,其格调主旨反而是进取与积极。 朝天子·咏喇叭 【明】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注释】 1. 朝天子:曲牌名。 2.曲儿小,腔儿大:(吹的)曲子短小,但声音却极为响亮。 3.官船:官府的船。 4.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哪里去辨别什么真假。那里。即哪里。共,连词,和。 5. 唢呐:与喇叭相似的一种乐器。这里喇叭和唢呐都隐指宦官。 6. 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名穷财尽。 【译文】 喇叭和唢呐, (吹得)曲子虽然短小,但声音却极为响亮。 官船来往像乱麻乱糟糟的, 全都靠你来抬身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 百姓听了百姓怕。 哪里去辨别什么真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又吹伤了那家, 只吹得水干了,鹅也飞光了。 【作者简介】 作者王磐(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高邮(今江苏高邮)人。他出身富家,但不喜豪华,不乐仕进,雅好词曲,精通音律,著有《王西楼乐府》。所作散曲清俊秀美,语言幽默,其中有些作品反映了明代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悲惨的现实生活。《朝天子 咏喇叭》是他的代表作品。曲中写到:喇叭,唢呐,可以吹奏的曲子都很简单,但音量特别大,能盖过一切。不论官儿大的,官儿小的,所有的官船今天来明天去如穿梭一般,全靠了喇叭、唢呐的高嗓门来抬高身价。当地的官儿听了,官怕;当地的平民百姓听了也怕;昏头昏脑地哪里还辨什么真和假。喇叭唢呐天天吹,吹得地方上官库见了底,平民百姓断了粮,都倾家荡产变成了穷光蛋。 【赏析】 这首散曲作于明代武宗正德年间,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宦官装腔作势地丑恶面目,同时也揭露了他们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据蒋一葵《尧山堂外记》中载:“正德间阉寺当权,往来河下无虚日,每到辄吹号头,齐征夫,民不堪命,西楼乃作《咏喇叭》以嘲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王磐作这首散曲的用意。 从写作上看,这首散曲可分为三层。前六句状物,其中“曲儿小”二句抓住“喇叭”,“唢呐”的特征,通过“曲儿”的“小”和“腔儿”的“大”的对比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曲儿”本来很小,很细,但是声音经过“腔儿”的放大,就能传扬四方。这里借“曲儿小,腔儿大”来比喻宦官出行的形态,讽刺宦官,貌合神离。宦官原属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倚仗帝王的宠信大摆威风。他们一出皇宫,就狐假虎威,装腔作势,气焰嚣张,先前的唯唯诺诺,奴颜婢膝烟消云散,前后判若两人。“ 曲儿小,腔儿大”最能表现宦官的无耻情态,极富讽刺性。“官船”一句抓住“乱如麻”的特点,“乱”表现了宦官酷吏 的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丑恶面目。他们在河中横冲直撞,为非作歹,如入无人之境;“如麻”极言其多,更加突出其骄横野蛮的情态。官船越多,人民受害越深。“全仗你抬身价”一句指的是宦官装腔作势的丑态。“你”表面上是指“喇叭”,“唢呐”;实际上是直戳封建最高统治者,藏而不露,含而不显。宦官如此放肆,正因为有最高统治者做他们的靠山。这里作者对当权者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对宦官剥削人民欺压百姓进行了无情的揭露。进一步说明社会风气的腐败。 中间三句从听觉方面分别就“军”和“民”两个方面剖析了宦官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愁”是这一层的中心。“军”为何而愁?原来,明代中叶,社会黑暗,宦官当权,他们不仅是皇帝的侍从,也是皇帝的耳目和鹰犬。因此宦官在封建统治集团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们惯于搬弄是非,颠倒黑白。所以,军官士兵一听说宦官要来,都提心吊胆,小心谨慎地恭维捧场,深怕万一有什么闪失, 被他们抓住把柄,遭到迫害。