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螺旋藻激酶
释义

螺旋藻简介

(1)、什么叫螺旋藻

螺旋藻又称蓝绿藻,属微藻类植物,属亚热带气候,阳光充足的光合植物,PH较高的碱性盐水的独特条件下生长,在地球上已有三十五亿年的历史。螺旋藻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但它却是当代所发现且饱含惊人营养价值的碱性健康食品。这不为人知的高营养食品自古以来就为非洲乍得及中美洲墨西哥两国人民经常食用,他们体魄强健,并往往活到九十多。这惊人的事实终于在1962年被法国的克里门特博士发现,并在1972年的第二次国际微生物蛋白质会议上正式发表对螺旋藻的成份、生态、培养方法、安全性、保健效果等论证而受到世界的注目。

(2)、螺旋藻的营养

以营养价值的观点来看,螺旋藻含有人体所需要的52种营养成份,是人类公认的理想食品。它的营养素含量已经打破多项记录:这种原始藻类比任何已知的食品,含更多的β-胡萝卜素、铁、维生素B12,以及γ-亚麻酸。

还不止如此!它比麦牙更含维生素E,比牛奶含更多的磷和镁,更不用说含大量的维生素B族、微量元素、酵素……

1、螺旋藻含有丰富的植物性蛋白质(高达70%),而且都属优秀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比含高蛋白的黄豆及牛肉,还要高出两、三倍之多,但绝无动物性蛋白带来之高胆固醇量的问题,它不含饱和脂肪酸,而含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美国粮食及药物管理局(FDA)亦于1981年确认螺旋藻为“最佳蛋白质来源之一”。

这种长度不及半毫米的藻类,位于食物链的最底层,因而免除各种污染(杀虫剂、重金属及其他)。

2、 螺旋藻是所有植物中可吸收性铁质含量最高的,由于铁质缺乏的现象很普遍,这是一项很令人欣喜的特色。

3、 螺旋藻是维生素B12含量最高的食物。它比肝脏所含的量多上三倍。对于因宗教、经济或其他因素少吃或不吃动物性食物的人而言,螺旋藻的确是理想的食物,因为维生素B12几乎不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

4、螺旋藻是所有食物中含β-胡萝卜素最多的,是胡萝卜含量的15倍,甚至比鳕鱼的肝的含量还高!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先质,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维生素A与视力息息相关,古语说:“吃胡萝卜,晚上才看得见。”维生素A还能促进上皮新组织细胞、生殖细胞、血球细胞(免疫系统)迅速的增殖,而对癌症细胞有抵制作用。

β-胡萝卜素对生长的均衡、骨骼的形成、牙齿的生长、维持皮肤弹性以及伤口结疤过程都有决定性的作用。

5、螺旋藻是所有食物中含γ-亚麻酸量最多的,螺旋藻并不是一种富含油脂的食物。它的脂肪含量只占其重量百分之3至5而已。

得天独厚的螺旋藻包含维他命A、E、B1、B2、B6及B12等维生素,而又富含钾、钙、磷、镁、铁、碘等矿物质,其中铁的含量更是其他食物的12倍;而所含的β-胡萝卜素,更比胡萝卜的含量还要高出十倍以上,故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并调整人体内的酸碱度,堪称本世纪最富营养的天然食品之一。

6、螺旋藻更含大量素有“绿血血液”之称的叶绿素,为普通蔬菜含量的十倍,能有助净化和造血;而且,人体无法合成的必需不饱和脂肪酸γ-亚麻酸(GLA)以及其他植物罕见的藻青素也是螺旋藻的重要营养成份。GLA是母乳中的成份之一,能帮助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平衡,而藻青素则是螺旋藻的重要色素成份,能强化肝脏功能及有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至于八种无法制造的必需氨基酸和迅速供应人体能量的肝糖也可在螺旋藻中轻易获得,足以证明螺旋藻对人类健康具有伟大的贡献。

激酶简介

在生物化学里,激酶是一类从高能供体分子(如ATP)转移磷酸基团到特定靶分子(底物)的酶;这一过程谓之磷酸化。

一般而言,磷酸化的目的是“激活”或“能化”底物分子,增大它的能量,以使其可参加随后的自由能负变化的反应。最大的激酶族群是蛋白激酶。蛋白激酶作用于特定的蛋白质,并改变其活性。这些激酶在细胞的信号传导及其复杂的生命活动中起到了广泛的作用。其他不同的激酶作用于小分子物质(脂质、糖、氨基酸、核苷等等),或者为了发出信号,或者使它们为代谢中各种生化反应作好准备“激酶”的本意指的是使底物分子“激动”的酶,所以一般指从一个三磷酸核苷转移磷酸基至受体分子的酶,受体分子通过这个磷酸基的转移获得能量而被激活(变得更不稳定),所以很多的激酶需要从NTP转移磷酸基,但正如jensen所举的例子,激酶有时也可以由AMP及焦磷酸转移磷酸基,虽然一般来说,AMP和焦磷酸不能称之为高能化合物,但是“高能”与“低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与磷酸化酶使用无机磷酸作为磷酸基供体相比,AMP与焦磷酸显然也是“高能”的。

