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秃塔儿
释义

马秃塔儿(约1236年——约1304年),出生于蒙古族贵族家族,世袭军职。其祖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立下战功,封为千户那颜,其父世袭军职,曾参加过残酷的蒙金战争。马秃塔儿因系长子袭父职,担负保卫京都和林的重任。公元1259年,蒙哥汗在合州病逝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汗位打了4年仗,马秃塔儿为忽必烈立下赫赫战功,深受忽必烈倚重,以宣威将军右翊蒙古侍卫亲军千户,保卫京都大都(今北京)的安全,去世后被追封为范阳郡侯。元朝建立后,以宣武将军(四品)右翊侍卫亲军千户,守卫大都(今北京),元始祖为其有功,赠职正三品招勇大将军,佥书枢密院事,上轻车都尉。后离官南迁中原,定居河南荆山,卒于家,葬于荆山之上。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被追封为范阳军侯(超品二级勋爵)。

马秃塔儿的两个弟弟西汉杰儿、宣帖木儿相继在南阳任职,居住在今叶县等地。马秃塔儿年岁渐高时,为与弟弟们相聚,辞官南迁居住到叶县沙河以北荆山下,虽为布衣百姓,但仍保留有蒙古贵族特权。元朝建立后,为加强统治,把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贵族高高在上,但马秃塔儿与执政中原的其他蒙古人不同,他为人和蔼,不事张扬,低调做事,同情弱者,与当地被严格控制的汉人保持密切关系,并因忧虑当地大旱而在荆山以南的河山上建庙祈雨,造福乡民,流传至今。去世后,按照元朝礼仪深葬于荆山上,由蒙古族武官武德将军根据皇帝御旨,修建墓石、神道碑、翁仲、华表等一切天禄,由进士杨德民亲书封爵。

马秃塔儿墓是中原地区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蒙古族贵族墓葬。墓址在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镇荆山村北。墓前元代墓碑、华表及神道至今仍存,墓碑书法浑厚有力,河南省仅有,全国罕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文物价值。作为中原蒙古族鼻祖,马秃塔儿在元朝时期就颇具影响,以马秃塔儿墓为核心的蒙古族风情园是集民族团结、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人文旅游项目,这在中原广大地区独树一帜。

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镇荆山村马姓蒙古族是元朝蒙古侍卫亲军千户马秃塔儿的后代,现有蒙古族1360人,是元末明初进入中原的蒙古族的后裔。

据家谱、碑文、地方志中记载,荆山村蒙古族的远祖是元朝一位名叫马秃塔儿的高官,故其后代以“马”为姓。荆山村现保留有从元代至今的历代墓碑40多通,述及其源流的主要有三通口马秃塔儿墓碑正文曰:“大元故,宣武将军、右诩蒙古侍卫亲军千户、可赠昭勇大将军、佥书枢密院事、上轻车都尉,追封范阳郡侯秃塔尔。至正己丑年仲冬季旬七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7: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