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启文 |
释义 | 马启文男,1950年11月出生,大学学历,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科研方向(1)机械设计 (2)工业风洞试验技术 (3)铁路机车车辆试验装备研究和设计 科研经历(1)铁道部“六五”攻关项目“高速动车组研究”子项目“齿轮轮齿弯曲疲劳试验研究”; (2)铁道部“六五”攻关项目“高速动车组研究”子项目“齿轮传动装置传动效率试验研究”; (3)“八五”国家攻关项目子专题“高速铁路线间距及站台安全距离的研究”; (4)“八五”国家攻关项目子专题“高速列车气动性能及准高速列车风洞试验”; (5)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高速机车车辆空气动力学及优化外形的研究”; (6)“九五”国家攻关项目子专题“高速列车气动性能数值模拟及外挂件风洞试验研究”; (7)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高速列车三维绕流风洞试验及数值模拟”试验研究; (8)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六轴滚动振动试验台机械传动系统设计及安装调试任务; (9)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机车车辆综合参数测定台的研制,包括方案设计、全部工作图设计及安装调试技术指导; (10)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列车驾驶运动模拟平台机械系统的研制,包括方案设计和全部机械系统施工图设计; (11)常州武进铁路车辆电源电器开发中心车辆滚动试验台的研制,包括方案设计、全部机械工作图设计及安装调试技术指导; (12)珠洲电力机车厂的机车整车滚动试验台的研制,包括方案设计、全部机械工作图设计及安装调试技术指导; (13)珠洲车辆厂的车辆转向架疲劳试验台、车辆部件疲劳试验台和车辆转向架综合参数测定台的研制,包括方案设计和全部工作图的设计; (14)珠洲电力机车厂的机车车辆转向架疲劳试验台的研制,包括方案设计和全部工作图的设计; (15)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轮轨滚动行为模拟试验台及受电弓运行模拟试验台的研制,包括方案设计和全部工作图的设计; (16)V500高速受电弓的研制,承担V500高速受电弓的结构设计; (17)先后研制出行星滚柱丝杆副、机电作动器、双向机电作动式减振器试验台、轨道车辆桥式轴重称重台及多种机车车辆试验装备。 获奖情况铁道部“六五”攻关项目“高速动车组研究”子项目“齿轮轮齿弯曲疲劳试验研究”,获90年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3。 发表论文(1)低速回转小扭矩精微加载装置,科学实验与技术1989.2; (2)高速列车外形优化试验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6.增刊; (3)齿形联轴器传动效率探讨,机械科学与技术1997.3 ; (4)准高速列车气动性能试验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7.3; (5)齿轮轮齿相邻齿根应力试验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8.1; (6)XNJD-1工业风洞高速列车试验技术,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第四届全国风工程及空气动力学会会议论文集1994.10; (7)20Cr2Ni4钢弯曲疲劳强度概率分析,国际齿轮会议论文集1988(2); (8)齿轮轮齿弯曲疲劳试验中的若干问题,齿轮1988.1(2); (9)CH3杆式小量程应变天平的研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5.1(2); (10)低速小转矩回转机械装置转矩试验精微加载装置,核动力工程1989.2 (2); (11)站台人体模型小量程应变天平的设计与研制,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第四届全国风工程及空气动力学会会议论文集1994.10。 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行星滚柱丝杆副 ZL 03 2 49713.X (1) 机电作动器ZL 03 2 49715.6 (1) 双向机电作动式减振器试验台ZL 03 2 49720.2 (2) 无隙式限位铁道车辆旁承ZL 03 2 50266.4(2) 宽速度范围液压激振器 ZL200320115012.6 (2) 轨道车辆桥式轴重称重台ZL200320115381.5 (1) 机车车辆运行模拟试验台ZL200620036951.5 (3) 铁路车辆转向架测试台ZL 00620036850.8 (1) 授权发明专利: 双向机电作动式减振器试验台200410040314.0 (2) 一种轨道车辆线性电机主动悬挂装置200410022643.2 (3) 铁路机车车辆运行仿真试验台200610022732.6 (3) 轨道车辆转向架参数测定台200610022671.3 (1) 基于差速传动机构的铁路机车车辆运行仿真试验台200910149160.1 (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