激酶在世界各地的开发和运用情况

1、蛇毒激酶、尿激酶

蛇毒酶是从巴西矛头蝮蛇(Brothrops atrox)的毒液中分离、精制而得的一种酶类止血剂,不含神经毒素及其它毒素。本药具有类凝血酶样作用,能促进血管破损部位的血小板聚集,并释放一系列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因子3(PF3),使纤维蛋白原降解生成纤维蛋白Ⅰ单体,进而交联聚合成难溶性纤维蛋白,促使出血部位的血栓形成和止血。

在完整无损的血管内无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也不激活血管内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因子ⅩⅢ),因此,它促进的由纤维蛋白Ⅰ单体形成的复合物,易在体内被降解而不致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尿激酶是肾小管上皮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分解酶,为高效的血栓溶解剂,作用机制与链激酶不同,本品可直接促使无活性的纤溶酶原变为有活性的纤溶酶,使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水解。临床上用于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周围动脉或静脉血栓症、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等。也可用于眼科溶解眼前房的血纤维、血块。是人体内存在的蛋白质,比链激酶不良反应小。

2、日本的纳豆激酶

在众多的日本传统发酵食品中,最具有保健作用的就是“纳豆”,目前人们正在从科学的角度对其多种功效进行分析。其中因效果显著而倍受关注的,就是粘糊糊的拉丝成份中所包含的血栓溶解酶对血液的清理作用。这种酶被称为“纳豆激酶(NattoKinase)”,只有纳豆中才有。

纳豆是由蒸煮过的大豆加入纳豆菌发酵而成(类似中国制酱时发酵的大豆),纳豆激酶就是这种纳豆菌产生的酶。据纳豆激酶的发现人日本仓敷艺术科学大学教授须见洋行介绍,已对目前世界上200种以上的食品进行了调查,没有发现比纳豆激酶的溶解血栓作用还要强的食品。

3、螺旋藻激酶的特点

国内外同类产品有:链激酶(SK)、尿激酶(U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纳豆激酶等。链激酶(SK)、尿激酶(U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存在几个明显的不足:在体内作用时间短,只能静脉滴注,产生抗再灌注、产生再栓塞和出血性副作用,且价格昂贵。纳豆激酶作用较缓,但成本较高,一公斤黄豆制得纳豆激酶3克,按4.8元/公斤算,每克成本1.60元,市场销售价3000~5000元/公斤,而本项目螺旋藻激酶是经螺旋藻发酵而成的产品, 以同等效价计算我们生产螺旋藻激酶的原料成本才0.60元/克,市场销售价同样达3000~5000元/公斤,提纯产品价格更高。目前广西北部湾畔广泛养殖螺旋藻,因此,进行螺旋藻的研究有地域优势。从原料成本和使用价值、市场价格看,本项目产品具有绝对的竟争优势。

螺旋藻(Spirulina)是一种原核生物,它是蓝藻门颤藻目颤藻科的一个,它作为宝贵的营养与药物资源,日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被公认为“人类未来的优秀粮食资源”。螺旋藻在广西北海广泛养殖,实验证明它有抗氧化、抗衰老、抗损伤、抗辐射、降血脂、促进蛋白合成、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

螺旋藻激酶的机理和应用

1、螺旋藻激酶对抗血凝、溶血栓的防治机理

螺旋藻的蛋白和各种营养成份经生物菌种的自然发酵的化学反应后产生了活化弹性蛋白肽、蛋白酶,它的等电点为8.1,相对分子量在1000-25000之间,具有很强的纤维蛋白直接溶解能力(血检主要成份为纤维蛋白),就是在血液凝固后失去活性的红血球纤维蛋白,当与蛋白酶相和时,也能使其被破裂和溶解。

蛋白肽、蛋白酶和激酶不但对血栓有直接溶解作用,而且也有通过调整人体的机理促进溶血栓的作用。当蛋白肽、蛋白酶与凝血酶结合后,使凝血酶的蛋白酶解作用和与内皮细胞血栓调理素的结合作用受抑制,使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能受抑,使凝血酶的刺激成纤用于受损血管的收缩功能受抑制从而发挥良好的抗凝溶栓效果和机理作用。

