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论书贴 |
释义 | 内容简介怀素,字藏真,俗姓钱,是唐代著名诗人钱起的侄子,湖南长沙人,据《小草千字文》跋[贞元十五年,六十三岁]中推算当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七三七),但根据《清净经》跋则生于开元十三年(七二五),卒年不详,大约在贞元十五六七时。怀素自幼即入空门,事佛之余,爱好书法,少时因家贫,尝于寺旁植大量芭蕉,以供挥写,号曰[绿天],又置一漆盘书之,盘为之穿,弃退笔如山,埋之曰[笔冢],其用功如此,可想而知,素性疏放而不拘细行,每于酒酣兴发之时,遇寺壁里墙,衣裙器皿,靡不书之,出名后,常游于长安、洛阳公卿,并作《怀素上人草书歌序》,其草书之名乃大振。据传怀素初学书于其堂史邬彤,而邬彤又得张旭草书笔法,后又得颜真卿,从[夏云多奇峰]而顿悟草书当以势为主,如行云流水,因风而变化之妙。怀素自谓楷书出于钟繇,草出于张芝、张旭,可见其渊源如此。本册所载《苦笋帖》和《论书帖》是怀素的传世小草真迹,前帖笔意顾盼呼应,字姿生动,体势圆转,统幅一气贯注,十分耐人寻物,给人以一种淡雅自然的闲逸之态,正如项元汴评曰:[怀素平日得酒发兴,要欲字字飞动,圆转之妙,宛若有神,论书一帖,出规入矩,绝狂怪之形,要其合作处若契二王,无一笔无来源,不知其肘下有神,皆以狂称之,殆亦非心会者。]可知草书小妙,在于离合收放之间,放之则纵逸,收之则闲雅。正如赵孟睢栋下凼樘?肺剑篬怀素书所以妙者,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故也。]由是观之,学书之道,当以沉着为本,法度至圆熟之境方可入痛快之门,所谓[从心所欲不逾规]是也。《苦笋帖》是现藏上海博物馆,《论书帖》现藏辽宁博物馆,此两帖最可为初学者入门所用,况又为墨迹,用笔之妙罄露无遗,今影印出版,以飨广大草书爱好者。 大唐简介草书墨迹,纸本,纵38.5厘米,横40.5厘米,9行,共85字。怀素草书,一般说是继承和发展了张旭的草书,所以有“以狂继颠”的说法。 董追《广川书跋》云:“怀素于书法,自言得笔法三昧。观唐人评书,谓不减张旭,素虽驰骋绳墨外,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今其书自谓真出钟( 钟繇 ), 草出张( 张芝 )。”但无论如何,他的草书总是以奔放纵逸为基本面目的。 而 《论书帖》则与我们常见的怀素的草书大有不同。他的《书帖》写得“匀稳熟”,“出入规矩,绝狂怪之形”。是今草中有章草遗意的佳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