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少轩
释义

1929年6月出生,青海循化人。撒拉族。民革党员。现任青海省黄南州政协常委。?从1993年复职以来,他反复深入地学习邓小平统战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着重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曾先后在州政协全会上提出了《建立信息中心,发展市场经济》、《隆务河修建水库和拦河坝,合理利用水利资源》、《植树造林,保护生态》、《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人才》、《反腐倡廉,提高工作效率》等提案,得到了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积极参加各种会议和社会有益活动,虚心向周围的同志学习,虚心请教,增长才干,为振兴黄南献计献策。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同台湾、港、澳和海外同学和亲朋故友加强联系,怀着以爱国主义为基本内容的黄埔精神,不失时机地向台湾、港、澳和海外同学故友宣传和解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为加强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早日实现"三通",最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努力。阮鸿藻 (字长乐,号湖滨轩)1923年5月出生,安徽桐城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安徽省委党校理论师资班。曾芜湖市图书馆馆长。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副会长,太白楼诗词副主编。?他1944年在桐城中学高中部毕业后任小学教员,1949年家乡解放即参加革命,大军渡江后留芜工作,任芜湖市总工会干事,3个月入共青团,半年参加共产党。1950年调皖南区党委党校学习后,调繁昌县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先后任组员、组长、核心组长、分队长,荣立一等功。1951年繁昌县拟留任三山区委副书记兼区长,被芜湖市调回,任中共芜湖市委组织部干事。1954年加强理论工作,被调安徽省委党校马列主义理论师资班学习,毕业后任芜湖市委马列主义讲师团理论教员、副团长,芜湖市委党校党总支书记、总教研室主任。文化大革命开始时被任命为芜湖市第十中学文化大革命组长,领导该校文化大革命。70天即调回市委党校进行批斗。平反后,任芜湖市郊区办事组组长,芜湖市图书馆馆长。1983年响应党的号召离休让贤。 1984年秋正值国庆35周年大典,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他与周祥希(原市 12中学校长,已离休)结伴骑自行车周游览胜五京(南京、北京、西安、洛阳、开封),途经皖、苏、冀、鲁、晋、陕、豫7省,历时百日,行程万余里,饱览祖国风光胜迹,大开眼界,因而沿途信笔涂鸦,用以记事,遂得俚句百20首,付梓时遂名"五京行吟草"。离休后,著有《五京行吟草》、《吟贶薰存》、《夕阳红祝敬集》、《湖滨轩诗词选集》。不少诗词曾在国内外30余家诗刊、报纸中发表。1988年被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授予"学会活动积极分子称号"。同年又获芜湖市和安徽省"老有所为精英奖"。1992年被芜湖市评为中共优秀党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