在以上溶栓机机理作用和效果基础上,加上螺旋藻本身具有调整血脂功能成份的亚麻酸、叶绿素,具有抗氧化成份的超氧化歧酶(SOD)活力(U/g)5.62×10在其强力活性的作用下有了更强的溶血机理作用,再经过螺旋藻的钙、镁、硒等微量元素对血活因子的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微循环障碍,防止血栓类疾病的发生,起到治、防的综合作用。广西医科大学利用富含牛螺旋藻、精氨酸特殊螺旋藻粉富含螺旋藻蛋白激酶,进行了相应的动物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其有明显抗血液凝固、溶血栓的效果,医科大学作了一系列动物功能实验,现将实验报告如下:

①、螺旋藻激酶水溶液的体外抗凝实验:实验分为3组:螺旋藻激酶高、低剂量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结果为:高、低剂量组凝血时间均大于1小时,而生理盐水组平均凝血时间为9.24秒+-0.5秒,经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P<0.01,有统计学意义。本实验用药后凝血时间,说明螺旋藻粉水溶液有很强的抗凝作用。

②、螺旋藻激酶水溶液的体外溶栓实验:分为三组:螺旋藻激酶高、低剂量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结果为:其三组的溶栓率分别为69.01%+-5.28,63.13%+-7.23,11.63%+-0.25,经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P<0.01,有统计学意义,本实验说明螺旋藻激酶溶液有很强的的溶栓作用,为开发口服的新型溶栓药物提供了依据。

③、螺旋藻激酶对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的影响:小鼠分为三组:高、低剂量螺旋藻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用螺旋藻粉剂,以羧甲纤维素钠做混悬剂,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分别给小鼠灌胃,4天后测定其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结果为凝血时间(单位:分)分别为2.86+-0.05;2.17+-0.03;1.86+-0.02,出血时间分别为(单位:分):10+-1、12.25+-2.5、2.21+-0.1,经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均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用螺旋藻粉后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均延长,为开发口服的新型抗凝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④、螺旋藻激酶对D二聚体、凝血四项的影响:用三氯化碳化学刺激法制作大鼠血栓模型,把大鼠分为三组,高、低剂量螺旋藻组和生理盐水组,给药后取血测定纤溶指标D二聚体和凝血指标PT、APTT,结果高、低剂量组D二聚体量有所增加,PT和APTT手工法测定均大于1小时,结果显示用螺旋藻粉后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均延长有抗凝作用,有溶栓作用,为开发口服的新型抗凝溶栓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广西医科大学利用富含牛磺酸、精氨酸特殊螺旋藻粉富含螺旋藻蛋白激酶,进行了相应的动物药效实验,结果显示其有明显的抗血液凝固、溶血栓的效果。

2、改善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以上机理分析说明了螺旋藻蛋白等营养成份,经过微生菌发酵后所产生的蛋白肽、蛋白酶对血栓有直接的溶解和抗凝作用。由于溶解和抗凝的作用,稀释了血液的浓度,加速了血液的流动速度,有效改善了微循环障碍,直接影响了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作用。对长期有慢性疾病患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及中风后遗症、心血管疾病、亚健康状态患者等所引起的疲劳、头昏、失眼、记忆力减退、早博、心闷、手脚麻木等临床症状进行临床观察、验证,对63例志愿者临床患者服用螺旋藻蛋白激酶加工制成的产品的临床观察结果情况汇报:见附件:

见附件(1):

序号 症状 服用前阳性数% 第15天阳性数% 30天阳性数% 率比
(υ值) 概率
(υ值) 备注
正常参考值

1 疲劳 40 63 32 51 25 40 2.656 P<0.01 

2 头昏 27 41 14 22 8 13 3.733 P<0.01 

3 失眠 30 48 21 23 13 21 3.135 P<0.01 

4 记忆力(减退) 28 44 24 38 21 33 1.278 P>0.05 

5 早博 10 16 7 11 5 8 1.372 P>0.05 

6 心闷 11 17 6 10 3 5 2.154 P<0.05 

注意:表中υ≥1.96时,P<0.05 差异显著(有价值)

υ≥2.58时,P<0.01 差异非常显著(很有价值)

通过对以上的临床验证进行小结,我们认为螺旋藻激酶很好地解决降低患者高血症的粘度,降低高血压,以及明显改善因慢性疾病引起的疲劳、头昏、失眠、无力等症状一系列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亚健康患者所造成的各种临床症状,当前,我国患有高粘血、高血压病症的人群达到9%以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天摄入过多的鱼、肉高蛋白、高脂肪物质,饮食搭配不当,快节奏的工作压力及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因素,导致各种疾病如高粘血症、高血压病、中风、偏瘫、梗塞、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上临床症状及疾病,都可以用螺旋藻激酶进行保健治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