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朝天 |
释义 | 地区朝天:朝天,位于四川省北部,川、陕、甘三省交界处,幅员面积1620.5平方公里,辖6镇、19乡、214村、1466个村民小组,5个居委会。2005年底统计人口为206257人,其中城镇人口11429人,农村人口194828万人。区境内居住着汉、满、蒙、回、彝、壮、羌、土家、布衣9个民族,汉族人口居多,回族次之,其他民族居户、人口均少。词语朝天:朝见天子;朝见天帝;向上。 地区有史以来,朝天素有“川北门户”、“军事重镇”、“秦蜀锁钥”之称,自古以来为兵家常争之地。特别是三国初年,蜀汉于朝天境内置昭欢县后,这一军事要地常为南北割据势力所争战。在历史演进的漫长岁月中,王朝更迭,战争连绵不断,故行政区划归属不定,辖域范围析并无常,直至民国末年,今朝天区域范围才基本定型。 来历“朝天”之名由来有三。之一:唐天宝年间,唐明皇为避安史之乱,携文武百官奔蜀,行至朝天,蜀中百官齐聚朝天接驾,黄土垫道,笙歌齐鸣,朝见天子,后人为之纪念,取此地名为“朝天”。之二:远古时候,有一孽龙盘踞朝天一带,兴风作浪,洪水朝天,上天动好生之德,救民于水火之中,遂派二郎神杨戬带领天兵天将下界制服,孽龙负隅顽抗,二郎神将其追至龙洞背,三神箭射穿龙门三洞,猪八戒趁势一耙把孽龙挖了个四脚朝天,故将此地命名为“朝天”。现铁巴山还留有猪八戒九齿钉耙印的九条梁和杨戬射穿的龙门三洞。之三:该地水陆栈道皆通,夏秋水涨即登山走陆栈,历代有碑书“大路朝天”故名。此三种说法,无从考证,不得其宗,后人多倾向前者。 状况朝天区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境内最高峰大尖山,海拔1998.9米,最低点酒茶沟,海拔450米,相对高差1548.9米,由此形成东北部中山区、中部河谷平坝、西南低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区境内有大小河流14条,分别由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呈“非”字形注入嘉陵江,嘉陵江在区境内流程80余公里,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在其流域内的峡谷雄伟险峻,自然风光幽美,尤为珍贵的是这些岩层的切割面显露出各个地质年代的地层构造,呈现出一部完整的、不可多得的地质发展史,有极高的地质研究价值。 气候区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东北部中山区冬寒夏凉,西南部低山区及平坝河谷地带冬冷夏热。全区境内气候湿润,雨量充足,光照适宜,四季分明,但由于地处冷暖空气对流交汇的秦巴山地区中部,故夏秋季多雨而冬春季多风,年均气温12℃°—15℃,年极端高温38℃—39℃,极端低温-7.8℃—8.2℃,无霜期192—220天。由于东北和西南相对高差悬殊,故季节、气候相差近30天,这也是区东北部的曾家片区能够依靠独特的气候优势避开市场销售旺季,生产迟季节蔬菜的主要原因。区境内年平均降雨量980毫米,多集中在5—10月,适宜夏秋作物生长。 产品朝天主产玉米、水稻、小麦、大豆及其它杂粮。畜牧业以家禽、家畜为主,生猪、黄羊、毛兔发展较快,是全国南江黄羊种羊基地;大宗土特产品有蚕茧、油桐、木耳、核桃、柿、漆、杜仲、天麻、柴胡、辛夷花等;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金、大理石、石灰石、铁、锌、铅、铜、铝、重晶石等;有林地、草场近10万公顷;有自然原生植物3000余种,其中草药植物多达 500多种,有古银杏、古香樟、古楠木、古椴、古柏、古松、古黄梁树千余株,其中数十株古如郎树和巴厘树等属珍稀树种;有各类野生动物500种以上,其中大型野兽类有熊、豹、豺、狼、鹿、猴、野猪等50多种,有鸟类200多种,爬行动物10多种,两栖类动物8种,鱼类70多种,受国家保护的一、二类动物30多种。 人文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朝天区中子镇营盘梁发现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细叶石器遗址,发掘出遗物20000余件,其中细石器标本1400多件。此次重大发现填补了长江以北、秦岭以南无细石器的空白,被学术界命名为“中子文化”。由此可见,在朝天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上,很早以前就有原始人类繁衍栖息。 朝天地区在古代曾是羌族聚居地。远在汉以前,嘉陵江上游的龙门山、大巴山和秦岭一带,杂居着大量的羌族部落。在两晋、隋唐时期,羌族较盛,直至宋元时期,朝天经受了无数次战争洗礼,人口锐减90%以上,大部分羌民为躲避战争而外流迁徙,留下的少数羌人亦逐步汉化,然羌人遗风犹存,区境内现存的古羌寨、碉楼、脚盆鼓、吊脚楼、女工刺绣等均为羌人遗风遗迹,清代诗人何盛斯在《过七盘关》一诗中曰:“土俗真能辩,羌讴不可闻。”由此可见一斑。 历史朝天在历史上曾多次建县,然屡建屡废。公元221年,刘备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汉,于今朝天区沙河镇南华村置昭欢县,现朝天全境均属其治。这是朝天首次建县。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因避“昭”讳,改昭欢县为邵欢县,治地不变。梁宣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为褒扬佛教,因邵欢县城后的石亭梁上有一石亭寺,故将邵欢县更名为石亭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陇南羌族军民起义攻蜀,为防义军攻战,于绵谷县富村驿(今朝天镇)设飞霞镇,置军兵于关隘,镇地防守。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改原义城郡为利州,旋析绵谷县西北设三泉县,治地三泉驿(今朝天镇三滩村),今朝天以北的大滩、柏杨、文安、马家等地均属三泉县治。