“民”为何而愁?原因不外乎这几种:抽丁,征税,纳捐。这些宦官“手把文书口称敕”(白居易《卖炭翁》),以王命自居,以势压人,同时表面上又装出堂而皇之,名正言顺的样子,手段阴险而毒辣。“哪里”一句依前两句而来,宦官的危害使人民闻风而“惊”,闻声而“怕”。这样,地痞流氓有机可乘,以假乱真,冒名顶替,趁火打劫。这一句是前两句的延伸和总结。作者猛烈地抨击了宦官专权的罪恶,他们把整个社会搞得乌烟瘴气,使得人人自危。揭露有力,批判深刻。 如果说上面一层,作者是从整个社会这一角度来反映宦官的罪恶,那么,最后三句是从宦官对劳动人民造成的灾难来着笔的。 “吹翻了这家”是近指,“吹伤了那家”是远指,远近结合,可见范围之大,危害之大。“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这一句从危害的程度来说。“水尽鹅飞”这里有两层意思:首先,这里是借“水尽鹅飞”比喻民财全部被搜刮干净,人民为了缴粮纳税,已经倾家荡产,粮无粟粒,钱无分文。其次,这儿的“水尽鹅飞”跟”竭泽而渔“是同意语,作者严整地警告统治者,你们这样做,只能进一步加重人民的负担,激起人民的反抗,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寻苦果。这一层作者从广和深两方面分析了宦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讽刺了宦官在运河沿岸装腔作势,,鱼肉百姓的罪恶行径,传达了人民对宦官的恨。 王磬的《朝天子·咏喇叭》托物言志,反映深刻。在结构上,全面围绕“吹”字来组织文字,言“吹”之状,写“吹”之果,绘统治者爪牙“吹”之形,吐人民群众对“吹”之恨。层层推进,有条不紊。以“乐”声来抒“愤”情,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封建统治者与百姓的对立,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和不幸。在写法上,运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将喇叭与宦官相联系,“性发于此而义归于彼”,把所咏的物于所讽的人关合的相当巧妙,使人读后非常痛快。这首散曲取材精当,比拟恰当,很富有讽刺性,像这样针对当权者嬉笑怒骂的作品,在曲坛上是比较少见的。 朝天子● 闺情 张可久 与谁,画眉,猜破风流谜①。铜锣巷里玉骢嘶②,夜半归来醉。 小意收拾③,怪胆禁持④,不识羞谁似你。自知理亏,灯下和衣睡。 【注释】 ① “与谁 ”三句:猜疑丈夫有外遇。画眉,用汉张敞为妻子画眉事。 ② 铜锣巷:汉代在洛阳宫殿南面路口放置了两只铜铸骆驼,夹路相对,成为当时繁华热闹之区 。俗语有“铜锣陌上集少年”之称。这里借指富家公子居住的街道。 玉骢:骏马 ③ 小意收拾:小心服侍。 ④ 怪胆禁持:指男子借着酒意放胆纠缠。 禁持,纠缠不休。 朝天子·湖上 【元】张可久 瘿杯,玉醅,梦冷芦花被。风清月白总相宜,乐在其中矣。 寿过颜回,饱似伯夷,闲如越范蠡。问谁,是非,且向西湖醉。 【作者简介】 张可久(1207?—1349?)名小山,一云名伯远,字可久,庆元(今浙江鄞县)人。《录鬼簿》言其曾“以路史转道领官”,又曾任桐庐典史。至元初,年七十余,还作过昆山幕僚。一生不得志,浪迹江湖,足迹遍及湘、赣、闽、皖、苏、浙等地,晚年居杭州。专写散曲,小令尤著,与乔吉齐名,李开先称“乐府之有乔、张,犹诗家之有李、杜”(《乔梦符小令》)。朱权称其曲“如瑶天笙鹤,清而且丽,华而不艳”,誉为“不羁之材”,“词林之宗匠”(《太和正音谱》)。散曲集有《小山乐府》。现存小令855首、套数九套。 【注释】: 瘿杯:用楠木根做成的杯子。 玉醅:美酒。醅,没滤过的酒。 芦花被:用芦苇絮做的被子。 颜回:即颜渊,孔子大弟子,仅三十二岁去世。 伯夷:商代孤竹君长子。武王灭商后,与其弟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饿死。 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字少伯,春秋末为越国大夫,佐越王勾践灭吴。功成后,辞爵乘扁舟泛五湖。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赏析】: 此曲以湖上饮酒为题,抒发安贫知足、自得其乐的胸襟怀抱。曲辞豁达明朗,流畅自然。 植物种子木槿花的种子,实称“朝天子”,可清肺化痰,解毒止痛。治痰喘咳嗽、神经性头痛、黄水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