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麻山岩群 |
释义 | 沿革1941年,浅野五郎将麻山、柳毛一带富含夕线石高铝矿物的这套变质岩系命名为麻山统,认为可与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孔兹岩系进行对比(李德荣等,1993)。1959年,中国科学院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队小兴安岭分队将其改称麻山群,自下而上划分为大盘道组、西麻山群、龙山组、柳毛组,归属新元古界(中国科学院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队,1963)。1962年,黑龙江地质局牡丹江分局黑龙江地科所将该群划分8个组,自下而上为花山岩组、老黑山岩组、马背山岩组、愁川山岩组、白云山岩组、兴开岩组、石场岩组、小碱场岩组,归属太古界。黑龙江地质局区测一队(1975)将其自下而上分为西麻山组、柳毛组,归属古元古界,黑龙江省区域地层编写组(1979)在这两组之上又增添了建堂组。1980年,黑龙江矿产地质第一调查所将麻山群划分为下部的西麻山组和上部的龙山群;1983年,该所又将其解体为古元古代麻山群和新元古代龙山村群。姜哲等(1991)的麻山群是按原岩恢复重新厘定的地层单位,它是以碳酸盐岩、炭质岩和泥质岩等沉积岩为主,夹有偏碱性火山岩的稳定或过渡型建造,归古元古界。与原麻山群的区别是将其下部火山岩建造划归新太古代穆棱群。黑龙江地矿局(1993)将麻山群划分为下部西麻山组和上部余庆组,归属新太古界。 特征主要分布在黑龙江鸡西市西麻山至大同林场、及林口县西三阳至鸡西市龙山等地,大致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面积约700km.2。该群由片岩、含夕线石榴片麻岩、含石墨片麻岩、大理岩、麻粒岩(含少量紫苏辉石)组成的孔兹岩系,含有石墨、夕线石等矿床。变质程度达到高角闪岩相至麻粒岩相,遭受同构造期花岗质岩浆的混合岩化作用,变形复杂。其原岩主要为泥质、砂质碎屑沉积岩和碳酸盐岩,属陆棚沉积环境产物。其Pb-Pb等时线年龄为2269±68Ma,全岩U-Pb等时线年龄为2251±360Ma(姜哲等, 1991)。其与上覆古元古代东风山群接触关系不明。 备考1984年,黑龙江省变质岩地质图编写组将黑龙江群和麻山群划分成低绿片岩相至麻粒岩相的递增变质带。同年,张贻侠、卢良兆提出麻山群是推覆于较新岩石之上的上壳岩,黑龙江群是韧性剪切变形带的糜棱岩。1985年,刘静兰提出鸡西麻山群是高级变质区,其余麻山群与黑龙江群属花岗—绿岩带,黑龙江群绿片岩为退化变质剪切糜棱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