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逻辑等式心像术
释义

介绍:

逻辑等式心像术是一种从专业课的学习和考试中总结出来的记忆方法。其主要思想是:

1.记忆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

2.思维的图像化。

3.结构化思维。

发明者:陈春

改进者:百科博士肥兔

逻辑等式心象术是记忆专业知识的最好方法。

专业知识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成体系,主干内容有清晰的组织结构(但细节可能没有),语言正规适用语法规则,内容以抽象概念为主大多数难以用记忆术。

所以,用××右脑记忆法之类的东西记忆专业知识并不能作为主要方法。专业知识的记忆必须以左脑为主,右脑为辅。

其基本要点是:

1.理清知识组织结构并在总体上把握。比如一题问答题,你一定要分析明白他的内容是怎么分层组织的,层次之间如何纵向连接的,如何横向连接的,本题内容是如何与其他知识点联系的这些内容。

如果你做不到说明你没有学会作者的思维方式。很多问题表面上是记忆的问题,实际是思维的问题。

总体上把握就是要明确意识到文字的叙述结构。比如

3--

2---

1--

2---

3--

大多数论述题和问答题都是以树形的方式分层展开的,当然可能他的结构没这么对称。

任何脱离文法组织和具体内容的所谓“记忆术”都是不可取的。

另外,很可能参考书上直接呈现的文字没有很好的被组织,这就需要读者自己去组织,否则没有组织的文字很难记忆。

2.层次之间的连接,寻找缺失的一环。比如一个句子进行的叙述A.....b.....c.....d....e。其中会有一些逻辑上的联系。根据记忆的基本原理,记忆分为节点的记忆和节点间的连接,前者类似记忆术中的“桩”,后者相当于“串联”。最合适的串联是逻辑,记忆术中的转换法用的其实是日常生活中的逻辑的投射,而专业文字的记忆的要点是使用专业内的逻辑,从而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很多的记不住的情况其实是逻辑串联上的断裂导致的,比如b...导致//c...一些人“感觉”自己对b和c都理解了以为能记住,最后还是没记住,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对b和c之间的关系“导致”理解不够。而这个“导致”或其他的句法词汇很可能需要以前的知识来解释,如果以前的逻辑是b...Q....c那么这个Q就是我说的中介节点。

然后缺失的一环就补上了

A....b//c..d..e

| |

-Q-

当然这个Q只需要一个念头就行(如果你做不到一个念头闪现说明你以前的那个逻辑同样没有串联好),并非要你把整个推理过程重新过一遍。这样的目的是迫使大脑在b和c间长出新的神经联系,而不是利用原来的复杂神经链路。

一些人以为自己理解了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理解。理解的本质是节点间的逻辑串联。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分别串联了一部分内容,比如a-b;c-d。由于中间有很多缺失的环,所以这些内容通通都成为了记忆碎片。

层次间的连接分为,层次的纵向连接,横向连接,层次内的连接,某个层次和其他题目的“超链接”。

如果要清晰熟练的回忆所有内容,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无法回忆很大程度下是偷工减料的结果。当然并不可能所有的连接都能适用专业内的逻辑,那么完全可以辅以记忆术或专业外的某些逻辑来增加回忆线索。但一定要明白不能本末倒置。

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因为××××一些人无法记住其实是因为他对“因为”这个词没有理解,却试图强行把他合成一个意群的缘故。无法解析的东西就先不要试图解析,一开始可能会出现很多内容无法串联的情况,这个时候对能够串联的内容进行内部的解析(比如语法分析)就可以了,这正是一本书精读需要读几遍的原因。试图记住没法记住的东西正是记忆失败的开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学习专业时候一开始学习时候的组织形式和学到最后的组织形式是不同的,大师和新手的区别是大师的知识组织良好,结构简单,新手的知识组织杂乱,结构复杂。

3.对节点的记忆。记忆节点包括的内容主要是专业术语和学科内的相关思维判断常用的意群词汇。由于我们记忆内容是为了应对考试,所以我们只要把这些内容答出来就有分,并不需要把通用词汇和虚词等答的一字不差。

对术语的记忆首先要看它是怎么来的。

术语的来源大致有几点:一,历史原因造成的词汇,在今天看来可能莫名其妙,但当时的人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二,来自发明者或发现者的名字,这类在西医中及其的多;三,来自概念的定义比如:×××××1×××××,×××××2××××××,=>(&……&(×%……&=>×××1××,×××2×××=>12

专业名词的定义其实是非常有规律的,其本质是来自信息的压缩和截取。比如一个过程,会有很多步骤的内容,那么他就会截取其中某几个步骤的词汇来合成一个词。比如上面的例子就截取了12两个字。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况:

××××1××××,×××××××,×××××××,。。。。。××××2××××=>12

截词的时候可能不但有压缩还有省略。可能把中间的过程都省略了,也可能把非关键的过程的信息都省略了。我们在记忆这类词汇的时候一定要构成解释的树形分析结构,而这表现为题目就是名词解释。

四,来自外来语。比如很多专业词汇的意义在发明国的语言内是非常明了的,但由于翻译问题变成中文后就难以看出他的意义了,这类情况在任何学科内都大量的存在。当然这正是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之一。

4.减少节点数量和结构复杂程度。对于无法用逻辑分析的词汇我们可以直接用心象文字的方法记忆。当然在心象的同时还可以进行词法分析,比如123456可能我们不懂那么我们如果可以看出他的词法组织形式(12 34) 56比如1234是一个动宾短语,56是名词,那么事实上也是一种解析方式,按照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经过合理加工的内容会留下更深的印象,当然如果你要用记忆术来记忆这些词汇也行,但个人认为抽象的概念不太适合记忆术,除非12,34,56等都可以容易的转换成具体的物体。

在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的记忆中可能是很多的记忆碎片和复杂的组织形式,在不断复习的过程中我们把这些内容分别按照合理的方式组织成更大的意群组块,从而能够更快速的回忆和运用。在复习的时候要有意识的把连接充分的内容以更大的组块为单位进行思考,也就是一个意群一闪念的方式。在开始学习这门课的时候意群组块可能会很小,但慢慢会变大,这正是学习的规律。

比如刚开始的时候a..b....c...d...e..是五个意群的串联。如果你每部分的串联都没问题了那么可以有意识的把a.........e每次当成一个意群来呈现,从而加快意群组块的形成速度。通过组块化知识的结构就被简化了。专业学习一开始的时候会觉得内容很多,组织结构很复杂,后来就不觉得了,说明在人的心里的知识体系的组织结构方式其实是不断的变化的,也就是说学习是一种拆分和重组的过程,课本上的组织方式和学习者的组织方式可能相去甚远。

5.充分理解语法规则。比如一个过程其实是依次进行的,但有的内容作为主语呈现有的作为状语,定语等,明显可以看出这个主语才是要点,而其中无法用逻辑直接串联的某些内容很可能并不是要点,可以不记。

从专业的组织结构上说,如果某个概念是其他概念的推理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或者有某种运用意义(比如和临床有关),那么很可能就是重点。分不出知识的轻重只能说明这个人的语言能力很差。

很多记忆问题实际是语言问题。

6.心象术在记忆中的运用。心象分为右脑心象和左脑心象,右脑心象是物体的形象,这个需要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光学习文字,还要注意看到的图片和实物,并把他们运用到思维中。

左脑心象是对文字形象的记忆,这个要求我们使用各种心象技术对文字进行记忆,这点可以参考论坛上其他的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