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弗氏地震烈度表 |
释义 | 罗弗氏地震烈度表(R F seismic intensity scale)是由意大利的罗西(M.S. de Rossi)和瑞士的弗瑞尔(F.A.Forel)在1883年共同发表的、第一个得到广泛使用的烈度表。他们将非破坏地震分为7个级别,把破坏性地震分成3个级别,编制出十度烈度表,分别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来表示。如下表: 罗—弗氏地震烈度表 烈度 名称 地震现象 Ⅰ度 微震 有经验的人感到地震,一般只有地震仪(还不是所有各种地震仪)才有记录。 Ⅱ度 极弱震 各种地震仪都有记录,少数在休息中的人有感。 Ⅲ度 颇弱震 一些休息中的人感觉地震,并能略辨其方向和持续时间。 Ⅳ度 弱震 在行动中的人有感;易动的物体及门、窗振动 天花板作响。 Ⅴ度 中强震 差不多人人有感,家具、床等物体摇动,有些钟铃(一般是铜制品、内悬击子)自鸣。 Ⅵ度 颇强震 睡者大多数惊醒;钟铃普遍地自鸣;吊灯摇晃,带摆的时钟停摆,树和灌木摇动可见;有些人骇怕,走出家门。 Ⅶ度 强震 推倒易动物件;灰泥掉落;钟楼大钟自鸣;普遍惊慌,但未损害房屋Ⅷ度很强震烟囱倒下,墙开裂。 Ⅸ度 极强震 一些建筑物全部或部分震毁。 Ⅹ度 最大强度地震 建筑物毁灭,造成大灾;地面变动,产生裂缝,山石下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