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铨墓 |
释义 | 概况马铨墓在武汉市洪山区伏虎山东马庄村,现洪山区华师一附中初中部内。该墓地处高坡,水泥结构,呈拱圆包状,墓顶为圆形帽状,极具伊斯兰教特色,是洪山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 马铨墓实为马铨夫妇的同穴异棺墓。两棺棒皆长2米,宽0.7米,高0.7米,相距约1米,为砖石水泥砌筑。墓室有门可供进出,室壁上还嵌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由四川川北总兵马子云所撰写的两块汉文碑和一块回文碑。墓葬保存较好。 马铨墓是武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铨马铨在伊斯兰教中有甚大的影响,据《马斯巴巴基华表碑记》载,马铨,字明龙,楚人(今湖北江夏),生于明万历二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97年1月29日),卒于清康熙十七年十二月十九日(1679年1月30日),享年82岁。马锤排行老四,故人们尊称为马四爸爸(又称马四宝宝,伊斯兰教中之尊称)。他是中国伊斯兰教大掌教胡太师的三传弟子,伊斯兰经堂教学的奠教人之一。先后兴建过武昌辍门口清真寺、金龙巷清真寺。他热心教门,主持举办寺院,倡导屯田办学,洪山乡关山村马庄就是他办的屯回学点。 马铨“博通经典;研究精义”,创湖北经堂教育之先,因而“游其门者履长满,秦之诸公当不得独美于前矣”。可见他在经学方面造诣之深,因此也甚得回民的尊敬和爱戴。 马铨归真后,葬于今洪山乡马家庄,“各省同教旅鄂者,均往莹亭朝拜,迄今数百年,犹络绎不绝”。随后有许多远道而来的回民们在此落籍,并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的上、下马庄两个回民聚居的自然村落。 相传,马铨在这里建有清真寺,一为传经,二为礼拜,是回民们的活动中心。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强行拆毁了清真寺,回民们的宗教活动受到了影响。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和尊重回民的宗教信仰,1953年,由中共中央中南局统战部和中南民委拨专款,在原清真寺的旧址上,修建了一个圆顶、内圆外方的回民亭,亭内翼蔽着马铨夫妇的墓葬。如今的马铨墓即由此而来。 马铨墓于1989年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