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经四川省巡抚批准,建立广元县神宣驿分司县,现朝天全境及旺苍县国华区域均属其治。 1933年,红四方面军建立通南巴根据地后,同年夏,根据地范围扩展至今朝天曾家片区,建立李家区苏维埃政府,辖5个乡苏。1935年2月,在青林乡李家坪建立红坪县苏维埃政府,辖朝天境内诸乡。1935年5月,红军奉命北上,红坪县随之撤销。 1986年10月30日,朝天建区(相似县级),隶属广元市中区治,辖北路五个小区,区公所驻朝天镇。1989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复民政部[1989]9号文,同意缩小广元市中区,建立朝天、元坝两个县级郊区,直隶广元市人民政府,朝天区政府驻地和辖域不变。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朝天境内所设的第一个县级人民政府。 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解放前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朝天人民经历了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改革开放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勤劳朴实的朝天人民大力发扬“朝天精神”,克难攻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构建和谐朝天,现已越温脱贫,过上了殷实富足的生活,阔步迈向全面小康。 工业生产从无到有。解放初,全区几乎没有一家像样的工业企业,老百姓生动形象地总结朝天的工业是“重工业铸铧,轻工业理发”。至2005年,全区已有重点工业企业12家,豪运药业、通达炉料加工厂、双和模板厂、天源林产品公司等已成为支柱企业,200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实现24063万元。 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解放初,农业还基本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模式上,加之朝天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发,农民仅能免强维持生计。曾家、小安一带的民谣:“吃的洋芋果,烤的疙瘩火,洋芋倒还面,腿杆都烤烂,要得腿杆好,蓐过二道草”,形象地总结了那种缺衣少食的日子。20世纪60年代开始,农村逐步推广良种、化肥和农业科技,粮食产量逐年提高。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尤其是在朝天建区后,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大力夯实农业基础,全面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至2005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实现51740万元,农民年纯收入实现1841元,粮食总产量达8.15万吨。黄羊、蚕桑、无公害蔬菜、干果已成为全区主导产业。稳步实施了退耕还林、天保工程、人畜饮水、以工代赈等农业项目,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全年共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4.79万人,外派劳务255人,劳务总收入达2.31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过去的朝天,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曲磴留蛇蜕,悬崖落虎毛”,就是真实写照,如今不再会有人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宝成铁路复线由南至北,贯穿全区5个乡镇,108高等级公路穿越境内6个乡镇,25个乡镇皆通公路,214个行政村90%通车,1466个村民小组80%通车,大巴口嘉陵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通乡油路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区内以中(子)荣(山)、朝(天)阳(平关)、转(斗)马(家)、大(巴口)回(龙河)、沙(河)曾(家)、朝(天)陈(家)公路为主骨架的道路交通网络业已形成。至2005年,全区有19个乡镇和部分村组开通了程控电话,建成“村村通”电话系统,移动通讯发展迅猛;有12个乡镇实现光纤电视联网,村村通卫星数字电视工程加快实施,有线电视用户达1.39万户,电视覆盖率达95%;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建成区面积逐年扩大,道路、公园、广场等市政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形象日益改观,城市品位大幅提升。 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在全区广为普及,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有所提高,全区农民中有专业技术人员2725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质量逐年攀升。解放初,全区仅有几所完全小学,至2005年,区内有高完中1所,职业中学1所,单设初中5所,完全小学30余所,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校校具备,电化教学、实验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已广泛使用,每年为各类高等院校输送600余名合格人才。