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闺中闻杜鹃
释义

基本信息

宫调:南吕

曲牌: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

曲名:闺中闻杜鹃

作者:曾瑞

年代:元代

体裁:散曲

作品原文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

闺中闻杜鹃

无情杜宇①闲淘气。头直②上耳根底,声声聒得人心碎。你怎知,我就里③,愁无际?帘幕低垂,重门深闭。曲阑边,雕檐外,画楼西。把春酲④唤起,将晓梦惊回。无明夜⑤,闲聒噪,厮禁持⑥。我几曾离,这绣罗帏,没来由劝我道“不如归”。狂客江南正着迷,这声儿好去对俺那人啼。

注释译文

注释

①杜宇:杜鹃鸟。其鸣声如“不如归去”。

②头直:头顶。

③就里:内里,指心中。

④春酲(chéng):春天里醉酒的状态。酲,病酒。

⑤无明夜:无日无夜。

⑥厮:相。禁持:纠缠。

译文

那不懂事的杜鹃鸟一味任性,在我头顶上耳根边声声啼鸣,吵碎了我的心。你怎么不知道,我心里本来就愁情无尽?帘幕低垂,一道道门儿关紧,闺房中原是那样的幽静。你却在曲栏边、屋檐外、小楼西,到处叫个不停。唤醒了我的酒醉,惊破了我的梦境。不分日夜,噜噜苏苏,同我纠缠不清。我几时离开闺帏出门?你老是没头没脑,发出“不如归去”的提醒。我那狂荡的人儿正沉迷在江南,流连忘返,你这些声儿最好还是叫给他听!

作品鉴赏

这支带过曲,以闺中女子自诉心声的形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思妇的情怨。全曲分三段:自起首至“愁无际”为〔骂玉郎〕,写现时的“闻杜鹃”;“帘幕低垂”至“厮禁持”为〔感皇恩〕,忆前时的闻鹃情形,补明了题目的“闺中”;“我几曾离”至结尾为〔采茶歌〕,则是“闺中闻杜鹃”的反应和感想。

第一段一上来就把杜鹃鸟推上了被告地位,对它进行了娇憨的嗔斥。“闲淘气”、“头直”、“就里”、“聒”等连用口语,描摹女子口吻表达极度不满的感情可谓惟妙惟肖,率直天真而又多愁善感。杜鹃鸟因其啼声像说“不如归去”,一向容易引起异乡羁客游子的伤感,何以也开罪了这位闺中女子?作品先不明说,让读者带着悬念去听下回分解。

第二段十句,为女子对往日杜鹃“聒噪”情形的回顾与数落。这回真相大白,原来鹃声对她的环境与生活干扰极大。一是空间的无孔不入,突破“帘幕”、“重门”的限制,“曲阑边,雕檐外,画楼西”,侵入了“闺中”的整个范围;二是时间上不分昼夜,“厮禁持”,纠缠不已;三是不识时务,“把春酲唤起,将晓梦惊回”,害得女子不得安宁,连做个好梦也做不全。这一段不仅照应了首段的“头直上耳根底,声声聒得人心碎”,坐实了杜鹃鸟的“闲淘气”,更巧妙的是借着数落而介绍了女子寂寞闺居的日常生活。我们因而了解了她居住在条件优裕的大户深院内,终日不出阃外,至多在曲阑画楼间徙倚散心,而这当然是“愁无际”情形下的消遣之举。其春酲“唤起”,见病酒之深困;晓梦“惊回”,知梦境之可恋。而女子对鹃声“无明夜”的啼叫规律耿耿于怀,那么她本人的忧心忡忡、彻夜不眠,也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全曲至此,还是不曾涉及鹃声同“聒得人心碎”之间的联系。直至第三段,才揭出了女子怨艾的原因,果然与杜鹃“不如归”的啼叫内容有关。鸟儿不看对象,固然好“没来由”;妙在女子并不停留在对它盲目啼叫的恼恨上,而是进一步要求它去寻找自己在外不归的夫君,“这声儿好去对俺那人啼。”于丝丝入扣的铺叙后,着此新警别致的一笔,将女子又恨又嗔、既悱恻而又炽烈的内心情感,表现得入木三分。这一结尾合于情理而又出人意外,将前时女子对杜鹃的责备顿时转为对薄幸夫婿的怨望,令人憬然大悟、怅然动容,故素来为人称道。明李开先《词谑》,就将它作为“急并响亮,含有余不尽之意”的范例。元晚期曲家朱庭玉,在其《祆神急·闺思》套数的末曲〔后庭花煞〕中写道:“愁人倦听,杜鹃声更哀。不去向他根底,偏来近奴空侧,诉离怀。把似唤将春去,争如撺顿取那人来?”《录鬼簿》曾载“市井儿童诵瑞卿(曾瑞字瑞卿)”,或许他也受了曾瑞此作的影响。又《乐府群珠》载元无名氏《上小楼·杜鹃》:“堪恨无情杜宇,你怎么伤人情绪?啼的花残,叫的愁来,唤将春去。索甚不把离人叮咛嘱咐?我也道在天涯不如归去。”题旨同结尾的表现构思,都与本篇相近。两作的先后难以判断,只能说是燕瘦环肥,各臻其妙。

借怨责禽鸟而述女子情思,自不从本作始。南朝梁《读曲歌》:“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但愿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唐金昌绪《闺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首曲或许受到过它们的启发。但它无论在谴责杜鹃或是在自诉心声上,都更加细腻曲折,造成了摇曳悱恻的风致。从中也可见诗与曲在表现风格上的不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