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解放初,全区仅10余名中医先生,拿脉诊病,抓药熬汤,十分原始。现有区人民医院1所,区中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25所,214个村设有医疗点。CT、B超机、透视机、心电图、脑电图等医疗设备齐全,检测手段先进。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至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全年全区在岗职工年平均收入分别达到1841元和11122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6929万元。 朝天,旅游资源丰富。原始森林、古迹遗踪、奇山异水、乡风民俗、道观寺庙、古墓碑碣,比比皆是,品位之高,数量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明月峡是古蜀道(金牛道)的咽喉,是四川连接陕西的重要交通孔道,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的起点。1991年,明月峡被批准为四川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02年,明月峡被批准为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该峡谷全长2公里,宽近100米,嘉陵江奔腾其间,两岸绝壁高耸,垂直高差约300多米,集栈道、驿道、纤夫鸟道、水道、公路、铁路等古今六道于一峡,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人文景观,堪称“中国交通史博物馆”。 朝天关和龙门阁是朝天景区内古驿道的代表景点,前者驿道盘旋山顶,约5公里,体现了蜀道的险峻;后者是“川北第一大洞”,古驿道翻山而过,体现了蜀道的雄奇。有“地下龙宫”之称的雪溪洞距明月峡约10公里左右。 水磨沟属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1712米,区域面积7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4%,有近千亩高地草原,集森林、峡谷、草原、瀑布等各类景点于一身。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云豹、扭角羚、藏酋猴、珙桐、连香树、白皮松等珍稀动植物分布期间,具有景观综合优势。核心区人口稀少,大部分为无人区,保持原始风貌,生态环境优良,空气质量好,距陕西省宁强县汉江源头不远,其景观价值为本地区所少见。主要景点有马尾瀑、月亮峡、贵妃草原、石笋峰、青龙洞等,是探险旅游的绝佳去处。 曾家高寒山区平均海拔1200米,最高点海拔1988米,面积397平方公里。境内台地、岩溶较多,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溶洞、落水洞、漏斗、天坑星罗棋布,有大小溶洞数千个,被誉为“溶洞王国”、“迷宫世界”。众多暗河穿流其间,形成洞中有水、洞中有鱼、洞中有洞、钟乳石笋密布的奇特自然景观。曾家山地质旅游资源品味极高,其科学价值在四川境内颇具代表意义。该地区森林覆盖率为57%,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优良,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冬可赏雪,夏可避暑,曾家的土鸡鲜美,腊肉纯香,野菜遍地。该地区交通便利,民俗风情浓郁,羌族文化遗风犹存,古式吊脚楼造型别致,麻柳刺绣名扬海外,是地质生态旅游、溶洞探险、举办会议、度假休闲的理想之地。 朝天还有古战场遗址、古关寨、古碉楼可待开发,三国文化、唐文化遗迹可供发掘,众多的自然景观可供观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历史到现实,深入了解区情,认真研究区情,准确把握区情,能更好地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0世纪的历史告诉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抚今追昔,任重道远。21世纪的历史将再次证明,勤劳勇敢的朝天人民一定能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全局,又快又好地推进朝天发展新跨越,奋力实现构建广元经济强区的目标。 词语cháo tiān 朝天 1.朝见天子。 唐 王维 《闻逆贼凝碧池作乐》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再朝天。” 宋 张孝祥 《蝶恋花》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 明 李攀龙 《元日早朝》诗:“禁城春色引朝天,接迹 夔龙 近法筵。” 清 曹寅 《春日过顾赤方先生寓居》诗:“逆旅药香花覆地, 长安 日暖梦朝天。” 2.朝见天帝。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四三:“还丹功满未朝天,且向人间度有缘。” 宋 范成大 《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醉涂司命欲朝天,爆竹声中惜逝川。惟有仙人丹灶畔,不知今夕是何年。” 庆余 《成都月市竹枝词》:“一步朝天须一拜,恨郎腰瘦太苗条。” 3.向上;向天空方向。《封神演义》第三二回:“走至后营,见 飞虎 卧在毡毯上,以面朝天,形如白纸,闭目无言。” 朱自清 《执政府大屠杀记》:“我不知卫队的第一排枪是不是朝天放的,但即使是朝天放的,也不算是警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